杨晨颖
商务部日前发布对外投资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创下1180.2亿美元的历史最高值,同比增长14.7%,实现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连续13年增长,年均增幅高达33.6%。
“一带一路”和国际产能合作成为2015年我国对外投资的新主题。
据统计,2015年,我国企业共对“一带一路”相关的49个国家进行了直接投资,投资额合计148.2亿美元,同比增长18.2%。
同期,我国企业投向交通运输、电力、通讯等优势产业直接投资累计约116.6亿美元,同比增长80.2%。装备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70.4亿美元,同比增长154.2%。
而作为国际产能合作的重要载体——合作园区,也发展迅猛。截至2015年底,我国企业正在推进的合作区共计75个,其中一半以上是与产能合作密切相关的加工制造类园区,带动了纺织、服装、轻工、家电等优势传统行业部分产能向境外转移。
从投资的方式来看,并购无疑成为2015年对外投资的主力。
据初步统计,2015年中国企业共实施的海外并购项目593个,累计交易金额401亿美元(包括境外融资),几乎涉及国民经济的所有行业。
其中,中国化工橡胶有限公司以46亿欧元收购意大利倍耐力集团公司近60%股份,是2015年度中国企业最大的海外投资并购项目。从并购金额上看,地方企业占到并购金额的75.6%。
普华永道此前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北美和欧洲等成熟市场仍然是中国大陆企业海外并购的最重要目的地。此外,民营企业在海外并购中继续领跑,其交易数量是国有企业的近三倍。
美国一家智库近日发布报告指出,中国企业已成为全球并购交易的重要驱动力,已从单纯的资源买家转变为几乎涉猎所有行业的更成熟的参与者。
那么,在此大环境下,企业的并购之路究竟应该如何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