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港通读秒 新机遇何在?

2016-10-11 10:43苏红宇
经济 2016年21期
关键词:深港港股A股

苏红宇

2014年11月,沪港通正式启动。沪港股市互联互通机制开启后,间接起到了助涨股市的作用,在当时杠杆资金逐渐激活的大环境下,成了市场的兴奋剂。在两年后的今天,即将开启的深港通,将给两地股票市场带来什么样的变化?又将出现哪些新的投资机会?

内资补血 通车前奏

事实上,港股在今年上半年受外围因素影响较大,不论是市场对美联储加息预测不定,还是英国6月下旬意外脱欧,都对港股市场产生了一定的拖累,尽管如此,业内对于深港通的预期依旧不减。

自港交所宣布系统于6月27日起进行接口测试起,就有大批市场人士预计深港通开通时间会在7月1日的香港回归纪念日,市场投资者也纷纷关注并发掘投资相关股票。

虽然期望遗憾落空,但随后政策部门立即给出回复:“今年一定会开通”,这让市场的欲火重新燃起。申万宏源证券分析师王佳音表示,根据沪港通经验,从开始连接测试到正式启动可能需要2-3 个月时间,由此深港通大概率会在9月底之前开通。这样看来,目前确实是市场布局的大好时机。

事实上对于深港通,港交所一直在跟进。港交所在2016年到2018年的三年战略规划中就提出了丰富沪港通、推出深港通及新股通,并一直在与内地相关机构保持紧密联系和沟通。港交所也表示,在深港通筹备工作的技术层面上已经准备就绪。

“实际上,只要宣布深港通开通,大盘即会有反应。2014年7月,宣布沪港通于当年10月开通,实际上到11月才开通,但大盘从宣布开通之日起便掀起一波蓝筹行情”。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执行总经理杨德龙告诉《经济》记者。

的确,进入6月下旬,从沪港通交易情况看,每天都有超过20亿元的净流入,仅6月28日就流入了34亿元,6月24日英国退欧公投当天,更是疯狂流入57亿元,这样的流入量对先天性“贫血”的港股无疑是一针强心剂。正如市场预期,这也是为深港通开通做前期准备。

在接口测试将启动的消息传出后,隔天,A+H概念股就迅速拉升,浙江世宝开盘不久便强势涨停,而山东墨龙、金风科技等热门股也迎来不同程度的涨幅。深港通还未开通,影响就已凸显,经济学家宋清辉在接受《经济》记者采访时表示,深港通正式启动,将会对深市在外来资金的刺激上迎来一波反弹。“在两市资金流动差异的背景下,深市中小板、创业板或会出现一波低潮,但从长期来看,深市中小板、创业板或将迎来突破性发展,而港股稀缺和低估的成长股也将会受益”。

无论是深港通的预期“通车”,还是沪港通额度的扩容,都会从某种程度上起到活跃市场的功效,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宗良对《经济》记者表示,这或多或少地给市场带来一定的新增流动性支持,拟实现两地资本市场的资本双向流动,并最终实现互联互通的目标。

北冷南热 港地或更受益

回顾沪港通开通这一年多的时间里给两地市场带来的变化。不难看出,沪港通为两地的投资者提供了跨市场交易的机会,推动了上海股票市场和香港股票市场的联动与融合。

由于沪港通的主要标的是两个市场里的大盘与中盘股,因此,业内普遍认为,这次深港通的主要标的势必选择两个市场的小盘股,据深交所理事长吴利军介绍,深港通方案设计遵循三方面的基本原则:一是深港通方案与沪港通基本框架和模式保持不变,不改变市场主体业务和技术系统架构;二是体现双方市场对等原则,标的证券突出深港市场多层次、多品种特色,考虑在目前沪港通基础上拓展标的范围,落实更高层次和更大范围的总体要求;三是根据市场需求进行方案设计,优化市场服务,稳妥有序实施。

英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大霄对《经济》记者表示,此次深港通与沪港通相比,资金度可能会放宽,并会在逐渐总结沪港通经验后进一步放宽,并且深港通的开放条件可能会比沪港通更加宽松,这对投资者吸引力更大,投资者参与度更广。

对此,杨德龙也表示,与沪港通类似,深港通开启后,港资偏好于A股市场蓝筹和稀缺性标的的喜好还会延续,有望带来新一波蓝筹行情。目前,股市在巨震后处于底部回暖阶段,深港通也可能催化出终极反弹行情,“不过可能并不会太活跃,因为深市大多是中小市值的股票,它们的估值都比较高,可能不会太吸引境外的投资者”。

“而单从三地来看,香港的获益最大,但也推动了深圳市场的国际化进程,对深圳长期发展的作用不言而喻,深港通的开通对于深圳高科技板块和香港国企之间的融合和学习,以及资金的交流都有非常大的好处”,深圳、上海、香港三地的联动效应,会使整个市场发挥更大的效力,也会让这三地成为全球具备竞争力的市场,李大霄表示。

也有市场人士对于深港通的影响持比较谨慎的态度。据数据显示,每天北上的沪股通资金在7亿-8亿元人民币,南下的资金每日成交额在20亿-30亿港元。沪港通开通以来,沪股通累计买入成交10480亿元,港股通累计买入成交5464亿元,整体来看,呈现“北冷南热”的格局。

对此,证券分析师梁丽萍对《经济》记者表示,相比深交所上市公司,海外机构投资者的投资风格更趋近于上交所上市公司,但即使是沪港通的推出也并未在短期内吸引大量海外资金进入。相反,沪港通自开通以来,两地交易活跃度均与市场此前预期有较大落差。此外,尽管表面来看上证综指在沪港通开通后大幅上涨,但事实上是牛市的促成,沪港通没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但无论是沪港通,还是深港通,这些变革的目标都是为了实现中国大陆资本市场的国际化。这一目标的实现还需要大陆资本项目资金跨境流动改革的支持。在这一过程中,投资者不仅要看到变革的大趋势,还要抓住变革带来的大机会。

门槛下调 多板块值得关注

投资者门槛无疑是市场关注的重要方面,沪港通开通后北向沪股通投资不设立门槛,而南向港股通投资则针对个人投资者设立50万元人民币的准入条件。李大霄表示,深港通开通后,额度可能会放开,条件会在沪港通的基础上更为宽松。

梁丽萍也预计,“北向深股通仍不设限制,但南向港股通针对个人投资者或比沪港通的50万元准入条件有所降低。其中港股通的个人投资者的证券资金条件很可能低于50万元,或下降至30万元甚至10万元”。

内地投资者也有机会投资香港估值较低的小盘股、科技股、新兴行业股,而海外投资者得以投资内地成长股,深港通无疑给内地和香港两地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投资标的。

但梁丽萍表示,“香港市场和A股市场的投资者类型有着显著的区别,投资偏好也有所不同”。

数据显示,港股市场整体上机构投资者成交占比高达50.66%,远高于个人投资者的水平。港股投资者中有39.8%来自海外,相比之下,A股市场则仍然是一个散户主导的市场,截至2016年3月,在A股所有个人投资者中,25.94%的投资者持有股票流通市值不足1万元人民币。

整体而言,两地投资者结构差异较大,投资风格及投资偏好差异也较大,具体表现在香港市场投资者偏好大盘蓝筹,高股息股票受到欢迎,而A股更加偏好创业板小盘股,高股息大盘股相对受冷遇。A股散户投资者较多,换手率相对较高,A股大牛市启动前,港股的波动性相对较高,主要是因为A股个股有涨跌幅限制,而港股无涨跌幅限制,但是A股上轮大牛市启动后,A股的波动性较高。

梁丽萍告诉记者,“基于投资者结构的差异,深港通开通之后,流入资金的投资者风格将更多地类似于QFII,集中在大市值、低估值、高盈利和高股息的个股上”。她表示,深港通开通后,资金南下热情可能更高。类比沪港通经验,结合目前人民币贬值现状,为避免汇率风险,海外投资者投资A股动力不强,深港通开通以后为A股带来的增量资金有限,另外,内地投资者为规避汇率风险,资金借道深港通南下的热情可能相对更高。

目前港股市场维持震荡格局,但梁丽萍也表示,深港通的开通将给港股带来机遇,带来套利和对现有A股组合的补充的两个驱动力,深港通的到来将有望改善目前港股格局。

对于投资者而言,最为关心的还是在深港通开通后将会有哪些投资机会?杨德龙表示,结合此前沪港通的运行经验,深港通落地带来的投资机会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深港两地稀缺品种;二是从沪港通镜鉴角度看,高估息、低估值标的,及估值合理的行业龙头将是北上资金重点对象。

杨德龙也表示,港资偏好于A股市场蓝筹和稀缺性标的的喜好还会延续,因为A股是典型的散户市场,蓝筹股估值被低估,小盘股则估值较高。引入香港资金后,这部分资金会更青睐蓝筹股,特别是深市的蓝筹股以及香港稀缺的板块,在行业上对白酒、医药等,都是较大的利好。

对此,李大霄认为,银行、金融、基建、地产、消费五大类是此次深港通开通后值得关注的重点。

A股兴奋剂?

从监管层发声到市场表现,有沪港通的示范效应在前,深港通也给了人们更多期待。深港通的开通或将成为A股行情再进一步上扬的催化剂。梁丽萍表示,2014年沪港通的开启带领了金融板块掀起旋风,成为上一轮大涨行情的开端,相信深港通的落地,也会让目前波澜不惊的市场重新焕发光彩。

不过,也有分析人士称,目前深港通面对的形势与沪港通大不相同。经历了去年来的起伏后,市场情绪偏向谨慎,同时深市在估值上毫无优势可言。对于港股资金来说,缺乏足够的吸引力,类似的个股在香港股市更便宜,在选股的难度上或将加大。

从国内A股市场的交易数据来看,深圳市场交易量绝大部分时间在国内A股市场的占比超过六成。因此,深港通的启动,是在大量资金聚集的市场中进行的。宗良表示,“深港通最终可否成为A股的兴奋剂,就现阶段而言,或许仍需进一步观察,但更需要结合当下的市场环境进行判断”。

“民间资金多,投资渠道少”,这是时下国内市场的真实写照。沪港通通车得以成为当时股市的兴奋剂,有赖于当时股市杠杆资金的逐步激活,而在杠杆资金逐步活跃的环境下,却加速了股市上涨的步伐。然而,如今的杠杆资金撬动影响已经大不如前,且场外配资业务已基本遭到清洗,而场内融资增长速度却处于萎靡不振的状态。

梁丽萍也表示,在股市内外部环境仍未有太大改观的背景下,汇率的大波动容易加剧资金的避险情绪。“面对前期同样出现大幅下跌的港股市场,其估值优势会更为显著,而考虑到汇率、估值等因素,资金南下意愿会大于北上的意愿。”

但杨德龙也强调,在股市不能够形成持续赚钱效应之前,大量场外资金并不敢轻易进入A股市场。由此一来,在深港通推出之际,市场可否形成持续赚钱效应还有待观察。

猜你喜欢
深港港股A股
沪港通、深港通统计
沪港通、深港通5日统计
1月A股市场月统计
沪港通、深港通5日统计
沪港通、深港通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