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非关系并非尽善尽美,需要在发现问题、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前进。中非关系的发展不仅对推动非洲减贫和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的确对带动世界关注非洲发展,以及推动世界经济的企稳发展和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实现均做出了重要贡献。看待中非关系还须持一种前瞻的视角和发展的眼光,而中非关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都需要在进一步的发展中来面对和解决。
不久前,美国著名智库布鲁金斯学会约翰·桑顿中国研究中心的资深研究员杜大伟(David Dollar,曾任美国财政部驻华经济和金融特使以及世界银行中国和蒙古局局长)在该学会网站上刊发了题为《还原中国对非投资的真相》(Setting the record straight on Chinas engagement in Africa)的评论文章,用详尽的数字和图表澄清了有关中国在非洲投资的一些国际“误解”和“迷思”。文中从中国对非投资额仍相对较小(还不到非洲所接受外资总额的5%,根本不具备“买下非洲之势”)、中国并不都投资在政府治理糟糕的非洲国家、中国投资也并不都集中在资源领域,以及中国对非洲的基础设施投资和中国百万移民带给非洲的技能和创业精神所发挥的积极作用等几个方面,比较客观地分析了中国对非投资所具有的真实规模及其产生的影响。[1]
的确,近15年来,随着中非经贸关系的快速发展,西方舆论对中非关系的误读大大超过对中非关系的客观分析,这也直接导致了所谓“中国新殖民主义论”和“中国掠夺非洲资源论”等不实论调的大行其道。不过,随着时间的流逝,事实胜于雄辩。除了包括笔者在内的中国学者一直以来不断地撰文进行澄清和反驳外,让人欣慰的是,近年来勇于站出来为中非关系说客观公道话的外国学者和外国媒体也开始逐渐增多。2009年,美利坚大学教授、著名的中非关系研究专家黛博拉·布罗蒂加姆(Deborah Brautigam)出版了她20多年来跟踪并实地考察中非关系后撰写的著作《龙的礼物:中国在非洲的真实故事》(The Dragons Gift: The Real Story of China in Africa)。书中用大量实例客观讲述了中国帮助非洲脱贫与发展的事实,对那些抹黑中国的观点逐一进行了分析和证伪,在国际上产生了很大影响。
依笔者看来,那些歪曲或者误读的西方舆论在观察和分析中非关系时有些类似盲人摸象,往往把“摸到”“看到”或“听到”的局部问题“理解”或有意“放大”为全局问题。而当杜大伟和布罗蒂加姆站在客观和全局的角度来审视中非关系时,自然看到了不一样的风景。另外,中非关系是动态发展的进行时,犹如一幅徐徐打开的画卷,需要我们从理性平衡的角度以及前瞻发展的视角来感知它带来的美丽与震撼。
客观理性和平衡的视角
首先,和世界上任何一种关系一样,中非关系也并不是一种尽善尽美、毫无瑕疵的关系,需要在发现问题、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前进。一方面,中国政府(如外交部和商务部)以及金融机构(如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非发展基金)等相关决策部门和执行部门一直是在发现问题和纠正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完善中国的对非政策。从2000年中非合作论坛成立以来,每三年召开一次并推出的行动计划和中非合作蓝图都体现出强烈的与时俱进精神。中非合作论坛从不墨守成规、故步自封,而是随着中国、非洲和国际形势的发展以及中非合作关系的深化而不断充实论坛的框架和内容,从而实现论坛自身的不断发展,并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自我升华,打造论坛的金字品牌。如第一届论坛北京会议为中非发展长期稳定、平等互利的新型伙伴关系确定了方向;第二届会议增加了“中非企业家大会”;第三届会议建立了“中非外长政治磋商机制”;第四届会议召开前夕则举办了“中非妇女论坛”“新闻研讨会”;第五届会议前后又有了“中非智库论坛”“中非法律论坛”等新的对话机制。这使得中非合作论坛的合作领域不断从政治层面扩大到经济、文化层面,从政府间对话延伸到企业、传媒界、民间友好团体之间的合作对话。另外,从论坛推出的行动纲领看,每届论坛提出的促进中非关系发展的举措均很好地体现出中国对非政策的延续性和创新性。如第一届论坛重点是对非减免债务,为非洲关注的巨额债务减免问题发挥作用。第二届会议强化对非人力资源培训。2006年北京峰会则大幅度、全方位在减债、投资、援助、民生等方面提出了对非合作的“八项举措”,使中非关系迈上了一个新台阶。2009年第四届论坛提出的“新八项举措”则回应国际社会和非洲提出的新关切,在延续和提高以往各项领域的支持力度之外,又在环境保护、清洁能源、科技合作以及支持非洲中小企业融资等方面提出了新的政策措施。2012年第五届论坛之后开始把加强中非和平安全合作以及推动中非智库与民间交流作为新的关注重点。应当说,中非对话与合作内容的不断扩大正是对实践中所面对问题的一种政策反应和适时调整。
另一方面,从学术研究的角度看,即便中国学者也并不是一味地只看积极面和歌颂成绩,他们经常在赴非洲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发现问题并向决策部门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和方案。决策和执行部门也经常委托研究部门就相关问题进行调研和提出对策。笔者所在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每年出版的《非洲发展报告》黄皮书就是秉承“问题意识”,每年就中非关系中的一个专题(如经贸关系、软实力、中国企业在非洲等)深度挖掘和分析中非关系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对策和建议。[2]
其次,中非关系发展虽面临挑战,也存在一些问题,但成绩巨大,不仅对推动非洲减贫和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对带动世界关注非洲发展,以及推动世界经济的企稳发展和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实现均做出了重要贡献。非洲经济之所以能在最近15年里保持年均5%左右的经济增长率,从一个“被遗忘”和“没有希望”的大陆成长为“崛起和发展的大陆”,而且能在全球金融危机和北非地区动荡的冲击下得以快速复苏,很大程度上就是得益于与中国等金砖国家以及亚洲国家日益密切的经贸联系。非洲经济的可持续增长与中国等金砖国家和亚洲国家的经济发展正日益呈现出一种互利的共生共赢局面。南非标准银行2013年2月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近十年来金砖五国同非洲之间的贸易增速远高于它们同世界其他地区的贸易增速。2012年,金砖五国同非洲的贸易总额达到3400亿美元,在过去10年间增长了10倍以上,2015年的贸易总额则将超过5000亿美元,而这其中约60%是由中非贸易构成。[3]
长期以来,由于历史上的殖民附属关系,非洲经济与欧美市场的联系非常紧密,往往是“欧美经济打喷嚏,非洲经济就患重感冒”。但如今,随着非洲经济伙伴的多元化,欧美经济在非洲经济中的权重不断下降,非洲经济的抗打击能力不断增强。非洲经济虽然因金融危机的影响在2009年遭到重挫,经济增长率下降到2%以下,但因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的强劲带动,非洲经济在2010年很快触底回升,达到4%以上的增幅。2011年更恢复至6%。西方与非洲的经济关系似乎已基本反转为“欧美经济重感冒,而非洲经济打喷嚏”了。当然,因近年来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持续下降,非洲经济增长率今明两年有可能下降到4%左右,非洲经济要实现自主发展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总之,客观、理性、平衡视角是不回避问题,但也不刻意放大问题,而是要建设性地解决问题。个别和局部问题的存在并不能抹杀全局和整体关系推进中取得的成绩。中国既不是非洲环境和人权问题的“麻烦制造者”,也不是非洲脱贫和发展的“救世主”。但中国愿意也真诚希望在非洲脱贫和发展的道路上施以援手,拉非洲一把。那种把中非关系说成是一种“掠夺”或“新殖民主义”关系的人,则只需看看近15年来中非关系蓬勃发展的事实以及非洲大陆所发生的积极变化。在事实面前,这种“掠夺”的简单否定定性的说法不仅与发展的事实相悖,不值一驳,而且是对积极发展与中国经贸合作关系的非洲国家和人民的“智慧”及“能力”的一种侮辱。
前瞻和发展的视角
由于中非关系发展的动态性质,看待中非关系还必须持有一种前瞻的视角和发展的眼光。目前中非关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加强中国公司的本地化进程,提高当地劳工的就业率、保护非洲幼稚工业、促进中非贸易平衡,等等)都需要在进一步的发展中来面对和解决。
首先,中非关系中出现问题并不可怕,但这些问题必须也只有通过发展才能解决。“用发展来解决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发展是解决问题的基础和关键”,这些中国在自身改革开放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发展观”不仅是指导中国对非关系发展的“信念”和“原则”,而且也越来越被非洲国家所接受。甚至国际发展经济学界也通过研究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日本及东亚各国的快速发展而创建了“发展型国家理论(Theory of Developmental State)”,发展型国家也专指那些把发展经济放在首要位置的国家。在短短三十多年里,中国从贫穷落后发展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通过发展解决国内的就业、教育、减贫等问题,已使中国当之无愧成为“发展型国家”的典型代表。因此,当中国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中非关系中出现的问题和挑战时,也自然秉承发展的思路来进行规划。如中国外交部长王毅2015年8月访问非洲时曾表示,中国愿帮助非洲建立自主工业、粮食安全、公共卫生防控三个发展体系,解决非洲面临的就业、吃饭、健康三个关键的民生问题。具体而言,中方愿以矿业开发为龙头,开展中非产能合作,帮助非洲建立自主工业体系,解决就业问题;以农渔业合作为切入点,帮助非洲建立粮食安全体系,解决吃饭问题;以医疗卫生为突破口,帮助非洲建立公共卫生防控体系,解决健康问题。[4]即使是长期困扰非洲的和平安全问题,中国也主张通过发展的思路来铲除冲突和动荡的根源。王毅在2015年年初访问非洲时说,和平与发展是当前非洲面临的两大任务,二者互为条件,相互作用。没有和平,发展无从谈起;没有发展,和平难以为继。对中国和非洲等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发展是根本,是基础,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从这个意义上讲,实现可持续发展才有助于带来持久和平。[5]
如拿中非关系中常被提及的解决非洲人就业问题来说,就需要以投资带动项目以及加强职业培训的双轮驱动。新工厂的投产和新项目的启动,再加上合格的本地技术工人队伍的培养,自然能够大幅提升当地劳工的就业率。如2012年在坦桑尼亚出口加工区成立的中资东奥服装厂,总投资约1600万美元,在过去三年多,已把1500位坦桑平民培训成为服装技术工人,在未来两年内,还将增加到6000坦桑人受训。[6]笔者近期赴肯尼亚考察了建设中的“蒙内铁路”(连接肯尼亚港口城市蒙巴萨与首都内罗毕),这条于2015年初动工,首次采用中国标准、中国技术、中国装备制造和中国管理建造的标轨干线铁路不仅将带动肯尼亚GDP增长1.5%,而且截至2016年2月,项目已累计创造当地工作岗位超过3.8万个。[7]另外,由中国企业承办的各类职业技术培训学校也在非洲陆续出现。如2010年中国航空技术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中航国际)在肯尼亚科技大学设立了中肯职业教育合作示范中心。2014年2月中信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在安哥拉创立了“中信百年(安哥拉)职校”等等,这些本地培养的技术人才不仅可以在当地中资公司直接上岗就业,而且是该国未来工业化发展的技术骨干和人才队伍的重要基础。
其次,观察中非关系还应有前瞻的眼光,要看到潜力无限的未来。2015年12月,在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上,习近平主席代表中国政府推出了未来三年推进中非关系、主要以投资带动并且总额达600亿美元的超强度升级版“十大合作计划”,将在工业、农业、基础设施、金融、绿色发展、贸易和投资便利化、减贫惠民、公共卫生、人文交流、和平与安全等十大领域开展合作。中国在自身经济发展呈现增长率下降态势的情况下仍然逆势而上,继续加大对非合作力度,充分表明了中国推动非洲发展以及中非团结共度时艰的决心。这种态度和勇气理应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赞赏,而不是与之相反。
2016年是中国“十三五”规划开局第一年,也是“一带一路”倡议全面实施的开局年,中国将秉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等五大发展理念,与非洲国家一起大力推进“三网一化”(航空网、铁路网、公路网加非洲工业化)建设,加强与非洲的工业产能合作和基础设施建设互联互通。为此,约翰内斯堡峰会上推出的“十大合作计划”中专门设立了首批100亿美元资金的“中非产能合作基金”,并为中非发展基金和非洲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贷款各增资50亿美元。中国拟与非洲合作新建或升级一批工业园区,设立一批区域职业教育中心和若干能力建设学院,为非洲培训20万名职业技术人才,提供4万个来华培训名额。如今,包括像上述蒙内铁路和中资东奥服装厂这样的基础设施及工业投资项目已经在非洲多国遍地开花。从发展和前瞻的视角看,中非关系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本文系2015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第一批)“中国对非洲关系的国际战略研究”(批准号为15ZDA06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魏银萍)
[1] David Dollar,“Setting the record straight on Chinas engagement in Africa”,https://www.brookings.edu/blog/order-from-chaos/2016/07/11/setting-the-record-straight-on-chinas-engagement-in-africa/.
[2] 张宏明、贺文萍编:《非洲发展报告——中国在非洲的软实力建设:成效、问题与出路》,第17卷(2014-2015年);张宏明、李智彪编;《非洲发展报告——中国企业在非洲:成效、问题与对策》,第18卷(2015-2016年),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9月和2016年8月分别出版。
[3] 陈颐:《金砖国家间经贸合作日益密切》,载《经济日报》,2013年2月20日第4版,http://paper.ce.cn/jjrb/html/2013-02/20/content_145127.htm.
[4] 《王毅:中方愿帮助非洲建立三个发展体系、解决三个民生问题》,2015年8月11日,中国外交部网站,转引自http://world.huanqiu.com/article/2015-08/7242490.html.
[5] 《王毅: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2015年1月16日,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5-01/16/c_127390959.htm.
[6] 转引自王文:《非洲向中国外交官求治理锦囊》,载《环球时报》,2016年8月15日第7版。
[7] 项目实施中方企业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2016年3月发布的《蒙内铁路项目2015年度社会责任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