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第七中学 王贺海
幽静修身求卓越,潜能育人满书香
——“发展潜能教育”特色校建设成果
■天津市第七中学 王贺海
多年来,我校一直在“质量立校,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指导下,着力培育“发展潜能教育”这一特色。“发展潜能教育”在于尊重个体差异,让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都能发挥特长,改善智能结构,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在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我们以学生智能结构为基础,通过优化课程结构,改革教学方式,创新培养机制,拓宽培养渠道,完善培养模式,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等,激活学生的潜能,实现促进学生最优化发展的个性化教育目标。
我们组建了两个研究室,为特色建设提供机制保证。
成立了教师发展研究室,把满足教师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的需要作为教师培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优化培训内容,创新培养模式,为学校特色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
成立了课程开发研究室,统领课程开发与建设,构建满足特色建设和学校发展需要的课程体系。研究室以开发特色课程为突破口,完成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的整合,构建了多层次的课程体系,开发了满足学生潜能发展需要的个性定制课程。
为了实现对学生的个性化培养,我校实行“双导师”制,学生采用项目研究方式进行学习。这一学习方式专业性较强,校内教师的指导不能满足学生需要,为此,我们通过建设联合培养基地、人才培养基地、社区教育基地等,实现定制化培养。
目前,我校与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天津民航学院、天津农学院等高校的院系合作建立了联合培养基地。与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林业大学、中国直升机开发研究中心等共同建设联合创新研究室,开设了3D打印课程等,并组队参加IC创新大赛。我校还与唐口街共建“河东区楹联教育示范基地”,与河东区文化馆津味话剧社共建话剧人才培养基地,通过社区共建,为学生深入生活、了解社会找到了途径。
我校在具有特色优势的人文、科技、艺术、体育等领域,为学有专长的学生提供更广泛、更专业、更高层次、更具吸引力的学习空间和兴趣发展空间。在科教楼和体育馆,共建成五个潜能开发中心。
科学研究潜能开发中心:建设了物理、化学、生物、数学、地理研究室,3D打印联合创新实验室和直升机联合创新实验室等,广泛开展科学研究活动,搭建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孵化平台。
音乐语言潜能开发中心:组建戏剧社、合唱团、辩论社、人文研究室、DI社团等,开发学生的语言智能和音乐智能。
美术空间潜能开发中心:成立翻糖艺术社、陶艺社、版画社、书法社、摄影社等,开发学生的视觉空间智能。
信息潜能开发中心:建有四间网络教室和网络管理中心,充分发挥网络教室功能,发展学生逻辑、视觉、信息技术应用等多种智能。
身体运动潜能开发中心:组建舞蹈队、田径队、篮球队、足球队、软式垒球队、韵律操队、棋类社团等,为学生身体智能的发展提供平台。
建设特色学校,首先要做好的就是教师队伍建设工作,使教师具有实施发展潜能教育的能力。
我校以学科组建设为抓手,通过创建示范性学科组,挖掘教师潜能,提高教师素养。活动形式有专家和名优教师论坛,每年四讲;有一课三议、同课异构等反思型的备课组活动;有为三种成长阶段的教师量身定制的大赛活动,如“七中杯”教学技能大赛、“新秀杯”教学技能大赛、见习教师基本功大赛等;还成立了青年教师培养学校,等等。特别是常态化的学科组主题教研活动,有效地促进了教师对发展潜能的理解。教师们借助自身智能优势,进行教学设计,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课堂也变得生动活泼,有了自己的“色彩”。
在前不久举行的“一师一优课”评比中,我校获评区级优课46节、市级优课38节,还有24节优课经区内推荐,参评国家级优课,这一成绩的取得是与学校对教师发展的重视分不开的。
我校在高中阶段开发和落实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将课程分为两大类:基础课程和特色课程,通过导师引领,实现定制化培养。基础课程包括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和通识类校本课程等,特色课程包括人文类校本课程、科学类校本课程和专业研究课程等。课程开发研究室已开发出特色课程二十余门。有让学生“自主探索,相互激发”的科技特色课程——机器人设计课、DI创新课;有指向学生交往素养的人文特色课程——韩语课、礼仪课;有指导学生思考人生、规划人生的特色课程——生涯规划课;有满足学生审美需要的艺术特色课程——翻糖艺术课、版画课;有保证学生身心健康的心理特色课程——心理辅导课等。专业研究课程的开发则满足了学生发展的需要,学生自主选择实验室、研究室,以项目研究方式进行学习。学校为学生制定三年培养方案,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探索适合自己的研修方法,从自己的思维成长过程中挖掘潜能。
这里仅以化学研究室为例,介绍一下我校研究室的建设情况。化学研究室始建于2012年,2015年正式与中国林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签约联合建设,每个参加研究的学生要完成三年的学习。高一年级,由学生自己选定感兴趣的化学小科研课题或最新科研成果,学会查阅资料和访谈的方法,同时以课内实验、课外延伸和高考实验真题的探究为主要内容,进行分组探究,加强动手实验的基本技能和初步探究能力的培养,为学生参与科研项目打下扎实的基础。高二年级,在学生系统学习了化学反应原理的基础上,教师将提升理论高度,适当引入大学一年级化学教科书内容,为科研项目的开展奠定理论基础,同时,为有兴趣参加化学竞赛的学生提供帮助。在高二、高三两年里,学生参加科研体验活动,参与导师的研究项目,体验科研过程。
发展潜能教育不仅是为了发展个人的特长,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运用多种智能天赋来掌握知识和技能。多种潜能可以被综合利用,一种潜能可以应用于多个学科或多种领域的学习之中。通过不断的探索,学校逐步形成了“131”课堂教学模式,各学科在这一基本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构建本学科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智能天赋。
“131”基本教学模式中,第一个“1”是指课程开始时要明确预设的学习目标,后一个“1”是指课程结束时要反馈目标达到情况,“3”是指中间三个教学环节——静悟、精讲、互动。三个环节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安排恰当的顺序,处理好讲与练的关系、静与动的关系、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等,从而实现“多元互动、发展潜能、目标达成”的教学目的。
我校教师注重了解学生,关注差异。探索发现不同学生不同的智能优势领域、不同的发展程度、不同的学习类型,针对不同学生进行不同潜能的开发,促进学生多元发展,努力实现因材施教。教学时,教师们关注多通道输入,发展学生视觉潜能;关注策略方法,挖掘学生逻辑潜能;关注探究过程,培养学生自然观察潜能;关注社会生活,培养学生言语交往潜能;关注元认知,挖掘学生自省潜能。由此,发展潜能的智慧课堂悄然形成。
我们所实施的发展潜能教育,就是让教育挖掘每个人身上尽可能多的潜能,把每个人的潜能变为现实的智能,使每一名师生成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