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碳汇林经营特征分析

2016-10-08 05:57:52李哲安徐正春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广东广州510642
广东农业科学 2016年7期
关键词:林地广东省造林

李哲安,高 岚,徐正春(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广东 广州 510642)

广东省碳汇林经营特征分析

李哲安,高 岚,徐正春
(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广东 广州 510642)

增加森林碳汇作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途径越来越受到国际和国内的重视。广东省近年来碳汇林发展迅猛,通过阐述广东省碳汇林经营现状,对广东省碳汇林经营参与者分为经营主体和经营客体进行分析,指出广东省在碳汇林经营中具有以政府推动为主导、非政府组织高度参与、乡土阔叶树种为主、林地权属不清晰、监管多元化以及主要面向国内碳汇市场的特征。

碳汇林;经营参与者;经营特征

李哲安,高岚,徐正春 . 广东省碳汇林经营特征分析[J].广东农业科学,2016,43(7):178-183.

自20世纪80年代人类提出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以来,人类一直在为建造一个低碳环保型的未来而努力。随着我国提出2017年启动碳排放交易体系和巴黎气候大会上《巴黎协议》的签订,如何发展绿色碳汇事业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而通过种植碳汇林增加森林碳汇作为应对气候变化和节能减排的重要手段,将会更加得到人们的重视,我国早在2009年就提出要大力增加森林碳汇,争取到2020年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4 000万hm2,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13亿m3。广东省委、省政府也高度重视森林碳汇,“十二五”期间,共完成100.2万hm2碳汇林建设,全面提高了广东省森林质量和储碳能力,初步建成了植被类型多样、生态功能高效的森林体系,以满足广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广义的碳汇林可以将其理解为通过实施造林再造林和森林管理、封山育林等活动建设的,以吸收大气中的CO2并形成碳汇为目的的森林。国外学者对于碳汇林的研究多是针对森林碳汇量,提出CO2FIX等模型模拟法[1]、遥感估算法[2]等方法评估森林碳汇量,对碳汇林经营的研究则多是将森林碳汇引入森林经营中来,研究不同森林经营方式对森林碳汇功能的影响[3-4]等。中国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根据京都议定书规则,中国可在国内开展碳汇林造林项目,所以国内的学者近年来对碳汇林概念的梳理、碳汇林建设、碳汇市场建立等方面也做了大量的研究[5-8],广东省在碳汇林建设方面有着自然环境适宜、经济发展基础良好、林业生态建设基础深厚、碳汇林业建设经验丰富、领导高度重视的有利条件[9]。随着广东省对碳汇林的大力推进,周伟等[10]研究了无林地的最优固碳经营方案,并对广东省森林碳汇总量进行模拟估算,得出广东省森林碳汇潜力巨大的结论。叶榕标等[11]对广东省东江流域碳汇树种和造林技术措施进行了研究,并提出相关建议;徐期瑚等[12]对广东省森林碳汇宏观监测体系进行了探讨和设计;秦静等[13]对广东省碳汇林经营风险进行研究,加以归类,并提出风险控制对策;杨沅志等[14]通过规划值与完成值比较,统计指标完成率的方法对广东省“十二五”规划进行了中期评估。

随着国内碳汇市场的建立及对林业碳汇交易的推动,碳汇林的经营特征、如何经营等问题将会是人们关注的热点。广东省近年来碳汇林发展速度快、规模大,是国内最早最快推进碳汇林建设的省份。本研究通过描述广东省碳汇林经营现状,阐述广东省碳汇林经营各参与者的情况,分析广东省碳汇林经营的特征,以期为我国碳汇林的发展提供经验借鉴。

1 广东省碳汇林经营现状

有别于严格意义上的碳汇林,广东省碳汇林不严格按照《京都议定书》等国际公约所规定的碳汇造林规定,造林用地不要求1990年以来的荒山,即是“非京都规则”的碳汇林,是政府引导投入、社会和企业筹资的生态工程,主要采用人工造林、套种补植、更新改造、封山育林等造林工程措施,增加森林面积、改善森林结构,提高森林的碳密度、碳储量,增加森林碳汇[15]。2011年广东省政府提出发展碳汇林,并于2012年启动新一轮绿化广东大行动,将森林碳汇列入三大林业重点工程,同时广东省作为全国“开展低碳省区与低碳市”工作试点之一,计划用4年时间完成93.3万hm2碳汇林建设,包括可交易的碳汇林及不可交易的碳汇林,建设涉及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117个县级行政区。

截至2015年6月,广东共造碳汇林约84.7 万hm2,从建设年份来看,2011—2015年建设面积分别为5.4万、17.4万、24.1万、23.7万、14.1万hm2。从建设区域来看,广东东北部地区的山区较多,林地资源丰富,适宜发展碳汇林建设,碳汇林建设面积最大。以2014年为例,东北部地区仅韶关、河源和梅州3市的碳汇林建设面积就达到当年广东碳汇林总建设面积的52%;珠三角地区由于城市经济发展较快,林地资源较少,2014年碳汇林建设面积仅占广东碳汇林总建设面积的10%。

2015年5月,全国第一个获得国家发改委减排量签发的中国林业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林业CCER项目)——广东长隆碳汇造林项目首期减排量获得签发,并成功交易,实现了国内林业CCER的首笔交易。

2 广东省碳汇林经营参与者情况

2.1经营主体

从不同的经营阶段上来看,我国参与碳汇林经营的主体主要可以分为政府部门、非政府部门、企业以及农户,根据各地情况不同,各个主体参与碳汇林经营的方式也有所不同。广东省近年来碳汇林发展快,造林规模大,在经营主体方面表现出以政府部门为主导,非政府组织、企业与农户各主体不同程度参与的现象。

2.1.1政府部门 政府部门是广东省碳汇林经营的主要主体,“十二五”期间,广东省政府大力推动碳汇造林,规划出93万hm2碳汇林建设的目标,碳汇林建设由广东省政府出资,每667 m2投入760元,其中包括造林当年的补助每667 m2500元,第2年及第3年抚育补助每667 m2130元,广东省林业厅发布造林任务,各市县林业局通过申请获得造林任务和造林补贴,基层林业部门再通过外包的形式由施工队造林并实施管护,而碳汇量的计量与监测则是由广东省林业调查规划院负责。

以河源市和平县2015年碳汇林经营过程为例,广东省林业厅办公室在2014年6月下达“关于尽早做好2015年森林碳汇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前期准备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市、县组织编制造林作业设计,提早开展工程招投标工作和种苗准备工作,并且预下达了2015年营造林生产计划,其中河源市森林碳汇重点生态工程预造林2.8万hm2,和平县预造林目标为0.57万hm2。据统计,截至2015年5月,和平县共有碳汇林1.94万hm2,其中可交易碳汇林面积1.23 万hm2,不可交易碳汇林面积0.71万hm2,当年营造碳汇林0.39万hm2。造林阶段,当地林业部门作为业主,通过公开招标聘请有资质公司组织实施。先通过公开招标形式选取可靠造林公司建立承包商预选库,造林任务下达后,再通过“摇珠”从预选库内随机抽取造林工程承包企业,从而缩减招标时间。

抚育管护方面,由造林公司负责当年抚育,第二、第三年则再通过“摇珠”选取公司承包实施,由当地林业站、林业局、监理单位共同监督管理。碳汇林固碳量计量与监测是由广东省林业调查规划院负责。

2.1.2非政府组织 非政府组织(NGO)是指在地方、国家或国际级别上建立起来的、以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为目的的社会组织。我国推动碳汇林经营的主要非政府组织是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该基金会于2010年建立,以增汇减排、应对气候变化为主要目标。而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参与碳汇林经营的方式主要是通过向企业及个人募捐获得资金,成立碳汇项目,与企业及政府合作建设碳汇林。

以广东省长隆碳汇造林项目为例,长隆项目是全国第一个进入碳市场交易的中国林业温室气体自愿减排(CCER)项目。2011年,长隆集团捐赠1 000万元成立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广东省碳汇基金专项。随后,基金会组织实施碳汇林造林长隆项目,造林规模为866.67 hm2。该项目在广东省林业厅支持下,由广东翠峰园林绿化有限公司实施,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资助并提供全面技术服务,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备案的《碳汇造林项目方法学》开发而成,于2014 年3 月30 日通过了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准的第三方机构“中环联合(北京)认证中心有限公司(CEC)”的独立审定。随后,广东翠峰园林绿化有限公司作为项目业主,与广东粤电环保有限公司签订了交易协议,交易碳排放5 208 t,实现了国内购买林业CCER的第一笔交易。

2.1.3企业 目前在广东省,企业参与碳汇林经营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作为碳汇造林资金来源,通过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的募捐以成立项目的形式出资推动碳汇造林,以规模较大的集团公司为主,在广东省具有代表性的有广东省长隆集团捐资的长隆碳汇造林项目、中石油捐资的龙川县碳汇造林项目、香港马会捐资的东江源碳汇造林项目等;一种是作为实施方参与碳汇造林及管护、交易等各环节,以园林绿化公司、造林公司、苗木公司为主。

以广东省长隆碳汇造林项目为例,该项目资金来源是长隆集团,是长隆集团出资成立的广东省碳汇基金专项下的碳汇造林项目,在省政府和基金会支持下,广东翠峰园林绿化公司作为项目实施方和业主,参与了碳汇林造林、管护及交易各环节。

2.1.4农户 农户可以直接经营碳汇林。浙江曾于2014年发布“农户森林经营碳汇交易体系”并达成交易,但广东省农户直接经营碳汇林的情况极少,虽然广东省已实施林权改革,林地已经确权到户,但由于省政府下达的造林规模大,时间要求快,各基层林业部门都是直接在无林地进行造林,很少与农户沟通,农户参与碳汇林经营的方式主要是提供林地,只有小部分造林大户直接经营碳汇林。

随机抽取河源市和平县碳汇林种植地区155户农户展开问卷调查,受调查的农户家庭平均人口5.8个,劳动力比例48.8%,农户平均拥有林地2.5万m2,其中不清楚碳汇林是什么的农户占到总农户数的91%,在对农户普及碳汇林概念及可交易情况后,对农户参与碳汇林建设的意愿进行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在了解碳汇林后,仅有16%的人愿意自己经营碳汇林,17%的农户愿意提供土地建设碳汇林,15%的农户愿意参与种植碳汇林,32%的农户愿意对碳汇林进行管护。而愿意参与管护的农户更多是因为害怕自家碳汇林被其他人盗砍盗伐而愿意参与管护,并不是因为对碳汇林本身产生兴趣。由此可见广东省农户对碳汇林经营的认知度不高,参与意愿不强,这主要是因为政府宣传不足,林业碳汇市场不完全,农户对碳汇林所带来的收益不了解。另外从农户劳动力比例低于50%的情况来看,农村劳动力较少,多是留守儿童及老人,这也造成农户对碳汇林建设参与意愿不强。

表1 农户对碳汇林建设的参与意愿(%)

2.2经营客体

碳汇林经营过程中的客体,主要分为林地,树种及树种配置。其中,林地是碳汇林建设的基础,通过树种的选择和配置,从而产生一定的碳汇量并进行交易,是经营碳汇林的主要目的。

2.2.1林地 如表2所示,在碳汇林建设林地要求方面,根据《广东省森林碳汇重点生态工程建设规划》的技术要求,广东省碳汇林经营的主要建设对象包括宜林荒山荒地、疏残林、低效纯松林和低效桉树林,而对于无林地年限,广东省碳汇林建设没有过多要求。在林地建设顺序上,广东省遵从先易后难的原则,优先完成近34万hm2宜林荒山荒地、疏残林的建设,再改造低效纯松林及低效桉树林,优先建设重要生态区位的林地,再考虑高山远山。在林地来源方面,经过林权改革的广东省林地权属虽属于农户,但由于省政府要求的造林任务量大、面积广,基层的林业部门与农户缺乏沟通,直接选择在荒山荒地上进行造林。

表2 广东省碳汇林建设林地要求

2.2.2树种及配置 一般来说,在碳汇林树种选择上,首先应遵循适地适树的原则,一是优先选择吸收固定二氧化碳能力强的树种,同时兼顾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二是树种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与造林地立地条件相适应,优先选择优良乡土树种。三是优先选择稳定性好、抗逆性强的树种。因此广东省碳汇林建设主要以乡土阔叶林为主,主要树种有樟树、黄樟、阴香、华润楠、山杜英、火力楠、红锥、米椎、锥栗、荷木、枫树、黎蒴、麻楝、紫薇、南酸枣、红苞木、白兰、翻白叶树、石栗、降真香、香椿、红鳞蒲桃、降香黄檀、乳源木莲、榕树、仪花等。主要树种结构配置为多树种混交,一般选取3种以上的树种进行混交,采用株间、行间、随机自然混交的方式,减少种间竞争,增强依存关系,以利于林分结构的稳定[3]。造林密度上,一般要求人工造林或人工更新造林达到每667 m289株以上,低效林改造造林密度达到每667 m254株以上。

3 广东省碳汇林经营特征

3.1政府推动为主导

广东省碳汇林主要是以政府推动为主导的经营活动,不同于国内其他碳汇林发展较为活跃的省份,如四川、云南等。广东是以政府计划为主导,主要由政府出资,基层林业部门负责造林;而四川、云南等则多是CDM林业碳汇项目下的碳汇造林,资金多来源于国外企业。相比之下,广东省的碳汇林建设更加偏向于公益性的生态建设,一方面以政府计划为导向,缺乏活力,存在政府部门盲目追求数量、不追求质量,很难调动民间积极性以及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另一方面随着国内碳汇市场的建立与完善,推动越来越多的林业碳汇项目交易,广东省近年由政府推动营造的大规模碳汇林也具有极大的经济效益潜力。

3.2非政府组织高度参与

在政府大力推动发展碳汇林的背景下,非政府组织在广东省碳汇林项目的参与度也很高,在中国绿色碳汇基金汇推动下,广东省开发了大量的林业碳汇项目,造林规模866.7 hm2的广东长隆碳汇造林项目,作为第一个可进入碳市场交易的中国林业温室气体自愿减排(CCER)项目而受到各界广泛关注;在龙川县登云镇双桥村、佗城镇东瑶村公益林区造林200 hm2的广东省龙川县碳汇造林项目,预计20年计入期净碳汇量57 254 t;在汕头市潮阳区西胪镇龙溪村、内輋村公益林区造林200 hm2,预计20年计入期净碳汇量60 610 t;以及香港马会捐资,在香港的饮用水源地——东江源头广东省龙川县实施规模为266.7 hm2的碳汇造林项目。

3.3乡土阔叶树种为主

由于我国各省气候不同,各地营造碳汇林选择的树种也有所差异,如东北、内蒙等北方地区,地处温带地区,冬天气候较为寒冷,碳汇造林多选用落叶松等针叶林树种;浙江省竹林资源丰富,竹产业较为发达,主要发展竹林碳汇等项目;而广东属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区,山地资源丰富,光照充足,雨水丰沛,非常适合林木生长,碳汇林建设主要以乡土阔叶林树种为主,如木荷、香樟、枫香、火力楠、山杜英、阴香等。

3.4林地权属不清晰

随着我国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推进,广东也积极落实集体林权改革,林地确权到户,发放林权证面积940万hm2,共发放集体山林股份权益证书830万本。集体林权改革基本完成,林地确权到户,使得农户对自家的林地享有经营权,但广东省政府在计划推进碳汇林建设时,直接将省内93.3万hm2的荒山荒地及残次林等划入了计划范围,并未考虑林地权属问题,基层林业部门在实施造林的过程中也未与林地经营权所有者的农户进行沟通,而是选择直接造林,这种情况一方面使碳汇林权属不清晰,另一方面也使一些农户干预等人为风险出现,给广东省碳汇林经营带来了一定困难。

3.5监管多元化

广东省碳汇林在营造后的管护监管过程中,存在监管多元化的特点,即地方林业站、当地林业局、监理队三方“三管齐下”的现象,在实际经营监管过程中,这样多元化的特点使得广东省在碳汇林管护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无法得到很好解决。如2015年清明前后,和平县出现了较多森林火灾,有大面积的碳汇林被烧毁,由于碳汇林的管护抚育是由施工单位进行,由林业站、林业局、监理队共同监管,清明前后火灾多是由于当地农户上山祭拜而造成,碳汇林烧毁的责任划分十分模糊,目前这种情况都由事故地方林业站负责,然而林业站没有足够的能力对烧毁林地进行再造或补救,这实际上是一种管理混乱的表现。

3.6面向国内碳汇市场

2011年,国家发改委国家批准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湖北、广东及深圳7个省市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正式开始建设我国碳市场。2012年1月,《广东省低碳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获得批复同意,意味着广东低碳省试点进入全面组织实施阶段。几年来,广东一直积极发展碳汇市场,达成了国内首个林业CCER项目交易,而广东近年来在政府主导下建设的大部分可交易碳汇林都是“非京都规则”下的碳汇造林项目,不符合国际CDM碳汇造林项目的要求,可见广东省碳汇林经营的主要目标是国内市场。随着我国宣布2017年启动碳排放交易体系,预计将会有更多的林业CCER项目达成交易,广东大量的碳汇林将会发挥出其经济价值。

4 结语

本研究通过描述广东省碳汇林经营的现状,对广东省碳汇林经营的各个主体和客体进行逐一分析,将广东省碳汇林经营主体分为政府部门、非政府组织、企业和农户,提出政府部门是广东省碳汇林经营的主体。“十二五”期间由政府出资规划建设的碳汇林达90万hm2,非政府组织以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为主,通过向企业募捐,成立林业碳汇项目的形式发展碳汇林,企业作为主体主要通过作为项目资金来源和经营活动实施者的方式参与经营,而农户参与碳汇林经营则是以提供林地为主,很少直接经营碳汇林。将广东省碳汇林经营客体分为林地和树种及配置加以分析,发现广东省碳汇林林地要求属于“非京都规则”范围,树种则以乡土阔叶林树种为主,树种结构配置为多树种自然混交。将广东省碳汇林经营特征进行概括,主要表现为(1)政府推动为主导;(2)非政府组织高度参与;(3)乡土阔叶树种为主;(4)林地权属不清晰;(5)监管多元化;(6)面向国内碳汇市场。随着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的建立,广东省碳汇林巨大的经济价值将会逐步体现出来,对我国发展碳汇林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借鉴意义。本文对于广东省农户对碳汇林认知度低、经营意愿差的原因未进行深入讨论,并未对广东省碳汇林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这些内容可以在今后研究中进行拓展讨论。

[1] Nabuurs G J,Schelhaas M J. Carbon profiles of typical forest types across Europe assessed with CO2FIX[J]. Ecological Indictors,2002(1):213-223.

[2] Gregory P. Tropical forest carbon assessment:integrating satellite and airborne mapping approaches[J]. Environmental Research Letters,2009(4):1-11.

[3] Patrick A,Glen W A,Wiktor L A. Carbon sequestration and the optimal forest harvestdecision:A dynamic programming approach considering biomass and dead organic matter[J]. Journal of Forest Economics,2011,17(1):3-17.

[4] Chris R H,David A M,Luke J Amos-Binks. A novel approach to optimize management strategies for carbon stored in both forests and wood products [J]. Forest Ecology and Management,2008,256(4):786-797.

[5] 李怒云. 中国林业碳汇[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9.

[6] 张小全,李怒云,武曙红. 中国实施清洁发展机制造林和再造林项目的可行性和潜力[J]. 林业科学,2005(9):139-143.

[7] 苏建兰,郭苗苗. 中国碳交易市场发展现状、问题及其对策[J]. 林业经济,2015(1):110-115.

[8] 张锐,曹芳萍. 我国林业碳汇项目的发展现状研究[J]. 中国城市林业,2015(2):1-5.

[9] 李清湖,林中大. 广东省营造碳汇林的思考[J].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2014(8):5-8.

[10] 周伟,高岚,刘豪. 广东省森林碳汇潜力分析[J]. 广东农业科学,2014(1):232-236.

[11] 叶榕标,陈耀辉,张宋英,等. 东江流域碳汇林树种选择及主要造林技术措施[J]. 绿色科技,2012(11):59-60.

[12] 徐期瑚,罗勇,刘飞鹏,等. 广东省森林碳汇宏观监测体系探讨[J].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2014 (2):50-53.

[13] 秦静,高岚,周伟. 广东省碳汇林经营风险因素分析[J]. 广东农业科学,2014(12):200-205.

[14] 杨沅志,吴焕忠,姜杰. 广东省林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期评估[J]. 安徽农业科学,2015,43(9):166-168.

[15] 薛春泉,杨加志. 试论广东碳汇林业建设[J].广东林业科技,2014,30(1):50-58.

(责任编辑 白雪娜)

Analysis on the management characteristics of carbon sink forest in Guangdong province

LI Zhe-an,GAO Lan,XU Zheng-chun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Guangzhou 510642,China)

It has received more and more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attention that increasing forest carbon sink is an important way to deal with global climate change. In recent years,carbon sink forest developed rapidly in Guangdong province. This paper expounded the current management situation the carbon sink forest in Guangdong province,divided the management participants of carbon sink forest in Guangdong province into management entities and management objects for analysis,and pointed out that the management of carbon sink forest in Guangdong province had the characteristics that,government played a leader role in impelling,non-government organizations heavily involved in it,native broad-leaved tree species played a primary role,the ownership of forest land was unclear,there were more forms in regulatory and it was mainly for the domestic carbon sink market. This paper also discussed these characteristics.

carbon sink forest; management participants; management characteristics

F326.23

A

1004-874X(2016)07-0178-06

2016-01-22

广东省林业厅科技创新专项资金(2013KJCX018-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1473088);广东省人文社会科学重大项目(2014WZDXM009)

李哲安(1992-),男,在读硕士生,E-mail:za_lee@126.com

高岚(1959-),女,博士,教授,E-mail:gaolan@scau.edu.cn

猜你喜欢
林地广东省造林
沿海地带造林实践与探讨
雄安千年秀林
——近自然造林开先河
浅议造林的意义
现代园艺(2018年2期)2018-03-15 08:01:10
营林生产中造林规划设计与造林技术的探讨
现代园艺(2018年2期)2018-03-15 08:00:59
丹东市林地分类研究
广东省海域使用统计分析
浅谈林地保护及恢复措施
林地流转模式的选择机理及其政策启示
小型无人飞行器用于林地监视的尝试
云南林业(2014年4期)2014-02-28 21:22:52
1万亿美元——广东省预计2013年GDP
法人(2014年2期)2014-02-27 10: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