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爽
【摘 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生活方式发生急剧改变,如吸烟和被动吸烟,酗酒,高糖、高脂、高胆固醇饮食,不运动,食物过于精细,精神紧张,迷恋夜生活等不健康的生活习惯,诱使大量慢性病发病,如防治不及,会对经济、生命以及社会造成巨大危害。根据近年来天津市开展的死亡监测数据发现,目前,心脏病、脑血管病、恶性肿瘤三类慢性病导致的死亡已占到居民死亡原因的70%以上。因此,慢性病的预防和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简单介绍了天津市河西区开展慢性病预防和管理的工作现状,分析了慢性病预防和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并提出了如何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和完善慢性病预防与管理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信息安全;立法监管;信息保护
1 河西区慢性病预防和管理工作现状
1.1 在全区开展慢性病监测和死因监测工作
区卫计委每年开展主要非传染病监测,包括高血压、脑卒中、冠心病、恶性肿瘤、糖尿病、肝硬化、精神病等,覆盖全区所有医疗结构门诊、急诊、住院病例。开展死因监测,通过“人口死亡登记信息管理系统”上报中国CDC(疾控中心)。
1.2 针对中小学生开展慢性病预防和体质监测工作
主要对贫血、肥胖、营养不良、沙眼、龋齿等危险因素对全区中小学生进行监测,并对监测数据进行上报、汇总和分析。在全区所有小学开展“快乐十分钟”活动,通过适量运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举办营养主题宣传活动,将合理膳食推广到全区中小学。
1.3 开展各类专项调查和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宣传活动
针对慢性病危险因素、营养监测、死因漏报、双生子研究和健康素养监测进行专项调查和数据分析。不同时期开展包括合理膳食适量运动等主题干预活动、全国高血压日、联合国糖尿病日、世界卒中日等主题宣传日活动。
2 河西区慢性病预防和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 重视程度不够,影响慢性病的预防和管理
卫生部曾指出:慢性病已成为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其发病及死亡率一直呈明显上升趋势。慢性病不仅会使人们生活质量下降、经济负担加重,更会使人们受到疾病的痛苦折磨以及死亡的威胁,如不扭转这种局面,庞大的资源消耗将使国家和百姓不堪重负,而大量的慢性病人和带病残疾人又将使无数家庭深受其苦。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是人们缺乏对疾病的重视程度、危险性了解程度、危险性变化掌握程度。
2.2 宣传力度不够,使公众忽视慢性病的重要危害
由于人们对慢性病的预防以及危害程度了解甚少,因此,需要政府做好慢性病预防重要性及危害严重性等内容的宣传。尽管目前政府已经在慢性病预防和管理工作中做了宣传引导,但是在利用公共服务资源进行慢性病健康教育宣传上还有待于完善。
2.3 社区医生稀缺,使居民不能得到及时合理的预防
河西区拥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2个,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了社区科,主要负责慢性病患者的管理,包括慢性病的筛查、随访评估、分类干预和健康体检。2013年,全区社区慢病管理医生130人,已建档慢性病患者70826人,相当于1名医生管理545名患者,呈现出病人多,医生少的特点,社区医生对慢性病预防方面的工作无暇顾及,因此,降低了慢性病的预防和管理水平。
2.4 慢性病预防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有待进一步提高
几年来,河西区陆续完成了区卫生局、12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0个社区服务站、9个卫生服务机构的联网工作,建立了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实现了卫生行政部门、公共卫生机构、医疗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之间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但是在慢性病的预防与管理方面,信息化建设仍然欠缺。
3 对慢性病预防和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
3.1 建立健全机制,规范慢性病预防的宣传工作
建议区政府出台《慢性病公益宣传工作机制》,由区卫生局牵头,综合执法局、市容园林委、文化中心区域管理办公室等部门配合,每年在大型公共场所定期举办2-3次慢性病公益宣传活动。建议建立政企共赢机制,共建宣传营地,将废弃或损坏的大型电子屏幕等公共服务宣传设施进行有效利用,拓宽宣传渠道。
3.2 深入社区, 使慢性病预防宣传做到常态化
各街道、社区居委会积极配合区卫生局,做好在社区公告栏或电子屏上进行慢性病相关知识的宣传工作,提高公众重视程度,深入民心。
3.3 加强网络新媒体对慢性病预防与治疗的宣传力度
建议全区建立“慢性病预防与治疗”微信公众服务号,由卫生局负责发布慢性病的危害性以及预防和治疗的有效方法等信息。利用河西有线电视台、河西报、河西政务网等区内媒体进行长期宣传。
3.4 将慢性病防控信息化融入卫生信息化建设,提高慢性病管理水平
一是,搭建信息化平台,促进慢性病预防与管理工作。建议建立信息化平台,涵盖健康评估和健康干预子系统,对健康风险进行预测,主要包括冠心病、糖尿病、中风、慢性阻塞性肺病、前列腺癌、高血压、肥胖症等慢性疾病。通过中医体质测试、心理问题测评、自理能力测评以及健康档案数据,分析个人的健康危险因素,预测个人在未来3至5年可能出现的慢性病患病概率,尽早采取预防与干预措施,避慢性疾病的发生。通过个人健康档案数据和健康评估系统结果,了解自己的健康指标,有针对性的对患者提供饮食和锻炼等营养膳食和运动处方,进行个性化健康指导。
二是,建设社区健康小屋,提高慢性病预防和管理水平。逐步在社区医院建设健康小屋,为社区居民提供自助式身体检查,实现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骨质疏松 、心血管疾病、肺功能疾病、精神压力等慢性疾病的筛查,并将检查结果进行采集,记录到本人健康档案中,对指标异常的居民及时进行健康干预提供依据,做到“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将疾病消灭在萌芽状态。
【参考文献】
[1]马淑燕.浅谈建立社区居民健康电子档案[J].中国科技信息,2014(18).
[2]王园园,刘砚燕,魏春岚,王婧婷,袁长蓉.移动医疗在卫生领域的应用与研究现状[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2(23).
[3]李帷笳,甘勇.基于物联网的慢性病管理系统设计[J].科技传播,2013(04).
[责任编辑:朱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