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亚璋
2003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获美术学博士学位。现任扬州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江苏省国画院特聘画家。
我认为艺术时代性应该基于个体的表达。每个人都生活于此时代中,时代对他的影响无可避免,因此,在艺术创作中至关重要的是真诚。
《艺术沙龙》:怎样理解中国画的传承与创新?关于时代性,你有什么看法?
刘亚璋:我认为艺术时代性应该基于个体的表达。每个人都生活于此时代中,时代对他的影响无可避免,因此,在艺术创作中至关重要的是真诚。只要你真诚地去表达、去创作,你的作品就会自然体现出时代感。相反,离开个性的起点,空洞的时代感在艺术创作中是没有意义的,它会成为口号、宣传或者别的什么,不过和艺术无关。
《艺术沙龙》:对于中西界限、画种间的界限,你的态度是什么?
刘亚璋:我是一个非常迷恋传统艺术的人,不过,我并不认为从艺术的本质上来讲中西绘画有什么区别。如果一定要说有区别的话,这种区别实际上是人的区别以及不同思维模式之间的区别。这是一个动态的、历史的过程,这种区别是相对的、形式上的,而非本质的。
《艺术沙龙》:你认为“70后”“80后”画家的创作与前辈画家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刘亚璋:“70后”“80后”画家相比他们的前辈画家来讲,普遍对图式更为敏感。这与社会环境有关系。图像资源前所未有地充斥在我们身边,视觉文化是这一代人的感知特点。当然从另一方面来讲,这也可能成为这一代人的缺点。浮光掠影式的认知方式,使得这一代人比他们的前辈更容易浮躁,更缺少对文化的深度感知。不过,由于“70后”“80后”画家普遍接受了比较系统完整的教育(教育成不成功另说),在整体文化素养与心性方面较之前辈画家还是明显有所提升的。
《艺术沙龙》:身在学院时,你怎样看待学院外的美术潮流?走出学院后,你如何评价学院中的美术教育?
刘亚璋:我毕业后先后任教于四川大学和扬州大学,可以说一直没有离开过学院的环境。相对而言,学院的环境是比较单纯的,在学术上的追求也比较纯粹一些。学院之外的情况比较活跃,受到市场等因素的影响也更大一些。很难说哪种环境更好,取决于画家个体吧。对于学院美术教育,我的看法是,学院的角色决定了它在学术和艺术上的保守性。知识经验的承传需要一个积淀的过程,所以它未必像社会的反应那么灵敏。不过,这也有其成为优势的可能性。相对社会外的艺术现象,学院内会更加理性,并保持着学理上的追问。至于在人才培养方面,画家不是教出来的,学院的任务不是也不可能是培养画家。一个画家的成长是自身需要与整个社会互动的特殊结果,充满了偶然性和不确定性。
《艺术沙龙》:你经常外出写生吗?你认为写生重要吗?
刘亚璋:我特别喜欢写生,几乎每年都要数次外出写生。我以为对于现代中国画而言,写生是极其重要的。传统绘画在这一方面是有欠缺的,图式的反复沉淀尽管使之获得了经典性,但也阻断了画家与客观世界的联系,这也成为中国画发展的重要障碍,使传统绘画逐步失去了图式乃至于艺术观念上自我更新的能力。回到自然,可以重新建立绘画中主客体的相互联系,为中国画注入新的活力。
《艺术沙龙》:绘画之外,你是否有其他的爱好?痴迷到什么程度?
刘亚璋:绘画之外,我对于金石篆刻最为痴迷。有朋友说笑,我的专业是金石篆刻,业余画画。这可能有所夸张,不过我的确在这上面花了挺多精力。我不仅刻印,还自己做一些印钮,当然是比较有趣的那一类型。甚至于还自己做了几方砚台。我对这个和对绘画的态度是一样的。我认为艺术应该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生存状态,把艺术搞成专业就失去了艺术本来的意义。这些东西应该成为人生的慰藉。而且我以为只有你把它当作爱好去做,痴迷于此,你的作品才能真正地入味,否则,即便是视觉上很美,心灵上也总是隔着一层。
《艺术沙龙》:对于画画、写书法、读书、玩手机或其他业余爱好,你怎么分配时间?
刘亚璋:没有刻意地去分配时间,基本上是随性,做什么开心、在状态就做什么。除非有任务,一般不勉强自己。不过,我会比较在意安排出运动的时间。毕竟无论是写字画画还是金石篆刻,坐太久对身体总是不太好。我喜欢羽毛球、游泳,动静相宜。
《艺术沙龙》:对你来说,绘画是种精神追求还是谋生手段?
刘亚璋:在高校教学生画画,大致上算是以画画作为谋生手段了吧!当然,卖画更直接一些,不过,我不喜欢那种太功利的市场行为。一个画画的人如果被市场左右是一件很可悲的事。所以,我以为绘画作为精神追求是艺术家的本色,至于谋生嘛,如果你能当一个艺术家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同时还能获得生活的资源,那么,你已经是一个很幸福的人,应该知足了。
《艺术沙龙》:你怎么理解绘画成功与天才的关系?
刘亚璋:其实很难定义什么是成功。画得好是不是成功?得到社会的承认实现了价值是成功?抑或有幸福感是成功?成功的标准是什么,这大概是因人而异的吧。如果单纯地讲画画,那么绘画离不开天分,这是显而易见的,不过光有天分也没用,勤奋、执着是必须的。如果从其他的层面来讲,就很复杂了,智慧、关系乃至于运气都有可能是左右其能否成功的因素。有时,世俗的“成功者”,也未必就画得好。
《艺术沙龙》:如果可以选择,你愿意生活在哪个时代?你理想中的生活状态是怎样的?
刘亚璋:我比较喜欢明中期文人群体的那种优雅、闲适的状态,而且品位也比较好。我理想的生活状态基本上就是现在这个样子,画画、治印,做自己想做的事,教书我也挺喜欢的。我对物质的要求不高,所以也没什么生活顾虑。
秋湖 90cm × 180cm 2015年
春雨如酥 40cm × 120cm 2014年
松风之一 40cm × 60cm 2013年
松影之二 45cm × 60cm 2014年
夕照 40cm × 60cm 2014年
新雨后 45cm × 60cm 2014年
蜀冈秋色草木篇之一 45cm × 60cm 2016年
蜀冈秋色草木篇之二 45cm × 60cm 2016年
蜀冈秋色晴空篇之一 45cm × 60cm 2016年
蜀冈秋色晴空篇之二 45cm × 60cm 2016年
婺源写生册之一 40cm × 60cm 2015年
婺源写生册之二 40cm × 60cm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