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蓉
陈子福的工作室位于荣昌县城一栋普通的居民楼里,因为远离街道主干,环境清幽。他喜欢坐在窗边用鹅卵石打磨扇子。一件蓝灰色外套,胸前系一块粗布围裙,一副半旧的老花眼镜半悬在鼻梁上,俨然一副邻家老爷爷的模样。
“这道工序我做了几十年,初学那三个月,每天要拿着重2.5千克的鹅卵石练习磨扇面,为的是让扇面看起来平实光滑。可有力气不等于能磨得好,力道大了扇面会磨皱,力气小了蜡会抹不均匀。”陈老回忆着,手中的活也没停下来。
陈子福是荣昌折扇传统技艺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自小与折扇结缘,创办了“松竹轩扇庄”,他将自己的家取名为“百扇堂”。走进他家,到处可见他亲手制作的令人咋舌的精美扇子。但随着时代更替社会变迁,曾经享誉全国的荣昌折扇受到工业化冲击,大量扇厂倒闭,荣昌折扇陷入了低迷。因为荣昌出产夏布,于是陈子福创新的将夏布做扇面,借鉴传统书画装裱技术,从配料、温度、粘贴方面进行研究,花了一年时间研制出了夏布折扇,古朴雅致,可书可画。
“一把没有书画的扇子,上不了艺术的殿堂。辨识一把好扇,方法有三:一看材质,二看做工,三看书画。”陈子福将自己积累50年的经验全盘托出,只为教人识得一把好折扇。
一看材质
画虎先画骨,识扇先识骨。区别一把扇子的好坏,第一便是看扇子的材质。竹制扇骨,要看其韧性,以斑竹中的湘妃竹为佳。太硬的竹子纹理粗糙,不易雕刻;太软的竹子容易变形,不宜收藏。
小骨则应从颜色来判断。好的小骨大多采用头青篾片制成,整体色泽偏暗且颜色统一。色泽呈鹅蛋黄则说明是二青(黄篾),这样的材质不够结实和雅致。总体要领就是竹子硬朗光滑,骨节与骨节之间长度达到30cm,中间无明显斑点为宜。
二看做工
一把扇子的做工好坏往往体现在选材、削篾、上色、磨砂等细节上。扇子收折起来要紧闭,扇骨不能有破损,扇面没有松层起泡,最重要是扇面要光滑。
扇骨的雕刻有素面扇骨、刻面扇骨、镶嵌面扇骨等4种扇骨,扇骨雕刻讲究精细,折扇的加工还要注重整体造型,扇骨的厚度、弧度、宽度保持一致最好。
三看书画
折扇是书画的载体,好的书画可以呈现折扇意蕴。一幅好书画除开看作品年代早晚、作者名头大小、艺术水准高低以及品相好坏之外,还要看书画的构图。折扇上大下小,加之弧形的扇面造型,要求作画必须考究整体布局,使其在保持画作完整性的同时传达出意蕴。无论是写意还是工笔,都要有思想呈现,做到无画处皆成妙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