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幽兰
摘 要: 幼儿的攻击性行为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家长和幼儿老师特别关注的问题,幼儿攻击性行为问题的正确引导和教育对于幼儿的身心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原因作出分析:生物学因素、家庭环境影响、学校教育因素、学前儿童与个体攻击性行为、大众传媒的影响,并针对这些原因提出了解决策略和引导方法,从而正确引导幼儿行为发展,促进幼儿身心健康。
关键词: 幼儿攻击性 原因分析 引导方法
攻击性行为是反社会性行为的一种表现形式,是故意伤害他人且不被社会规范所允许的行为,是儿童身上一种不受他人欢迎却时常发生的一种不良行为。攻击性行为一般表现为对他人抓、打、撞、责骂、威胁等。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几乎所有孩子都会或多或少的表现出攻击性行为的倾向,在幼儿攻击性行为的过程中,往往会对自己或他人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甚至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孩子的这些攻击性行为使父母、老师感到不安,一定要严加防范,设法控制,不要使之日久成习,泛滥成灾。作为幼儿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问题,攻击性行为一直受到发展心理学与教育学研究者的重视,具有攻击性行为的儿童往往不爱参加集体活动,注意力不集中,经常受到其他人的排斥,长此以往,对其身心的健康都是不利的。因此,教师与家长必须正确认识什么是攻击性行为,攻击性行为形成的原因和解决对策。读书从娃娃抓起,人格教育也要从娃娃抓起,那么,幼儿为何会产生攻击性行为?
一、攻击性行为的原因分析
具体来说,每个孩子在发展过程中都有不同程度的攻击性行为,攻击性行为是个体发展的一种不良倾向,往往会造成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不利于建立人际间的良好关系。幼儿产生攻击性行为的原因很多,通过观察、了解、分析,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天性。
攻击性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说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在外在表现上,不同的幼儿表现出来的情况不尽相同,人的大脑是分为左右两半球的,正常的儿童大脑的左右两半球处于均衡状态,但具有攻击性行为的儿童则不然。有研究表明,具有攻击性行为的儿童与正常儿童相比较,其大脑处于非均衡状态,大脑的左半球抵抗干扰的能力较差,而右半球完性认知能力较弱,这就是由于他左右两半球处于非均衡状态造成的,以致他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导致毫无目的地对其他小朋友进行人身攻击。
(二)溺爱。
现今社会,独生子女越来越多,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对孩子过分宠爱,不管发生什么样的事情都认为是他人的责任,以致养成孩子独占、霸道的性格习惯,久而久之,儿童养成了习惯,不管遇到什么事情都不会从自身找原因,到了幼儿园与其他小朋友发生矛盾时总是责怪别人,没有和别人商量的余地,大多数情况下,较弱小的一方可能退缩,渐渐就会形成助长攻击性行为。很多家长对孩子的溺爱,让孩子觉得自己就是幼儿园的中心,所有同学都要听自己的,渐渐就建立了一种不“平等”的幼儿关系,让孩子无法意识到其他同学和自己是一样的,从而缺乏尊重和平等意识。
(三)幼儿园教育。
幼儿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幼儿园度过的,幼儿教师的教导在幼儿的身心上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在幼儿园,有的教师缺乏对孩子基本的尊重和理解,经常用严厉、强硬的态度要求他们,孩子一出问题,轻则批评、否定,重则训斥、指责,甚至讽刺、挖苦、恐吓,长期处于这种缺少接纳、关爱、赞扬和肯定的环境中,怀疑自己的能力,缺乏自信心,产生自卑感,同时嫉妒同伴,于是,常常发生攻击性行为,而且教师的消极评价会使幼儿产生攻击性行为,幼儿园活动的设置也会使幼儿产生攻击性行为。
(四)模仿。
幼儿的主要模仿对象除了父母和老师外,都集中在影视作品或动画片中的人物上,一些打斗类型的动画片和电视让幼儿内心产生了打斗的欲望,并且表现在对幼儿园同伴的攻击性行为上,有的孩子模仿动画片中的招数和攻击方式,忽略了攻击的目的性。当然,在模仿这个因素中,最重要的是扮演教育和引导角色的父母和老师,有时候,父母会为一时出气打他,使孩子感到父母教育自己不要打人,可他们自己却打人。在幼儿园也有这样的现象,有的孩子打人,如果没有得到老师的留意,别的孩子也会跟着打斗起来。这其中,孩子受外界影响较大。
(五)幼儿经历与个体发展。
儿童自身的因素也会对攻击性行为的形成产生影响,儿童自身的性格、气质及与同伴的关系,与其攻击性行为的形成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受其自身的道德发展水平与自我控制的影响。一般来说,儿童的道德水平越高,就越容易站在他人的立场上思考问题,其行为就越接近于与攻击性行为相反的亲社会行为。同样的,自我控制能力较强的儿童,其攻击习惯行为就较少。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受其人格特点的影响,具有攻击性行为的儿童具有高冲动性的特征,例如脾气暴躁、易被激怒等。而且,他们的价值观往往与社会正常的价值取向相背离,从而促使易怒情绪特点和攻击性行为模式的形成。研究表明,如果儿童经常受到体罚,在相同的情况下,该儿童就会采取同样的方式解决问题,从而驱使攻击性行为的形成。幼儿的攻击性行为还受其社交技能水平与个体固有经验的影响。如果儿童经常遭到他人的排斥或父母的虐待,就会缺乏正常的交往技能,采取暴力的方式解决问题,这是助长幼儿攻击性行为形成的原因。
二、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引导方法
(一)提高儿童的社会认知水平与移情能力。
第一,社会认知水平与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有密切的关系。学龄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控制能力主要依赖其社会认知水平。一般来说,幼儿的社会发展水平越低,就越倾向于忽视其他人的利益、痛苦和幸福。相反,社会认知水平越高,儿童就越易于站在他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其行为就会向着与攻击性行为相反的亲社会行为方向发展。所以,提高儿童的社会认知水平有助于避免幼儿的攻击性行为。
第二,有研究表明,幼儿的移情能力与其攻击性行为是负相关的关系。幼儿的移情能力越低,其攻击性行为形成的概率越高。如果让攻击者充分体验期攻击性行为给他人带来的痛苦,就能有效地减少和避免其攻击性行为。
(二)帮助幼儿掌握解决社会性冲突的策略与技能。
学龄前儿童由于缺乏知识经验,自控能力较弱,社交技能与水平比较低,当同伴之间产生矛盾冲突时,经常会因为缺乏解决人际关系问题的策略,而采取攻击性行为解决问题,年龄小的儿童要比年龄大的儿童表现得更突出。当儿童遇到无法解决的社会性冲突与矛盾时,应教他们多向老师和家长请教,或者成人主动利用价值澄清、移情训练、角色扮演等方式,开展谈话活动、情景表演、故事讲述等,组织儿童参与讨论、学习、观察,为儿童树立正确的榜样,鼓励儿童使用非攻击性的方式,如等待、合作、谦让等,减少和避免攻击性行为。对于被攻击的幼儿,教师应告诉他们,与其哭和告状,不如采取有效措施,被攻击的幼儿可以表达自己的愤怒,有时甚至可以适当反抗,这样既可以引导幼儿的自我保护,又可以使攻击者受到挫折。当攻击者的行为受到老师的批评时,他就会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加以改正。
(三)引导儿童掌握正确的心理宣泄法。
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认为,应鼓励人们时不时地发泄内心的不满,否则这种冲击性冲突积聚到一定极限就会以暴力的性质发泄出来。因此,他大力推崇宣泄法。攻击挫折理论认为,人们一旦被挫折情绪激怒,愤怒的情绪就会作为具有攻击危险的准备而存在,愤怒的情绪只有得到宣泄,才能有效降低人们的攻击性行为。宣泄是一种有效地消除攻击性行为与愤怒的方法。所以,在社会规范允许范围内,要使幼儿学会对他人和自己没有伤害的幻想攻击活动等进行适宜合理的宣泄。例如在儿童情绪失控或愤怒的情况下,可以将其攻击对象转换成物品,如给他没用的玩具或者沙袋,让他发泄,并事后告诉他们发脾气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给他人带来伤害,这样既满足了儿童的心理需要,又使其被压抑的情绪释放出来,还有助于减少和避免儿童的攻击性行为。
(四)及时奖励和表扬幼儿的亲社会行为。
很多时候儿童的行为仅仅是为了引起成人的注意。当成人采取不予理睬的态度时,儿童就会意识到这种方法并不能达到目的,因此他们会采取过激的行为,最终引起成人的反感,这时候儿童就会终止自己的攻击性行为,成人要适时给儿童鼓励,提高攻击性儿童解决社会矛盾和冲突的能力,从而减少和避免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此外,也可以采用暂时隔离的方法,消除强化因素,矫正攻击性行为。
(五)教师在安排教育活动时要考虑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
幼儿一天中三分之一的时间都是在幼儿园中度过,因此教师在安排教育活动时要充分考虑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为其创造一个积极的环境,同时要提供充足的玩具,减少环境中易产生攻击性行为的要素。教师在给儿童分发玩具时应分配其任务,尽量让他们在游戏中学会合作、分享等团结精神。当儿童在活动中产生矛盾冲突时,教师要耐心教诲,合理运用各种方式使儿童意识到合作的重要性,通过教师的作用减少幼儿的攻击性行为。
(六)转变家庭教育方式,努力发现儿童身上的闪光点,给予儿童心灵慰藉。
家庭教育中家长要转变教育观念,对儿童不能过分宠爱,要培养他们责任感、同情心和自立意识,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人无完人”,孩子也一样,具有攻击性行为的儿童虽然具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也有闪光点,如爱探索、聪明、有主见等,这些优点往往因为家长的主观看法而被忽略,家长可以换个角度看待儿童,发现其闪光点及潜能,在教育儿童时多给儿童鼓励,让其感受到表扬与关心,这是教育具有攻击性行为儿童极其有效的方法。
(七)正确运用惩罚方式。
具有攻击性行为儿童的缺点相比正常儿童来说可能会多一点,但教师与家长在教育幼儿的过程中,一定要运用适宜的惩罚方式,注意就事论事,不要将其上升到道德领域。说教的方式要适宜,不要使幼儿感觉家长或老师不喜欢他们了,最好以说教移情为主,这样会使儿童感到内疚,有助于抑制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形成。但无论如何不能采用体罚,因为体罚不但不会减少攻击性行为,反而会增加其攻击性行为。
(八)正确运用大众传媒的影响。
当前,儿童受大众传媒影响较大,他们很容易将大众传媒中的暴力行为转化为现实。因此,儿童应在成人的指导下观看对儿童有益的影视作品。家长在为儿童选择动画片等影视作品时,一定要考虑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为其选择能让其感受到其中的关心、温暖、团结合作精神的作品,通过这样的形式减少和避免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提高其亲社会行为。
总之,幼儿个体素质的差异是不可避免的,教师与家长要正确分析幼儿攻击性行为形成的原因,针对其原因采取措施。教师与家长要采取正确的教养方式对待儿童,尤其是具有攻击性行为的儿童,根据其心理特点,尊重其发展规律,发现其闪光点,挖掘其潜力,以正面教育为主,多给予儿童关心、表扬与鼓励,增强其自信心,多给予儿童正确的引导,树立其科学的价值观。同时,要善于抓住教育的时机,因人而异地进行教育。这样就会使幼儿的攻击性行为转变为积极向上的行为,从而减少攻击性行为的产生。
参考文献:
[1]张明红.学前儿童社会教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姚梅林.幼儿教育心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黄锐.幼儿行为分析与教育对策[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2.
[4]张海丽.幼儿心理与行为指导[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2.
[5]冯夏婷.幼儿问题行为的识别与应对[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