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莎++韩瑞阳
养生旅游作为一个日趋成熟的发展系统,其需求量和多元化发展日益受到关注,现有研究倾向于以既定旅游资源开发来推动旅游与养生二者产业融合,对如何满足养生需求,用养生理论为指导,发挥养生旅游实用价值促进旅游资源开发,促进养生旅游发展的研究甚少。文章以养生理论为切入点,研究人自身状况和需求的角度来发展养生旅游,通过旅游等手段达到养生旅游目的,探索在此理论视阈下为养生旅游发展提出新的方向和思路,为养生旅游发展与创新提出更新的要求。
(一)中医养生理论
1.养生
在《庄子》内篇就曾提出“养生”这个词。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长之意;养,即保养、调养、培养、补养、护养之意。养生即根据生命发展规律采取能保养身体,减少疾病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手段进行的保健活动,具体指通过养精神、调饮食、练形体、慎房事、适寒温等各种方法实现强身益寿的活动。
2.旅游养生
旅游养生是娱乐养生的组成部分。娱乐养生,指通过调节情绪解除人精神压抑,同时伴有相应的机体能量消耗从而达到控制郁证(心病)的作用以达到养生目的。旅游养生是利用旅游活动调节情绪、解郁健身的医疗保健技术,是根据易经系统观作指导,采用旅游活动的方法对人体作系统控制的养生保健技术。
(二)养生旅游
1.国内养生旅游概念
在我国,养生旅游是以养生为目的进行的空间移动活动所引起的现象与关系的总和,是养生与旅游的统一体,融合了传统养生观念及现代休闲理念,是新时代下旅游的新兴模式;即指养生旅游是在养生理论指导下以养生为主题,以优美的生态环境为基础和手段,结合特定的养生项目,帮助游客达到延年益寿、强身健体、医疗复健、修身养性等目的的专项旅游产品。2002年海南三亚的保健康复旅游、南宁的中药养生旅游,开启我国现代意义的健康旅游,随后在山东、四川、黑龙江、安徽等地也迅速发展,现已逐渐演绎成为全国性的时尚旅游热点。
(二)国外养生旅游概念
在国外,养生旅游指以维护健康或促进健康为主要需求动机的空间移动活动所引起的各种关系和现象的总和,以追求身体、感情、精神、灵魂平衡和谐为目的的旅游活动。Robyn Bushell and Pauline J.Sheldon(2009)认为养生旅游是一种整体性旅行方式,是对身体健康、美容、长寿、增强自觉意识和精神警惕性的一体化寻求,并与社区、自然和神秘相联系。
(一)养生旅游产品开发无专业的中医养生理论为指导
在养生旅游产品开发设计中,可运用较多中医养生理论进行指导,具有经典养生指导理论的有整体观、恒动观、御病观、辩证观[1]等,但现有养生旅游产品设计中,鲜有体现中医养生理论专业指导痕迹,大多数养生旅游项目、产品开发杂乱无章、琳琅满目,旅游开发商在开发资源和设计产品时几乎都以现有旅游景点的整合及旅游路线的串联为依据,追求效益最大化,关注产品销售业绩,大多以养生品牌为口号实施普通的旅游体验;少部分养生旅游产品虽鲜有中医养生理论指导身影,但旅游产品设计者为突出营销业绩,将各种不同治疗目的的养生方法同时运用在一个产品中,目的仅为建立产品的多元性和功能的包容性,忽略中医养生理论里养生旅游的指导思想,浮夸养生旅游产品的养生功能。
(二)养生旅游活动中缺乏专业的人才指导
现有养生旅游在游客参与体验过程中,缺乏专业导游或医师进行在过程设计中参与指导,养生需因时因地因人,全程伴随专业人士采取正确养生方法进行过程指导,在游客体验休闲娱乐活动同时,达到身心治愈与放松治疗。此过程中游客会出现因不懂养生具体知识,而选择了不适合自身的养生旅游项目,此情况下无法达到养生的目的,长远看不利于养生旅游的功能开发。
(三)游客自身缺乏专业中医养生理论的指导
现有养生旅游市场上各种养生旅游产品琳琅满目,部分养生旅游项目在功效方面的宣传夸大其词,言不符实,养生旅游因人而异,需据游客自身状况差异制定不同的实施方案。一方面,需根据游客自身的喜好选择养生旅游项目,另一方面,游客会因不了解养生知识、因宣传误导而选择自己虽喜欢但却不适合自身的养生旅游项目,结果一方面难以达到养生的目的,甚至对身体造成伤害,另一方面也会使游客体验不佳,不利于养生旅游的发展。
鉴于此问题,若能在专业人才指导下,进行养生旅游活动显得尤为重要,此时可成立专业性两者融合的相关机构,让具中医养生旅游知识背景的专业人才,全程指导养生旅游活动,可使养生旅游系统化、合理化,增强民众满意度,又可促进其发展越来越完善。其指导思想具体有因人制宜 、因地制宜和因时制宜。
(一)因人制宜
1.年龄因素
老年市场是中国养生旅游的一个主要客源市场。其次是企业的职场白领等中产阶级,其平时工作繁忙,压力较大,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有强烈的修养身心,调理身体的愿望,所以是养生旅游开发中需特别重视的市场群体。老年人处于体内气血衰弱,功能减退的时期,其在选择养生旅游项目时,比较适合活动性小、体能消耗小的“静游”,如:欣赏园林风光和小桥流水,泛舟湖泊,林间散步。而作为中产阶级的主要群体的职场白领属于身强力壮的中青年,可选择活动性较大的“动游”,其消耗机体能量较大,如:长途旅游行走,游山玩水,跋山涉水,或探险揽胜。
2.体质因素
体质,即机体素质。指人体禀赋于先天,受后天多种因素影响,所形成的与自然、社会环境相适应的功能和形态上相对稳定的固有特性。个体体质的不同,表现为在生理态下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和适应上的某些差异性,因此在选择养生旅游项目过程中,根据个人体质选择适合自身的养生项目可达到更好的养生目的。学者通过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结合自己多年中医养生和养生旅游的实践,就中医体质人群进行养生旅游的应用思路及方法进行归纳整理。通过这一理论指导养生旅游的发展,将养生旅游项目更加细化,又可据不同体质人群养生差异需求,衍生新的养生项目。
3.气质因素
据中医养生理论,多血质者应去名山大川,直抒胸臆;胆汁质者则游亭台楼榭,静静心境;抑制质和粘稠质者则应以观古今奇观和起落较大的险景胜地为上,改变抑郁多愁的心境。
4.个人因素
旅游者因职业、年龄、身体具体状况不同,因此在情感层面、兴奋和抑制之处也就不同,可根据旅游者喜好,当时心境,选择相应的养生旅游项目。如:在中医养生理论里,娱乐的五志分类将旅游分为怒游、喜游、思游、悲游和险游。旅游者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一种:怒游,宜用于思虑过度者和多疑症患者;喜游,宜用于情绪过度悲伤者及忧郁症患者;思游,适宜于焦虑症患者参加;悲游,宜用于愤怒情绪过度者;险游,可调节情绪过度逸乐者,心火过旺者宜参加险游。
除此之外,中医药元素的养生旅游资源的开发贺旅游产品设计,同样需要以中医养生理论为专业指导,高效的实现中医养生与旅游的产业融合。
(二)因地制宜
我国地域辽阔,养生旅游资源丰富,现有国内养生资源因不同地域特色可分为自然类和人文类:自然类中包括山林养生旅游资源、乡村养生旅游资源、水滨养生旅游资源、草原盆地养生旅游资源。人文类中包含有传统养生文化和民族养生(医疗)或度假社区。按国家不同地域标准划分养生旅游资源可分为地文景观,水域风光,旅游商品、人文活动几类。养生旅游资源科学分类能进一步指导养生旅游发展,减少资源浪费,重复建设,让游客可根据个人身份、年龄、情感要求、文化修养、性格、气质等选择匹配的养生旅游活动。
(三)因时制宜
春夏秋冬四个季节,顺应人体生、长、化、收、藏的阴阳气化规律。季节不同,选择旅游目的和方法也应有所不同:春天柔风和畅,天地气清,万物以荣,春芽初萌,自然生发之气始生,人体经过寒冬收敛之季,此时应顺应自然之生机,春季踏青,便是一项有益活动。夏天绿树成荫,天气炎热,暑湿之气易伤人之阴液,故选择利于暑天纳凉解暑的旅游活动。秋天秋高气爽,是旅游的最佳时机,无论是登山,还是戏水,其乐无穷。冬天气候寒冷,可选择有助于贮藏精气的旅游活动,同时踏雪赏梅,冰山玉树,看满天飞絮,自有乐趣。此外,一些气候疗法及因季节性而出现的特殊景观,在游客参与这些养生旅游项目时,也需要专业中医养生理论的指导。
(四)创新发展
养生旅游在发展中甚至出现无景点视阈下养生旅游的研究及乡村养生旅游发展研究,既体现出消费者自身的新需求,也反应养生旅游发展的新模式。对于生活在城市的人们而言,中医养生理论中将劳动养生列为养生方法的一种,在无景点和乡村养生旅游中发展相关养生类旅游项目,如:针对中年人的怀旧式劳动养生、青少年的益智劳动养生、老年人的保健和行为康复等项目。综上反映出中医养生理论指导养生旅游发展提出的新思路和新要求,成为产业融合视角下养生旅游发展的新方向。
基于中医养生理论指导下的养生旅游发展研究,在养生旅游业日趋成熟及多元化发展的当下,更应重视以中医养生理论为指导,进行系统化、专业化的开发养生旅游资源,设计“养生为本”的核心旅游产品,而并非一味追求产品销售率,忽视养生旅游内涵和适用性,使养生者通过旅游活动真正达到养生休闲的目的,为养生旅游实现产业融合与发展提出新思路。
(作者单位:成都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