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凌寅
(上海市石泉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 200061)
腹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朱凌寅
(上海市石泉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 200061)
目的:观察腹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腰椎间盘突出患者12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4例和治疗组64例。对照组予常规针灸治疗,治疗组以腹针疗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下腰痛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JOA评分均较治疗前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治疗组JOA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结束时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针疗法及常规针灸治疗均可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症状,但对于患者下腰痛JOA评分改善,腹针疗法优于常规针灸治疗。
腹针疗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 针灸 临床观察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abdominal acupuncture on Lubar Intervertebral Disc Protrusion.Methods: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a control group of 64 cases and 64 cases of treatment group.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acupuncture treatment, and treatment group use abdominal acupuncture.Observe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JOA scores and clinical efficacy.Results: After treatment, patients JOA scores than before were increase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1).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treatment than the control group JOA scores was higher,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1).At the end of the treatment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efficiency (P>0.05).Conclusions: Abdominal acupuncture therapy and conventional acupuncture can improve clinical symptoms of lumbar disc herniation,but for patients with lower back pain JOA score improvement, abdominal acupuncture is superior to conventional acupuncture.
【Key words】abdominal acupuncture; lubar intervertebral disc protrusion; acupuncture; clinical observation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腰椎间盘的退行性改变,在外力的作用下,是腰椎间盘纤维环部分或全部破裂,髓核向外突出。突出的髓核和周围组织损伤性炎性变化形成混合性突出物,刺激或压迫神经根或脊髓引起腰痛的一系列症状。多见于男性体力劳动者,以20-40岁居多。中药及针灸推拿对本病有确切疗效,但部分患者传统针灸疗效欠佳,腹针尚有较高的显效率,具有明显的优势[1-2]。本研究以2014 年7月-2015年12月,在我院门诊诊治的患者为对象,应用腹针疗法疗法治疗腰突症,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7月-2015年12月期间,在我院门诊诊治的腰突症患者128例。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腰突症诊断标准参照2009年中华医学会骨科学会制定的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3]。
1.2.2 中医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腰突症的诊断标准诊断[4]。
1.2.3 纳入标准
(1)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的腰突症患者;(2)年龄在18-65岁;(3)CT或MRI显示为非巨大型,未见骨化或钙化。(4)签署知情同意并配合完成试验。
1.2.4 排除标准
(1)急性腰扭伤、腰肌劳损,以及伴有椎管狭窄症等;(2)伴有脊椎滑脱症,腰椎结核或肿瘤者,椎间盘突出较大或伴有马尾神经压迫症状者以及盆腔疾病者;(3)合并有严重心脑血管或肝肾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等危及生命,以及精神病史者;(4)白血病、血小板减少等有出血倾向者;(5)妇女妊娠期、哺乳期;(6)不能配合完成试验者。
1.2.5 病例剔除、脱落及中止试验标准
不能按照试验方案完成治疗、发生严重并发症或自行退出者,予以剔除或视为脱落。
1.3 分组与治疗
使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病例数估计,并将12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4例与对照组64例。
1.3.1 对照组:常规针灸治疗
取穴:阿是穴,腰部夹脊穴、大肠俞、环跳、秩边、委中等。配穴:寒湿腰痛者,加腰阳关;瘀血腰痛者,加膈俞;肾虚腰痛者,加肾俞、命门、志室。操作:均采用捻转提插的泻法,以沿腰腿部足太阳、足少阳经产生向下的放射感为度。寒湿证加艾灸;瘀血证加刺络拔罐;肾虚证配穴用补法。留针30min。每日1次,连续治疗2周,为1疗程,共治疗1疗程。
1.3.2 治疗组:腹针治疗
腹针取穴及刺法:水分、气海、关元,针刺至地部。配穴:以腰痛为主者,外陵(双)、气穴(双)、四满(双);合并坐骨神经痛:气旁(对侧)、外陵(患侧)、下风湿点(患侧)、下风湿下点(患侧)。针刺至人部。操作:针刺时只捻转不提插或轻捻转、慢提插,不要求有酸、麻、胀感,留针30min。每日1次,连续治疗2周,为1疗程,共治疗1疗程。
1.4 疗效判定
1.4.1 疾病临床症状评分
参照日本骨科学会制定的JOA下腰痛评价表进行症状评分,满分29分。程度分级:差:<10分;中度:10-15分;良好:16-24分;优:25-29分。分别于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进行JOA下腰痛评分。
1.4.2 疾病临床疗效判定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根据患者腰腿痛症状、腰部活动功能、直腿抬高试验以及患者正常活动及工作等进行疗效评价。分为治愈、显效、有效、无效四个等级。
1.5 统计方法
数据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用均数±标准差(± 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构成比用χ2检验,两组总有效率之间比较用行×列表资料的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表3 治疗后两组患者疾病疗效判定
2.1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基线比较
共纳入患者128例,两组无脱失病例。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基线比较见表1所示。
经卡方检验,两组患者基线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2 疾病临床症状JOA评分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JOA评分,详见表2所示。
经t检验,治疗后两组患者的JOA评分均较治疗前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JOA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腹针疗法及常规针灸治疗对腰突症患者JOA评分均有明显改善,且腹针疗法对其症状改善优于常规针灸治疗。
2.3 两组患者疾病疗效评定
治疗后两组患者疾病疗效判定表3所示。
经卡方检验,治疗结束时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腹针疗法及常规针灸治疗对腰突症患者疗效相当。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病,由于下腰部负重大、活动多,结合腰椎局部解剖特点,本病多发于第4-5腰椎及第5腰椎与第1骶椎之间的椎间盘。突出的椎间盘组织刺激、压迫脊髓神经根,进一步导致神经根炎症、神经根营养障碍和传导损害,出现腰痛、坐骨神经痛等症[5]。
针灸治疗的传统疗法主要以选取局部夹脊穴及腰部相应腧穴,已达到通络止痛之效,其可以消除局部充血水肿,松懈神经根的粘连,加速炎性反应吸收,从而缓解神经压迫症状[6]。研究表明,针灸可以促进镇痛物质释放,调节炎症局部环境,减少致炎因子的生成,并加速炎症吸收[7-8]。本病中,针刺以水分来促进局部水肿的吸收,气海、关元以补肾活血,腰痛甚以四满、气穴来增补肾气,气旁、外陵、下风湿点、下风湿下点等穴疏通患肢经气,标本兼顾[9]。本研究表明,腹针疗法对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有明显疗效,且对其下腰痛JOA评分改善优于常规针灸治疗,但其具体机理尚不明确,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1]周丽云.薄氏腹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2015(35):103.
[2]张莉,秦丹霞,张细姣.腹针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J].中医正骨,2015(10):38-39.
[3]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97.
[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01.
[5]黄承军,王力平,梁冬波,等.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临床诊疗方案的总结与探讨[J].广西中医药,2011(3):10-12.
[6]周宇超,贾雪梅,王柏善.中医针灸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探讨[J].中医临床研究,2014(5):53-55.
[7]吴闻文,侯树励,李利.腰椎间盘源性疼痛机理的临床研究[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3(21):1459-1462.
[8]黄仕荣,詹红生,石印玉.单穴电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腿痛及外周血血栓素1、前列环素的影响[J].中国骨伤,2006(07):398.
[9]薄智云.腹针疗法[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
朱凌寅(1986—)女,上海人,本科,毕业于上海中医药大学,医师,研究方向:中医全科方向。E-mail:64672882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