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燕峰
培育创新文化 推动科创中心核心功能区建设
□顾燕峰
随着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孕育兴起,科技创新成为国际竞争的主要形式。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上海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浦东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是科创中心建设的核心功能区。创新文化是推动科创中心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美国、日本等国的创新能力无不与其独特的创新文化息息相关。然而,文化的形成又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因此,在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的过程中,需要对创新文化的培育作进一步的思考。
创新文化源于创新理论。当代西方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J.A.Schumpeter)通过对经济发展的深入观察提出了“创新是经济增长最重要的驱动力的论断” ,开创了创新理论。随着创新理论的不断发展,创新文化逐步成为创新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推进和国家创新体系的建立,创新文化的重要性日益受到重视。
创新文化是一种能够激励创新的文化,主要指追求变革、崇尚创新的价值观、制度规范与人文精神。一般认为,主要包括观念文化、制度文化及环境文化三个层面。所谓观念文化,主要表现为勇于创新的意识、价值观和精神。它是引导创新的内在动力,在科技创新中起到先导作用。所谓制度文化,指与创新价值取向相联系的,自主创新活动的体制、机制、政策中的文化因素的总和。主要包括政府运作机制创新、科技管理体制创新、产学研合作制度创新、技术市场体制创新、企业制度创新、人才评价与激励机制创新等。所谓环境文化,指有助于推动创新的各种社会环境与氛围、社会关系和生活关系中所包含的文化因素的总和,主要包括社会大众对创新的基本态度与评价、人们对风险的普遍理解、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所建立起来的新型关系,以及社会对创新者所能提供的各项服务与支持等。创新文化涉及从价值观念到制度、环境的营造,对一个地区的科技创新起着导向和激励的重要作用。具体来说,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创新文化有助于激发主体创新的内生动力。观念文化中所包含的价值观、态度、信念等人文精神是人们对待创新活动的态度、意志的反映,决定了人们的价值取向是否有利于“创新”。如果一个地区人们的价值观都崇尚创新、宽容失败,鼓励和支持创新者的创新行为,那么,这个地区的文化氛围能为创新者起到一个安全阀和推动器的作用,一定能激发创新主体的创新行动,即使在创新失败时,获得的也是鼓励和支持。
其次,创新文化有助于提升社会创新能力的制度设计。良好的制度设计是提升社会创新能力的重要保障。在鼓励创新的价值观念下,制度的设计也必然体现创新文化。制度以硬性的规范对相关的创新要素进行约束或激励。自主创新有赖于动力机制与制度安排,建立创新机制、提升创新能力,必然要求创造一个有利于创新的制度文化与制度安排。
再次,创新文化有助于营造敢闯善创的良好社会环境。任何创新活动都离不开一定的创新性环境,特别是离不开创新的社会氛围。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研究过人类历史上曾出现过但后来消亡的21种文明,发现其原因无一例外地是因为无法适应环境变迁与外部挑战,不再具有创造活力。 凡是创新成果多的地方(如美国的硅谷、中国的香港),往往拥有良好的创新性环境,特别是有着尊重个性、崇尚创造、团队协作、宽容失败的创新氛围。这样的环境,能吸引创新人才集聚、吸纳新事物新思想,助于激发创造潜能,为科技创新提供外在动力。
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的创造性劳动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发展。社会形态的发展进步是人们发挥创造力的结果。而文化是人类在活动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信念和行为模式,是一个群体在长期的生存发展过程中逐渐积淀、不断演化而形成的,是一个群体区别于另一个群体的显著特征。文化一旦形成,将深刻而全面地影响这一群体中人们的行动。因此,创新文化影响和决定着人们的创新行为,什么时候创新、用什么方式创新、在何种程度上创新等都将取决于创新文化。也可以说,有怎样的创新文化,就会有怎样的创新方式,也必然会产生相应的创新结果。
1.美国:将创新价值取向融入教育制度
众所周知,美国是世界上最具创新能力的国家。美国人口占世界人口总数的比例不到5%,美国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人数却占全球获得该奖人数的70%以上,无论是在自然科学方面,还是社会科学,甚至文学领域,美国人在诺贝尔奖领域一直身手不凡。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杂志对2000年至2015年之间除文学奖和和平奖外的诺贝尔奖得主进行统计,从人数看美国、日本、英国列前三位,分别为71人、13人和12人。 当我们羡慕美国无可比拟的创新能力时,不妨来分析隐藏在其背后的创新文化。
作为一个年轻的移民国家,美国人敢闯敢试可以说与生俱来。从当年的清教徒到一代又一代的移民,为了实现心中的“美国梦”,美国人逐渐将敢想、敢试,鼓励创新融入文化基因。美国文化鼓励人们的想象力,他们认为想象力能激发灵感,是做一切事情的基础,驱动激情,从而才能走向成功。在美国,任何人都可以任意“想象”“设计”,甚至小学生、中学生都可以有“新发现”“新发明”,美国小孩子从小就学习求证的方法。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人将鼓励创新的价值取向制度化,尤其淋漓尽致地体现在教育体系中。美国建立了一套与之相适应的培养创新能力教育体制。美国教育按照不同的阶段为创新能力培养设计了不同的目标和方法。在早期教育阶段,以开发儿童的想象力为主,为创新思维的启迪奠定基础,尽可能地激发、鼓励孩子的想象力,让他们学会自信。从小学高年级到中学阶段主要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教他们如何做实验、考察所学知识或推理自己的设想,在学中做,在做中学。美国大学录取学生时,重点考查学生的潜在能力和创新能力。美国大学采用以学生为主的课堂教学,注重独立思考,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对于具有创业激情的学生,可以退学创业,在一个鼓励创新的文化氛围里发挥潜能。美国创新文化核心价值观根植于教育,并不断完善,这种培育、开发创新能力的教育体系在世界上堪称是一种楷模,增强了在世界上的竞争优势和竞争力。
2.日本:危机意识下的团队合作和有组织学习
二战后日本为了重建经济,建立实施“引进—消化—创新”战略,为提高技术引进的效果,日本政府出台了许多直接和间接的技术引进政策。如20 世纪60 年代技术引进政策的核心内容为有利于本国技术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20 世纪70年代,政府采取鼓励联合开发的技术引进政策。此外,日本政府还采取了一系列的税收优惠、低息贷款等技术引进政策,为日本技术引进的顺利开展创造了有利的宏观环境。
日本这一渐进式创新模式的成功与日本独具一格的文化密切相关。日本国民强烈的危机意识和岛国意识使他们更加强调集体观念。这种集体意识反映在行动上就表现为一种合作模式。与美国不同,日本是一个高度同质化的社会,有着高度的文化认同性,形成了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在制度的设计上,日本更加鼓励团队的合作。一直比较重视通过企业外部力量进行合作创新,重视与供应商、用户之间组成协作创新的网络,形成复杂产品创新的社会体系。企业之间,人与人之间通过合作提高成效。
日本的技术创新并未完全照搬国外的技术,而是对所引进的技术进行改良和创新。这一过程的本质是有组织的学习过程。日本的特点在于将善于学习的文化转化为有组织的系统学习。20 世纪70年代之前,日本引进技术和用于消化的研发支出费用的比大概为1:5-1:7。20 世纪70年代后,这一比例开始大幅度提高。 在实践中,日本企业采取“反向工程”的引进、吸收方式,即把购买的拥有先进技术的机器设备或新产品拆卸、分解,研究该产品的运作机理和生产材料等,再结合消费者的需求及自身的技术和工艺,研制出价低质优的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新产品。日本政府通过制定法律、建立科学技术体制、颁布科技政策等方式,为日本的技术引进和创新设立了目标、方向、计划及优先发展产业。此外,日本政府利用税制优惠措施、低息融资的方式对民间研究开发予以扶植。这些措施为日本的技术进步创造了良好的宏观环境。除政府间接参与研究开发的举措之外,日本政府通过设立政府研究机构来直接参与研究开发,多次牵头组织大规模的共同研究开发。日本政府还进一步推动“产、官、学”技术联盟体系的互动合作,以此密切同企业的关系,使技术转让得以顺利进行。
创新文化好比激励创新的“精神家园”,是一种社会软环境。浦东创新文化建设有着先天优势,26年开发开放形成的创业精神已成为浦东的创新基因。
浦东精神包含着敢闯敢试、勇于创新的丰富内涵。1995年7月1日,时任上海市副市长、浦东新区管委会主任赵启正在浦东新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74周年大会上,第一次提出了浦东精神的完整概念,即“争创一流的意识,建功立业的抱负,忘我工作的境界,廉洁自律的情操,海纳百川的胸襟”。浦东从一开始就肩负“开发浦东、振兴上海、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重任。
开发初期困难很多,很多同志天天换公交、坐轮渡上下班,路上两三个小时是家常便饭,有时加班太晚,还要睡在办公室里。逐渐养成了只争朝夕、抢抓机遇的责任和担当,以“白+黑”、”5+2”的拼劲和韧劲,激情满怀地与时间赛跑。在浦东精神的感召下,浦东完成了一系列的创新举措。 2009年7月1日,时任上海市委常委、浦东新区区委书记徐麟提出了“只争朝夕、勇立潮头、崇尚科学、开放包容”的二次创业精神。新的浦东精神,包含了“闯”和“创”的激情,包含了敢为天下先、善于集大成的勇气和智慧,也包含了不断地解放思想、解放生产力的宗旨, 勇立潮头、敢于争先的气度和抱负。
浦东精神所蕴含的敢闯敢试、勇于创新的品质无疑已成为浦东的文化基因。在上海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战略中,浦东要通过引领、集聚,做到溢出和辐射,提升创新要素配置能力,增强创新经济辐射能力,发挥核心功能区的作用。担当这一使命,需要进一步培育创新文化,使浦东与生俱来的创新品质得到更为淋漓尽致的发挥。
其一,加大政府组织的推动作用。文化的价值取向需要通过制度、规范等体现出来,才能形成一种社会软环境。浦东应在组织中建构有助于创新的领导风格,构建组织层次精简、信息传达通畅、职责明晰,执行效率高的组织体系。组织文化和领导风格是否符合创新文化的要求对于创新文化的培育和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政府的制度、机制的制订实施需要政府的推动。
其二,引导确立诚信与合作的社会价值观。诚信文化不仅对于创新,而且对于任何社会的生存和发展都是极其重要的社会资本。没有诚信的文化作为基础,再严密的制度体系也不能完全约束人们的投机行为。没有诚信就难以杜绝资源分配过程中的不端行为。浦东的“闯”与“创”只有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才能在全球具有影响力,才能真正形成浦东品质。
其三,形成崇尚创造、宽容失败的容错机制。主管部门应在体制、制度上给科技人员创造宽松的活动“空间”,在全社会树立“创新风险”观念与“失败是成功之母”意识,形成不怕失败、宽容挫折的氛围与机制,不以失败论英雄,大力倡导一种鼓励探索、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出台鼓励创新的相关政策,为创新活动提供有力的支持。这样一种氛围才是创新人才充分施展才能的广阔空间。
其四,将创新精神纳入教育体系。创新文化的形成和传承则依靠创新人才。创新文化与创新人才之间构成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而在两者的互动关系中,创新教育起着重要作用。良好创新文化环境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是教育潜移默化的结果。无论在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业创新人才方面,还是在提高创新能力和提供知识和技术创新成果方面,教育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如何在教育中最大限度地激发被教育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等从事创造工作所必备的独特精神品质,需要进行顶层设计。鼓励和引导青少年参加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和社会实践,只有将创新精神融入教育,创新文化的弘扬和发展才有可能。
(作者单位:中共上海市浦东新区区委党校)
(责任编辑 陶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