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10月8日文章,原题:尽管旅游扎堆,但一名新来者却发现了中国黄金周的许多亮点当我和高玉奇(音)抵达北京的汽车站时,我已做好最坏打算。当天是周六——国庆长假的第一天,而且我已被提醒每年黄金周都是旅游扎堆的时段。作为刚刚来到这个14亿人口大国的记者,我对所有人一下子全部上路还不适应。
前一天,我已经到北京火车站实地体验。我从外面看到大量的人像海浪一样涌了出来,成千上万的出行乘客挤着排队,队伍绵延数百英尺长。周六这天也是一样。上午9时之前,一群急匆匆的人推搡着走下楼梯,随身的箱包里装满为家人准备的礼物。当我通过安检时,马上意识到在中国的人群里前行就是一项身体对抗性运动。
令我惊讶的是,我们成功地在9时30分开车前5分钟坐上了大巴,但这只是克服的第一个障碍。接下来就是交通问题,车出发不久后只能缓缓前进。“交通怎么样?”北京的一个朋友在11时41分时发短信问我,“还没出北京吗?”事实上那时我们已经成功驶出北京,只是刚刚驶出。不过,与北京自驾出行的人相比,我们一定算是很好了,据说他们花6个小时开了60英里。最终,我们在下午6时30分抵达目的地呼和浩特,只比原计划晚了2个小时。
尽管内蒙古远离中国的旅游热点,但是在呼和浩特也能感受到黄金周效应。该市古寺庙的后院里挤满自拍的游客,商店和餐馆也是爆满。成千上万的年轻人从北京回到这里探寻家乡的名胜古迹,并享受呼和浩特相对较低的物价。
“旅游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的徐宏(音)教授说。我很快认识到,这在北京和上海是真实存在的,在这个成长于内蒙古草原的遥远城市中也是真实存在的。▲
(作者迈克尔·霍尔茨,陈一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