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外交关系协会《回应亚投行:新时期美国在多边发展银行体系中的领导力》(9月10日)
2015年亚投行成立是中国外交和战略的一个胜利。亚投行的成功,除中国的努力外,美国对现有多边发展银行(MDBs)体系的冷淡态度也是原因之一。
2015年早期,中国向各国打开了申请加入亚投行的大门。同时,美国国会却仍未能通过一份2010年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改革方案。作为主要的多边发展银行之一,IMF改革方案受到了多国重视。一年之后,美国国会终于批准了该方案,但亚投行也已转入了正式运转阶段。
全球多边发展银行体系发展的大趋势显示,美国在体系内的影响力江河日下。究其原因,其一是中国提供了诱人的基建融资并连带了相关的采购和商业机会;其二则是现有核心多边发展银行(世界银行、IMF等)所能提供的融资机会有限,而美国被视为该种缺陷的绊脚石。
美国想要保持其在多边发展银行体系中的领导地位,需要调整战略:一是保持核心多边发展银行在体系内的中心地位;二是增加中国在体系内的发言权;三是在核心多边发展银行外影响中国行为;四是在核心多边发展银行内部调整美国行为,包括根据轻重缓急次序,必要时在一些问题上让步以换取其他股东国对美国所重视的政策和项目的支持。
城市管理网约车服务的三大建议
美国布鲁金斯学会《网约车服务给亚洲新兴城市提出的挑战和机遇》(9月8日)
亚洲的城市化浪潮为网约车服务发展提供了机会,而城市管理者应该思考怎样利用网约车服务更好地帮助人们获得经济机会并解决城市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第一,城市管理者应当创新交通政策,向许多北美城市学习如何与网约车公司合作以促进公共福祉,特别是在帮助人们获取经济机会上。例如,向运送乘客去转乘固定公交线路的网约车提供补贴,将有助于缩短网约车的行驶路程、提高公共交通的利用率以及减轻城市核心地区的拥堵程度。此外,还可向运送乘客去医院和学校等重要地点的网约车提供补贴。城市管理当局还可与网约车公司共享数据以更好地了解市民的交通需求。
第二,城市管理者应该考虑网约车对城市规划的影响。网约车服务可以减少停车位、甚至是道路扩建的需求,政府应考虑如何重新规划这些土地。住房需求也可能受影响,因为网约车可能使郊区的住房更具吸引力了。在人口密集地方的多户型住房需求和郊区的单户型住房需求都可能上升。在理想的情况下,网约车服务的增加可以促进经济适用住房的建设以及改善空间不匹配的问题。
第三,政府应帮助市民接入数字经济,因为并非每个人都能负担得起智能手机和移动数据套餐。这不仅可以使公众享受到网约车服务的便利,还有助于培养民众的数字技能,推动移动银行、远程教育等服务以及支持向电子政务过渡,其溢出效应将是巨大的。
未来增速最快的职业以及相关技能需求
世界经济论坛《想在2025年拥有工作?应该关注以下领域》(9月5日)
世界经济论坛发布《未来职业》报告称,未来五年自动化将导致500万个工作消失,而科技进步也改变了对雇员的技能需求。美国劳工统计局和《未来工作》报告对未来增速最快的职业及其技能需求进行了统计,得出以下结论:
首先,软件开发商、计算机系统分析师、市场研究人员和市场专家从现在起到2024年将增长1/5。对于这些工作来说,科技和计算思维能力将至关重要。随着护理成为老龄化社会一项越来越重要的技能,医药技术人员、理疗师和工作场所工效学工作需求将会增加。销售专员、市场专员和客户服务代表的工作也必然会增长。据《未来工作》报告称,和销售相关的工作是增长最快的五个领域之一。社交智力、情绪智力、理解新媒体平台和有效沟通能力将会成为宝贵的技能,特别是在机器人难以掌握这些技能的情况下。
其次,在一个快速变化的世界,教育和培训工作将会增加,在《未来工作》报告中排第六位;管理分析师、会计和审计员将会以两位数的速度增加,对这些工作来说适应性和商业头脑将极为重要。
此外,到2020年,大多数职业中有超过1/3的核心技能将由如今看来并不重要的技能构成。但是,43%的金融和投资行业所需技能,被视为不稳定技能,在未来很快就会显得多余。
人民币贬值压力大吗?
沈建光 瑞穗证券中国首席经济学家
展望下半年,人民币贬值压力仍然不小,虽然从经济基本面来看,中国贸易顺差持续攀高,出口占全球份额也在增加,且部分贬值压力也可以用结构性失衡来解释。但是,考虑到美联储12月加息概率较大以及国内一、二线城市资产价格屡创新高,地王频现,出于美联储加息预期以及资产泡沫的担忧,短期来看,资本外流的压力仍然加大,而这也使得下半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或再度承压。
从传统国际收支以及购买力平价来看,人民币汇率确实不存在大幅贬值基础。但从金融因素来看,下半年美联储加息以及国内资产价格攀升,都使得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短期承压。在政策应对方面,面对海外经济金融的波动,中国自身可以主动出招的措施有限,但国内方面,注重防范资产泡沫,避免楼市、汇市、债市、股市风险交叉感染,是稳定金融市场以及人民币汇率的当务之急。
考虑到当前外汇储备充足,经济基本面止住下跌,资本管制仍在一定领域存在以及未来决策层因地出台抑制资产泡沫政策,未来一段时间,人民币对美元会出现一定程度贬值,但幅度不会超出预期。(9月7日)
杭州G20峰会的中国烙印
鲁政委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杭州G20峰会无疑是一次“全球挑战”与“中国智慧”激荡的盛会,其在国际经济政治发展史上必将因为中国智慧的独特贡献而永载史册。
首先,中国宣言给全球吃了“定心丸”:决不会坠入“修昔底德陷阱”。一个最为重要的行为信号就是,中国一直不遗余力地推进“全球经济治理的三大支柱”的改革而确保其与时俱进的代表性和合法性。
其次,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全球议题设定和执行能力初步凸现。一是绿色金融首次被纳入G20平台。二是结构性改革被作为与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并列的第三项政策被G20接纳。三是在国际金融治理方面,促使SDR使用范围扩大和国际社会反思传统的国际资本自由化通则。四是在国际“税基侵蚀和利润转移”方面,中国也在积极参与。(9月8日)
万年QE
陶冬 瑞信董事总经理、亚洲区首席经济学家
QE从金融危机中的权宜之计,变成了政策常态;超宽松货币环境并未刺激起投资,但带来了资产价格的暴涨;零利率甚至负利率威胁着储蓄这个现代资本主义的基石,也威胁着银行、保险等行业的稳定。
然而,各国货币当局根本没有意愿也没有能力放弃目前的宽松政策,去追求一个可持续的有效率的新政策框架。新的货币框架出现的前提,是经济真正企稳,增长不再靠货币幻影来打造。唯有体制改革和制度改新,才能令经济得到真正的增长动力,走出危机。
万年QE,不是没有可能,不过必须满足一个条件,就是没有外力或突发事件打破央行—政府—金融市场之间流动性互倒的暂时性均衡。QE政策是进去容易出来难,央行或许会作作样子,不过主动全面地退出QE的机会不大。如果经济形势逆转,不排除有其它国家新加入QE阵营。但是QE的平衡,充其量是弱平衡,从经济增长内在动力和资产估值水平上看也许根本未算平衡。由于金融中介功能弱化,QE所制造出的流动性,并未能进入到实体经济,只是制造出一个流动性的堰塞湖,繁荣了湖边的金融资产价格。(9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