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陆 泓
熊猫,超萌的外交高手
★文/陆泓
熊猫对老外的吸引力,简直超乎你想象。
2016年6月2日,旅欧的7岁华侨熊猫“好好”在生活了两年的比利时天堂动物园生下今年第一只“洋熊猫”。这家天堂动物园,当年为了迎接远道而来的熊猫花800万欧元修建了“大熊猫馆”,整个熊猫园区的风格都是按照中式园林来建造的。为了从中国接来“星徽”和“好好”这对大熊猫夫妇,比利时还很有诚意地派出了有熊猫涂装的专机,甚至在熊猫到达比利时的当天,为它们接机的是比利时时任首相迪吕波以及两名副首相。为了给熊猫吃好喝好,传说国土面积小到在火车上睡几小时就能横穿的比利时,愣是给这两只熊猫种了4万平方米的竹林。
2013年,多伦多动物园引进了“大毛”和“二顺”夫妇,为多伦多带去的经济效益十分显著。2013年5月一个月的时间里,多伦多动物园就吸引了100多万名游客,是以往多伦多动物园一年的客流量。
2011年苏格兰引进熊猫以后,一度推出了“体验成为熊猫饲养员”的活动,每小时收费高达1000英磅(约合1.01万元人民币)。这估计是陪玩界最贵的大咖了。
为啥大熊猫这么受追捧?Facebook上有个叫The Idealist的账号就模仿熊猫的口气给出了一个非常有趣的解释:兄弟,种族主义特别蠢,我既黑又白,还是亚裔,但是人人都喜欢我——这么看来,大熊猫还是全球政治正确的标杆。当然,如果长得不萌,一切都是白搭,所以说到底还是所谓的萌即正义。
“法国2013年承诺向中国提供氧化铀,法国人租到了胖达;苏格兰和中国签了26亿英镑(约合267.7亿元人民币)的三文鱼、再生能源协议,苏格兰租到了胖达;凭中国欧盟第六大贸易伙伴的地位,比利时今年租到了一只胖达。”以上内容是2014年一篇叫《得熊猫者得天下》的文章总结的。据说,想要获得租借大熊猫的资格,一个国家首先得拥有中国想要的东西。虽然明面上不太好说,但大熊猫称得上是谈判利器了。
还换回来不少好东西
20世纪40年代初到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先后赠予苏联、朝鲜、美国、英国、法国、联邦德国、日本、西班牙及墨西哥等9个国家24只大熊猫。但熊猫可不是白送的,从外交礼仪角度出发,得回礼吧?于是,1946年在我们向英国赠送了熊猫“联合”以后,英国政府赠送给我们一个免费的动物学研究生名额。1958年,我们向奥地利动物商人海尼·德默赠出“姬姬”,获得了3只长颈鹿、2只犀牛及河马、斑马等动物的回赠。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在停止赠送大熊猫之前,还从日本、美国、英国等国家获得过日本髭羚、麝牛、白犀牛等珍贵的保护动物的回赠。
根据北美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的主席大卫·汤估计,一头大熊猫一年的开销能轻松突破100万美元,还不包括聘请专门的饲养员以及熊猫的医疗保健开销。所以不要觉得熊猫成天吃竹子窝头很好养活,不是大户人家还真养不起。
如果有熊猫在国外出生并且存活半年以上,那么当地机构还要再向我们支付20万美元的“新生儿税款”,但这项税款会根据当地国家的熊猫研究成果而适当变化。2001年出访美国的熊猫夫妇“美香”和“添添”,在2005年7月9日产下一只叫做“泰山”的熊猫,“泰山”在4岁的时候根据协议被送回了中国,同时美国还向我们支付了60万美元。
对外租借的熊猫会让当地政府获得大量台前幕后的收入。年预算约1500亿美元的东京都政府,当然不会指望上野动物园约7美元的成人入场费收入,但对于用熊猫热来带旺上野地区甚至整个东京,他们抱有极大期待,预计每年可带来约1.2亿美元的经济收入,从而令东京都政府获得更多税收。
从20世纪50年代起,至1982年,熊猫外交模式一直是纯政治性的赠送模式,既不和商业挂钩,也不采取租借的形式。1982年,为了响应保护濒危动物的全球性号召,中国政府宣布从1982年开始停止赠送大熊猫出国。这标志着传统的政治性赠送模式下的“熊猫外交”宣告结束。但是从1982年开始,熊猫以租借的方式在全球巡展。1984年美国洛杉矶奥运会期间,中国曾经将北京动物园的两只大熊猫“永永”和“迎新”临时借给洛杉矶动物园做为期3个月的巡展活动,以显示中国对洛杉矶奥运会的支持。巡展结束后,它们又被租借给旧金山动物园展出了3个月,为此旧金山动物园向中国方面支付了不菲的租金,从此打开了大熊猫商业性租借的大门。
1972年中美关系破冰的时候,有一个故事。周总理在招待尼克松的宴会上,把熊猫牌香烟递给尼克松夫人,问她:“喜欢吗?”尼克松夫人说:“不吸烟。”周总理就指着烟盒上的熊猫图说:“喜欢这个吗?你们把两头麝牛送给中国人民,北京动物园也会送两只大熊猫给美国人民。”尼克松夫人一听,惊喜地对尼克松叫道:“天哪!你听到吗?大熊猫!总理要送大熊猫给我们!”当时中国还向日本捐赠了两只大熊猫,护送熊猫的专机进入日本领空时,日本方面派出了一整个战机编队护航。
熊猫外交的最早记录出现在唐代。据日本《皇家年鉴》记载,早在垂拱元年(685年),临朝称制的太后武则天就曾经送给日本天武天皇两只“白罴”和70张“白罴”毛皮。据大熊猫专家胡锦矗考证,“白罴”即今之大熊猫。到了20世纪40年代,中国向美国政府支持的民间机构“救济中国难民联合委员会”赠送了一对大熊猫,对其救济二战中的中国难民表示感谢,这成了现代中国“熊猫外交”的开端,也开创了“熊猫外交”的政治性赠送模式。此后,中国政府于1946年向英国政府赠送了一只大熊猫,正式开始了以大熊猫作为国礼出国的历程。
地球上发现的最早的熊猫化石出土于中国云南禄丰和元谋两地,地质年代约为800万年以前的中新世晚期。在遭遇了各种严酷的自然环境和生存竞争之后,和熊猫同时代的动物都已经完全灭绝,而大熊猫却生存到了今天。可以说,大熊猫的确是动物界中的“活化石”。在24年没有新增一只野外大熊猫种源的情况下,中国共繁育大熊猫116胎172仔,建立了现存113只的全球最大圈养大熊猫人工繁殖种群。这样的研究,对于类似于大熊猫这样非常稀少并且生育率并不高的动物种群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这类经验对其他濒危物种的培育也有很大帮助。
(摘自《青年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