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冠华
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是推进自主创新的一个重大举措,意义非同一般。这个技术创新体系能否建设成功,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自主创新战略的成败。
为什么要将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多年来的经验告诉我们,科研机构的研究开发活动,存在着单纯的技术导向倾向,注重技术参数、指标的先进性,对市场需求和规律却缺乏把握,其成果往往不具有市场能力。比如,有的成果技术水平高,成本也很高,缺乏市场竞争力;有的成果技术水平高,却达不到产业化生产的要求。这都是多年来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率不高的原因。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经济活动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本质上是一个经济过程,只有以企业为主体,才能坚持市场导向,反映市场需求。讲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就是要使企业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
为什么必须坚持产学研相结合?这是因为,我国企业整体上创新能力不足,企业研发机构少。据统计,目前全国规模以上企业开展科技活动的仅占25%,研究开发支出占企业销售收入的比重仅0.56%,大中型企业仅为0.71%,只有万分之三的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而我国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经过多年积累,已经具备了比较充足的技术条件和潜力,同时有源源不断的原始创新成果涌现出来。因此,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必须尽快整合资源,充分发挥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作用。
如何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首先,要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通过项目支持企业是重要的,但项目能够支持的企业数量是有限的,项目能够发挥作用的时效也是有限的。更重要、长期起作用的是政策,也只有政策才能真正调动千千万万的企业投入技术创新。
其次,大力发展中介服务机构。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一项重大的基础建设。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类信息服务机构、企业孵化器、知识产权机构、资产评估机构、投融资机构、共性技术服务机构等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是促进科技與经济结合,将千千万万企业和众多大学、研发机构联系起来的桥梁和纽带。
第三,大力支持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动。据统计,我国65%的发明专利是由中小企业获得的,80%的新产品是由中小企业创造的。为什么这些中小企业有这么多创新?道理很简单,这些中小企业如果没有自己的技术诀窍,就不能生存,也不能发展。
实际上,不仅仅是中国,在市场经济发达的其他国家也同样如此。在美国,80%以上的新开发技术是中小企业付诸产业化的。还要特别强调的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小企业是孕育大企业的摇篮。许多大企业都是通过中小企业由小到大、“大浪淘沙”滚动发展起来的。大家熟知的惠普、微软、戴尔以及我国的联想、海尔、华为、中兴等,都是如此。从长远来讲,造就有生命力的大企业靠什么?就是要靠千千万万的中小企业。因此,政府的一个很重要的责任,就是要为中小高科技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作者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国家科学技术部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