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鼎
房子,是很多人的心病,或者是很多人心病的来由。如果,现在给你一套上海外环以内,二室一厅的房子,是不是许多焦虑、担心、不安、忧愁都会烟消云散呢?我想很多男人会说是,很多女人也会说是。
房子在这个年代,被赋予了许多意义。拥有一套房子,是财富的象征,也是能力的体现,对相当数量的人来说,还是结婚的准入证——没有房子,不要想结婚这件事,似乎成为悬在许多男生头顶上的“达摩克利斯剑”;对许多女生来说,交往对象有婚房是首要的选择标准,如果没有,一般直接排除在候补名单之外了。
这样也确实容易引起反对的声音。有些人说,那到底是嫁人,还是嫁给房子呢?如果有房子才肯嫁人,那么本来就不是爱情,只是“交易”。于是,势利眼的丈母娘、坐在宝马里哭的物质女成为一些比较失意的男生的“眼中钉”,指责之声不绝于耳。而更多人,似乎默默接受了“有房才能结合在一起”的现实,不是努力去打拼一套房,就是放弃了这个艰巨的任务,毕竟在上海等大都市,一套房可能不是打拼能够打拼出来的。听起来,似乎现代人的心病,现代人的幸福与不幸,真的就是这一套房子的距离。
房子真有那么重要么?
是的。房子也曾是很困扰我的一件事。以至于我在恋爱或相亲过程中,也会为“没有准备房子”而感到自卑。甚至在有人提出没有房子租房也可以结婚的时候,内心的自卑感更加强烈:是因为什么样的原因才选择都没有房子的我呢?难道她觉得自己境遇只配得上一个没有房子的人么?也曾埋怨父母没有给自己做好这样基本的物质准备,也没有及时把握购房的时机,一味用拖延来回避问题。
然而,房子真有那么重要么?
是的,很重要,但是恐怕不是原先理解的那样。直到我认识到,女人要求男人拥有一套房子到底是想要什么,才真正明白过来。这是我在看美剧《扪心问诊》的过程中偶然领悟到的。这部电视剧讲述的是心理咨询师与他的客户之间的故事。其中有一段情节是,主人公保尔与女客户劳拉之间的关系暧昧不清,劳拉曾想和男友分手,在他们冷静期,男友做的一件事,却让劳拉有了想和他结婚的冲动。
正是这段情节让我领悟到了房子的真正意义:我想给你一个家。正如劳拉从一群鸟身上领悟到的那样。我们终究是动物,千百年来的进化,并没有大幅度地改变我们的动物本质,在求偶这件事上,我们和这群鸟做的并没有太大差异,给你造个鸟巢(房子),吸引你来我的家。只是,这个逐个竞争鸟巢的过程,却让主人公和我感受到了,鸟巢的背后,是一个“想给你一个家”的坚定。女人终其一生,可能就是在寻找一个能够给她家的感觉,并把她从自己的家带到另一个家的人。
你以为你缺的是套房子,所以她不肯嫁给你,其实,你缺的不是一套房子,而是你没有去经营一个家庭的勇气。你以为你不缺房子,却依然没有办法结婚或有好的婚姻,其实,问题并不在房子身上,而是你没有去为经营一个家庭而付出。其实,你要的并不仅仅是这套房子,他或她要的也不仅仅是这套房子,而是一个家。房子可大可小,可买可租,而家不是。因为有你有我,因为有爱,因为有梦想,因为有责任,因为有付出,因为有坚持,因为有包容,才成为家。
很多人,包括曾经的我,只是看到房子大小、房屋产权所有人所代表的外在的财富,而没有看到房子只是家的外在表现形式而已,独有房子不以成家,而“成家”才是结婚的真正含义。从这个视角去考问自己,不管你有没有房子,你为“家”有考虑过多少?
很多人结婚,只是在“准备房子”,而没有“准备成家”。成家有着远比房子更重要、更艰巨的任务在那里,远远不是一套房子所能涵盖的,甚至根本就跟房子没有多大的关系。因此,以为“准备房子”就是“准备成家”的,往往到头来会发现自己的婚姻并没有想象中幸福,而以“没有准备房子”为由“不准备成家”的,到头来会发现自己其实缺的并不是一套房子,而是一个家。
我们每个人都来自于一个家庭,我们对家都有自己的体认。有些人的家庭比较健康,而多数人的家庭可能或多或少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很多人结婚的理由是从一个家庭“逃离”到另一个家庭,当然,这点往往不会说出口。无一例外,我们都期望自己的家庭好过原来的家庭,自己的家庭要解决过去家庭没有解决的问题,要实现过去家庭没有实现的梦想。所以,从心理层面看,换了一套房子,只是表面看起来让我们从一个家庭“逃离”了出来,但是并没有从深层次解决我们存在的问题。房子并不能解决问题,反而,认为房子可以解决问题的心态往往才是问题。
可惜,很多人把房子作为解决问题的一把钥匙。失意的男人以为自己缺的是一套房子,得意的男人以为自己赢是靠一套房子,女人们、丈母娘们以为有了这套房子或是那套房子就一生安稳了。可是,当我们拿起钥匙打开房门,我们面对的就不是房子了,而是一个家。
这个家,是你满意的吗?这个家,是你愿意肩负起来的吗?可能房子是满意的,家并不是;可能房贷是愿意肩负的,家并不是。而这恰恰是很多人并不愿意面对的真相。
“我只有4000块月薪,没能力在上海买房,会有女人考虑我吗?”曾经收到这样一个提问,我把问题放在我的微信朋友圈,让诸位“朋友”做个评判。把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分成性别、已婚未婚、年龄段去分析,我大致从这个微数据里得出了一个经验性的结论:大多数男性认为房子是第一位的,因此没有可能。大多数女性认为如果把自己定位为这个女人,则表示未必,坦言看此人有无潜力;如果把自己定位为丈母娘,则表示没有可能。已婚人士与未婚人士没有明显的选择差异,年龄段也没有明显的选择差异,价值观倾向于物质的人,都会选择房子,价值观倾向于追求精神层面的人,多选择没有房子也可以。
如果说这个统计的结论有什么意义,那就是,对很多男人来说,可能不仅仅缺的是套房子,真正缺的是去经营一个家的勇气和担当;对很多女人来说,可能真正需要的不是能够给你买套房子的男人,真正需要的是能够给你一个家的男人。说这些,并不是让那些暂时买不起房的人不要去努力买房子了,只是说,房子并不是真正的重点,不要因为房子忽略更为重要的东西。但是,如果一个家是需要用一套安稳、温馨、舒适、宽敞的房子去“装饰”的话,那么为了去经营这样的家所付出的努力和汗水,本就是天经地义的,是必须的。只是在有那套房子之前,在有那套房子之后,“家”都该在那,并不因为房子没有就不成“家”、房子不大就不是“家”。不论是男,还是女,都应该明白这点。对我自己来说,很惋惜的是,直到很晚才明白那个可以跟我租房结婚的人真正对我的期待是什么,而我还在为这一套“房子”所犹疑,可能那个时候的自己,确实也没有做好去经营一个家的准备吧。
说这些,也不是让你马上成“家”。买套房子已经不易,成个家其实更难。找个对的人成家比找个人买房子难度系数要高得多,这也是为什么有些人退而求其次选择找个人买房子的原因。对有些愿意坚守的人来说,哪怕没有人跟你走进婚姻、成个家,也要好好经营一个自己的“家”。有些东西另一个人带不给你,你也要自己给自己。
房子,签个合同,装修好就成了。而家,则是一辈子的合同,一辈子的装修和经营。我们往往忽略了这个重大的差别。所以,你准备好买房,不,准备好“成家”了吗?那些有房的朋友,你的房子有“家”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