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振 许勇
三穗县台烈镇颇洞村以党支部和合作社联合建设的“党社联建”模式为基础,推动“支部带实体、强村带弱村、能人带群众”的党建“三带”方式,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发展、产业升级、群众致富。
“党社联建”是“五融五帮”的一个缩影。黔东南州运用市场经济思维,采用市场经济方式,积极探索实施“五融五帮”脱贫新模式,推动融合发展、抱团脱贫,其目标是以促进农村贫困群众增收为核心,繁荣农村经济、实现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推进城乡资源融合,帮助农村贫困群众解决脱贫资源不足的问题,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推动脱贫
以农业生产为主,凯里云谷田园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集精品果蔬生产、农耕体验、休闲观光、养生度假、餐饮娱乐、商业运营、生态环保、产品加工销售等多种业态为一体,已成为了凯里市及周边县市居民休闲度假的热门选择。云谷田园的农文旅一体融合发展,增加了大量就业创业机会,带动了周边群众发展。
部分农村地区之所以贫穷落后,主要是由于本区域内资源贫乏,不能满足发展需求。黔东南州积极整合好城镇、农村等城乡优质资源,开发用好旅游资源,推动城乡资源融合发展,最大化地发挥城乡优质资源的效用,着力解决农村贫困群众脱贫资源不足的问题。云谷田园就是其中一例。
把城镇优质资源用于扶贫脱贫,黔东南州做法是,在城镇区域开展新建停车场、加油站、集贸市场等风险较低、收益稳定的经营性项目建设时,通过扶贫开发公司等平台,让贫困群众入股参与开发建设获得股权收益。
在统筹运用农村资源方面,加快推动农业产业化,组织贫困群众入股参与发展,实现持续稳定增收。开发用好旅游资源,积极做好“旅游+”这篇文章,用好用活旅游资源,组织贫困群众参与旅游景区景点开发,实现脱贫增收。
推进强弱深度融合,帮助农村贫困群众解决脱贫技能不强的问题,实现以富带贫共同发展推动脱贫
台江县老屯乡长滩村在推进大扶贫过程中,“两委”班子按照“产村一体、园村融合”发展思路,积极引导鼓励村民以土地、资金、人力、技能入股的方式,发展农村经济实体3个,初步形成规模化养殖基地8个,有效解决村民发展后劲不足的问题。同时,注重将能人推选为“十户一体”的户长,通过能人带群众,村民发家致富的门路日渐增多。
针对农村贫困群众脱贫存在的科技文化水平不高、技能不强等问题,黔东南州着力强化市场主体帮扶、党组织的引领和平台带动等作用,推进强弱深度融合,实现以富带贫共同发展。
专业大户、带头人等“能人”们通过整合政府、企业、社会等各种优势资源,以群众参股的方式,在条件较好的地方带动贫困群众发展产业,使产业更加适应市场的需求、扩大有效供给而产生稳定收益。
这些收益按照贫困群众所占股比予以分配,使贫困尸能够持续增收,有效解决贫困群众的脱贫需求,使能人的帮带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贯彻先富带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理念。
推进资金聚集融合,帮助农村贫困群众解决脱贫资金不足的问题,实现资金聚集产业发展推动脱贫
如何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是脱贫攻坚的一个关键点。在镇远自治县,贫困户以小额“特惠贷”资金入股企业参与经营,实施异地产业化扶贫,以此解决发展能力弱和无发展条件的贫困户增收脱贫问题。
为开展异地产业化扶贫,镇远开展用100户贫困户贷款500万元(每户贷款5万元)入股企业经营试点。在镇远县黔东经济开发区,贫困农户以每户小额“特惠贷”5万元入股花酒酒业公司,每年分红一次,如企业破产倒闭,按相关法规清算退股。
针对农村贫困群众脱贫资金不足的问题,黔东南州积极整合财政涉农资金,用活用足金融政策贷款,大力撬动民间资本,加大产业发展投入力度,着力实现资金聚集产业发展,这是黔东南州推进资金聚集融合帮助贫困户解决资金不足的措施。
黔东南州着力在产业的培育上下功夫,引导金融机构选准产业,找准投向,推动改革,安全、高效地把资金贷出来,用于贫困户发展产业,解决发展资金不够的问题。积极开展财政扶贫资金整合工作,按照“资金渠道不变,基本投向不变,统筹捆绑使用”的原则,将财政扶贫资金和各部门项目资金整合后集中向贫困村、贫困户倾斜。
积极探索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等抵押融资,推动“特惠贷”等创新型涉农金融产品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合发展,并大力发展农村电商等新业态,为脱贫攻坚、全面小康建设提供强有力的驱动力。
推进线上线下融合,帮助农村贫困群众解决市场参与不够的问题,实现“小农村”与“大市场”紧密对接推动脱贫
在黎平县高屯街道八舟社区,种植业发展迅速,品种多产量大。为解决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社区与腾讯公司对接,通过互联网建立电商平台,在平台上对茶叶、有机米、莲子等特色农产品进行定点销售。2015年,八舟社区所生产的萘李、茶叶、油茶、有机米、核桃,50%以上都能通过电商平台销售。
电商扶贫政策是个好东西。电商、产业园、电商运营中心建立完善后,能畅通、解决小产品和大市场的问题,通过电商发现农产品的价格,推动农产品增值,实现电商和农民、合作社的双赢。
针对农村贫困群众市场参与不够的问题,黔东南州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大力发展农村电商,抓好农产品“线下”生产和“线上”销售,为群众做好购物服务,以电商推动农村贫困群众增收脱贫。
在瞄准全国大市场,抓好农产品“线下”生产的同时,黔东南州通过合作社等平台,引导贫困群众将特色农产品通过电商进行销售,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减少流通的中间环节,降低流通成本,扩大农产品利润空间,并依托农村电商,为农民做好购物服务,以持续增加贫困群众收入为核心,积极扩大电子商务在农村的应用范围,让有限的资金能够买到更多的商品。
推进产业保险融合,帮助农村贫困群众解决投入收益不稳定的问题,实现稳定增收推动脱贫
岑巩县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自主自愿、分步实施、协同推进的基本原则,积极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引导农户参与政策性水稻、玉米、能繁母猪、育肥猪保险,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拉起“安全网”。
在黄平县,还建立了由政府办、金融办、财政、农业、林业、气象、人保财险和各乡镇政府主要负责人组成,县政府常务副县长任召集人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联席会议,以提高农业保险覆盖面和保障程度、三农保险水平。
针对农业农村抗风险能力不强,贫困农户抗御市场、自然、政策风险的能力不强等问题,黔东南州扎实抓好政策性农业保险,引导保险公司不断创新保险产品,强化入股农户的保底收益,切实降低贫困群众发展风险,确保稳定脱贫。
黔东南州充分发挥现有政策性农业保险的作用,把现有涉农保险做好做实,帮助贫困群众防范自然、政策、市场等产生的风险。积极引导保险公司创新涉农保险产品,设立保险基金,积极参与贫困群众扶贫脱贫项目投资担保,拓宽保险覆盖面,努力降低贫困群众投资风险。引入农产品价格保险,将农产品生产的经济风险纳入农业保险保障范畴,利用保险手段促进农业生产、稳定农产品市场价格,增加农民收入。
脱贫攻坚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大政治任务,是弯道取直、后发赶超的最大历史机遇,黔东南州以一刻不懈怠、一天不耽误的精神,以“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干劲,用心用情用力在“干”字上下功夫,踏石留印、抓铁有痕,干部群众同心协力,誓言“坚决打赢脱贫攻坚这场输不起的硬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