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2016-10-11 09:03马学兰
科技视界 2016年24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马学兰

【摘 要】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教法能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继而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情感创设

小学是人生的重要起步阶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在教学活动中意义重大,教师应正确认识到情感教育在教学中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教师就要从小学生情感体验的特点出发,提出切实可行的策略,课堂中情感教育可以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学生在教学中保持积极的情感态度,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但是在兴庆区很多学校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差。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提出在语文课堂运用情感教育,试图摸索出一条适合小学生学习特点的教学手段。

1 情感教育在小学教学中的意义

随着现代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孩子的物质需要和身体健康等诸多方面都非常关心,作为教师就要对学生加以引导,使小学生对人生成长中遇到的问题有个正确的认识,能够拥有乐观的心态,树立远大的理想。情感教育就是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和心态,教师一方面,在教学中设计教学情境环节,让学生参与课堂活动,教师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让学生完全进入教师设计的教学环节中,小学处于人生的起步阶段,语文教育对学生的影响非常大,语言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然而,由于受年龄因素的制约,小学生的身心都还没有发育完全成熟,他们对外界的一切充满了好奇,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新课标要求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在教学中恰当运用故事进行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2 运用好情感教育的几点对策

2.1 设置情境,唤醒情感

语文教学自有其独特的魅力,语文课堂本就是个充满感情的地方。对小学语文教学而言,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就是通过教师耐心细致的讲解,让丰富的情感如涓涓细流贯穿于语文课堂,渗透到他们幼小的心灵中。教师以饱满的热情丰富的激情和对课堂的调控能力,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语文教师以丰富的感情通过一定程度的语言渲染,学生就会听的津津有味,有如临其境之感。教师在课堂通过多媒体演示工具或其他相应教具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专心于创设的情境中,在轻松掌握所学的知识过程中还可以产生一定的情感。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注重课堂氛围的渲染,创设使学生兴趣盎然的学习情境,使把学生渐渐引入学习意境,从而引起学生情感共鸣,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强烈愿望。当然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中,为了调动课堂情感氛围。应通过多种手段设置一定的情境,如可借助信息技术,如投影仪、多媒体以及传统的卡片、简笔画等,向学生展示优美生动的画面,配以学生喜爱的音乐,也可让学生自己表演展示文章内容。例如在教学《桂林山水》一课时,教师可这样设置情境:通过教师播放桂林山水视频,让学生看到风景如画的桂林山水,激起他们对美丽大自然的热爱,感受自然美。然后教师转入正题:“同学们,波涛汹涌的大海、四季如画的西湖、雄伟壮观的巍巍泰山,但都无法与美丽的桂林山水相比,桂林山水不但山美、水美,而且充满诗情画意,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让人陶醉在这美不胜收的诗情画意之中。在这样一个特定的教学情境中,孩子们对秀美甲天下的桂林山水充满了期待和想象。

2.2 课前导入,创境激趣

情境教学不是同于课堂上教师的直接讲课,情境让学生在教师设置的环境中产生深入其境的感悟,现行小学语文课本中有很多课文富有童趣的生动描述,有的课文给学生呈现出各种有趣的故事。教师应针对各种故事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教学情境中渗透情感教育,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比如开展情境对话,分组表演,演讲辩论等等都是学生喜欢的活动,提升教学效率,笔者在创设情境时就设计了很多方法。如每天课前三分钟的自由演讲,有的讲述自己知道的小故事,有的讲述自己听到的小笑话,有的阐述了自己经历过的事情。慢慢地锻炼了学生的演讲才能,从起初的一小段到最后讲的娓娓动听,引人入胜。时间长了就让学生把自己想说的话写出来,培养了学生的写作水平,在经过老师的点评后,学生就可以写出一篇很不错的作文,学生的写作兴趣也提高了。

2.3 师生交流,情感渗透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也是学生的引导者。为了加深学生对语文阅读的理解与体验,教师不能以自己的分析与讲解来替代学生的语文阅读实践,教师要深化师生交流,促进师生间良好情感的形成。教师要引导学生如何弄懂文意,因为学生的阅读体验是他们自己的单个行为,学生在阅读时应自己主动思考获得相应的感悟,只有自己的思考才能得到情感熏陶,教学实践证明,教师依据教材设计教学的措施与方法,恰如其分的情感投入,能够提高课堂教学内容。如在教学《沉香救母》一文时,教师通过课件让学生观看视频,了解沉香是如何救母亲的,然后就让学生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紧接着就让学生分组讨论课文内容,最后教师点评并展示主题句:沉香的孝心感动了仙人。情感教学的开展需要由浅入深层层深入,教师运用逐层深入的方式将情感教学一步一步引入教学过程。通过情境创设,为学生走进课文铺设了道路,情感本身具有的动力功能和迁移作用,也会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综上所述,情感让语文充满活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积极渗透情感教育,有利于促进学生语言发展,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情感体验,有利于提高课文的感染力。而且在教学中,教师给学生创设良好的情感氛围,语文教师应点化学生情感,打动学生的心弦,推进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达到培养人、教育人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秉德.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2]赵群.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J].教育教学论坛,2013.

[3]刘艳杰.小学语文案例教学模式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0.

[4]周丽娜.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理念与实践[D].东北师范大学,2007.

[责任编辑:田吉捷]

猜你喜欢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