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尚熹
本期主题:回到雕塑本身
编者按:近一时期有关雕塑本体问题,重新受到理论界和雕塑家的关注,雕塑创作出现一股回到形式、手法、材料等雕塑本身问题的学术思潮,显现出一定程度的认识论转向。这种理性思考,对于我国现当代雕塑的进一步发展是有意义的。本期所刊的文章是对这一问题的重新认识和追问。
去年正值罗丹大展在国博的尾声。应《雕塑》杂志之约,需要一篇关于雕塑本体语言的文章,我选编了去年在国博临摹罗丹作品期间所写的体会,将议论雕塑语言的短文集中于此,供广大读者阅读。
目前,我国雕塑界呈现出多元的状态,多元的价值观并存,少了许多以往的从众现象,多了许多理性思考。雕塑本体的研究开始受到部分人的关注,这对于我国现当代雕塑的发展提供后劲是可以预期的。
2015年2月12日罗丹雕塑《雨果纪念像》鉴赏
在国博展览的罗丹雕塑回顾展上有几件作品令我印象深刻,甚至可以说激动。看图片,看画册,罗丹的<雨果纪念像>我们再熟悉不过了。可是在展览现场去看雕塑真迹就会完全不一样了!我第一眼看到的是一大片燃烧过的焦土,风卷残云,像火焰喷射器烧过—遍,黑色的莽原,掠过大地。远处沉闷的滚雷,时而平缓,时而跌宕,大地与群峰相挽,气象万千。当你的目光在环抱的平原驰骋,不慎会掉入黑色的深渊,雨果的头就像悬在大地莽原巅峰上的巨石,那样的险峻,右腿上横着的厚重布纹衣折就像参考了米开朗基罗的雕像<摩西>。在这里绝没有人体解剖与生理状态的正确,只有席卷的滚动的情绪塑造,只有生命的塑造!看这些带有文学性描写的文字是不够的,甚至是个错误,唯一的鉴赏方式是到雕塑跟前。用文字来描写雕塑可以说是一个根本的错误。与雕塑实体相比图片就是个错误,更不用说文字了!
维克多·雨果是法国浪漫主义文学大师,最有名的文学作品有《悲惨世界》和《巴黎圣母院》等。罗丹的浪漫主义雕塑语言正好与之契合。他所营造的形态空间,就像摊开的莽莽荒原,罗丹就是使用那充满生命,气象万千,激情四溢的原野来表现雨果作品中的人间百态。表现人间的万千气象,而雨果的头像在整个雕塑的最高处俯瞰那千变万化的一切。作品的上方,在雨果头像的附近,还有天使似的女人体伴配。在作品的下部有表示情爱的人体填空补白。这次展览的还有几个雨果的石膏头像,尺寸很大,做得很放松潇洒,完全不去拘泥于刻画,就像写意的国画大师是用泥在三维空间中“写塑”出来的,大面的体积很明确,同时塑造的形态变化丰富,而且还很具有重量感。 (图1,2)
2015年2月24日 罗丹艺术对当代中国雕塑的价值
昨天在微信上的聊天涉及了关于罗丹的学术问题,记录下来作为今天的日记。
艺术家张若愚说到所谓大师,绝不是仅仅停留于作品的表面,最重要的是那背后得以使作品呈现的思想体系与框架。
我回复道,可以这样去发现,但是有一点一定要清楚,那就是在雕塑家那里再深刻的思想一定是用雕塑语言来表述的,而不是靠情节和面部表情。这是第一层次。第二层次是:雕塑展示出的东西往往大于所表示的题材与主题。换句话说雕塑以自身的语言特性会给予主题与题材附加值,要大于所展示的题材与主题。雕塑有它的自主性,甚至雕塑可以是独立的。这是我们当下的中国雕塑家所意识不到的!谈到这里,很容易被扣上形式主义。我们压根儿就没有必要认为雕塑就是形式,我们为什么不认为雕塑的全部就是内容!罗丹在晚年才发现了雕塑上一切都是象征,一切都是思想。
然后有一位叫“大友”的问道,罗丹确实是大家,但是毕竟是一家之言,未必他的东西就是金科玉律?
我的回复是,它不是金科玉律,但是雕塑本体是有普世价值的部分,现代主义雕塑若干大师都在这条路上探索。每位个体雕塑家语言。等于。本体的普世部分“加”个人感知理解部分。罗丹的雕塑语言触及了普世部分的关键点:空间深度与面的围合。他的这些成果照样可以去解释双林寺的金刚力士和韦陀。
我们不能简单地把现代主义看成风格与流派的翻新,而是关于本体的一波次接着一个波次的探索的成果集合,罗丹仅仅做了开端而已。现代主义对雕塑本体的探索是前赴后继的。
若愚问道,如何看待现代主义对本体的探索与西方当时的普遍思潮的关系?
现代主义时期也是西方哲学与思想成果最为丰富的时期,实证主义、存在主义、象征主义、潜意识等,再加上现代科学的长足进步,都释放和助力了现代主义雕塑语言的全方位探索,那些大师纷纷在实验中积累自己的语言,然后积淀成整个现代主义雕塑语言的共同成果。
然后若愚又说道,现代主义之后,消解本体成为了主流。
我的回复是:你说的问题是对的,因为现代主义到了最后开始钻牛角尖了,就有了后来的反现代主义。我关心的不是你所关心的问题。我关心的是我们国内没有经历这样一个阶段,我们的营养链是缺乏这一块的,这就是我们需要谈论现代主义和罗丹艺术的必要性。而中国大陆以外的艺术家,他们是参与过世界现代主义进程的,他们的艺术肌体并不缺乏这一块。
我们的所谓后现代是有问题的,是没有根基的,是后劲不足的,或者可以称为是伪后现代。
2015年2月28日从罗丹的师承关系谈起
在罗丹的理论中,传统、自然、美是他的三大命题。今天我们来看看罗丹为什么要强调继承传统。
罗丹受到了希腊菲迪亚斯与文艺复兴时期米开朗基罗的影响,受到过古典主义大师乌东的影响,还受到了吕德、卡尔波和巴里等浪漫主义雕塑大师的影响。曾竹韶先生20年前和我们一起在中国美术馆观看罗丹雕塑展时,他给我讲罗丹的作品上光影如此的颤动,他受到过当时的印象主义的影响。按照罗丹自己的话说,他一辈子在菲迪亚斯和米开朗基罗之间游走。
罗丹的作品如此生动,这是给观众的第一印象,其原因就是他具有更多的浪漫主义倾向。一般意义上讲浪漫主义的特点是非稳定的,交叉斜线的、动荡的、对比的,等等;相反则是古典主义的。吕德,卡尔波和巴里的作品都有浪漫主义雕塑的特点。罗丹作品中故意的重力非稳定感的处理,强烈的大面纵深流向,颤动的光影,痉挛式走向的生命凸起等,都凸显他作品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特质。这就是为什么他的两位高徒走向了他的相反方向,布德尔走向趋于稳定的建筑性,而马约尔说他更喜欢古典主义的宁静。所以他们都从不同方向切入,走向了稳定、永恒、统一、宁静、明亮。
罗丹一直在谈传统,主要是说明他的师承关系,从菲迪亚斯开始,到哥德教堂中世纪艺术家,文艺复兴米开朗基罗,到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各个大师,再到当代艺术家对他的影响。他的学习传统的理念不是空洞的,是确确实实落实在了他作品的各种语言上。
相比之下我们中国雕塑家却不太愿意谈师承关系。我们很多年轻艺术家肤浅地拒绝传统,说自己在反叛什么,更不愿梳理自己的师承关系,好像自己就是石头里蹦出来的孙猴子似的。我个人并不回避谈论自己的传承关系,我首先受到罗丹思想的影响,喜欢从希腊开始的西方雕塑传统,还非常喜欢中国传统雕塑。中国近现代大师我崇拜曾竹韶,滑田友,钱绍武等等。我还特别关注我们同辈雕塑家们的任何。一个有价值的探索点和所取得的成果。
我的孩子是学建筑的,我经常问他喜欢和崇拜哪些过往的建筑大师这样的一些问题。我始终认为要有专业建树一定要从大师们的肩上站立起来。
2015年3月06日 罗丹眼里的所谓自然
在罗丹的理论中,自然、传统、美、是他的三大命题。今天我们来看看罗丹所谓的自然到底是什么意思。
罗丹说过这样的话:自然与生活中并不缺乏美,就是缺乏发现美的眼睛。这句话对大家并不陌生,可真正理解罗丹意思的人并不是多数。罗丹自己的眼睛发现大千世界处处是“美”,那他到底是一双什么样的眼睛呢7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罗丹的眼睛是一双雕塑家的眼睛,他的眼睛肯定是区别于普通人眼睛的。在罗丹的眼里处处是生命形态,每样事物他都能发现其造型由里往外充溢的生命能量,而这种能量的展现方式是以空间纵深的形式呈现出来的。从方法论的角度去看就是生命鼓起(凸起)的引向纵深的无数远近不同的坡度。能够感动他的大千世界,其实就是各种形态的凸起和组成这些凸起的万千变化坡度,雕塑的魅力就在这些坡度上。这些不同纵深和倾斜的坡度,在光的照耀下就形成了万千变化的光影,黑、白、灰。罗丹发现这些变化因对象而异,所以他激动,他专注,他喋喋不休地告诫大家忠于自然。他认为^体本身就是整个自然的缩影,然后又通过他的雕塑刀,将人体上各种生命的凸起和各种变化的纵深斜坡转化成雕塑,在雕塑上玩光影,在这样的过程中再始终如一地倾泻他那四射的激情。所以,在他的作品上你可以看到生命无处不在,前赴后继,一波连接一波地滚动。当你移步和转动雕塑时,那延绵不断的纵深斜坡将你的视线引向深处,引向天涯海角。这就是罗丹的眼睛,并不是普通人的眼睛。他所看到的东西,一看就激动,普通人自然会视而不见,这很正常。他的眼睛带有非常强烈的专业性,就我上面讲的什么凸起,什么斜坡,什么光影,普通人一听就晕了!可是我们搞雕塑的就是这样观看世界的。
不同的专业人士是用不同的触角来感知这个世界(包括自然)的。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说:生活中并不缺乏旋律,就是缺乏觉察到旋律的耳朵,这句话同样不适合在普通人的身上。觉察到音乐旋律的素材必须是音乐家的耳朵,尽管我们也生活在声音与节奏,民族民间音乐的环境里。音乐家的耳朵要比我们常人的耳朵要专业和敏感得多,所以,音乐家的大千世界是靠耳朵去感知的。文学家所感知的世界是语言文字的,以及与使用语言文字相关联的人类社会命运和人的情感经历,尽管他们同样用到眼睛和耳朵。
弄明白罗丹所谓的自然,一方面可以使我们更好地欣赏罗丹的雕塑,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试着开发出雕塑家那样的视角来品味自然的别样魅力。
2015年3月10日 罗丹理论中的“美”是什么东西
在罗丹的理论中,自然、传统、美,是他的三大命题。
罗丹的理论中。美。到底是什么东西?
由葛赛尔编写的与罗丹的访谈录《罗丹艺术论》中第二章:“自然中的一切都是美的”以他的创作《欧米艾尔》为例,说这位老妓女的干瘪和病态的丑进入艺术作品马上具有了悲剧力量。所以,他的结论是:生活中丑的在艺术中就是美的,这叫个性美。这种关于美的观点挑战了当时上流社会的浮华,虚假的审美,这在当时是非常前卫。这就是为什么他最初创作的《塌鼻子人》被拒之于上流沙龙展门外的原因。《塌鼻子人》形态丑陋,有点塌陷的鼻子使罗丹联想起他的偶像米开朗基罗。(图3)
关于自然美,前面已经谈及,那就是罗丹的自然美是具有鲜明的雕塑家视角特点的,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美。从形态与空间的角度讲每一个生命个体都有它区别于其它生命个体的个性,而这种具有生命个体的美表现在生命能量的差异性和生命状态的差异性,这样的差异性需要发现它的眼睛。所以,美无所谓美丑,关键是要有个性,要有震撼心灵的力量,要有使人耳目一新的灵性。
以上的关于审美的观点好像还是在社会层面,似乎普通的公众还比较明白。但是罗丹审美观的最大的一块在“雕塑美”,否则作为雕塑家他不会为之激动一辈子。
罗丹的“雕塑美”大概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生命能量美。他以为雕塑的终极目标就是塑造生命,他的生命美使自然美这个命题有了很具体的内容。人体就是自然的缩影,而肌体上所有凸起的尖端都是生命的凸起,由肌体中心向外隆起的结果。这样的生命凸起尖端是相对大小的,小到一座“小山丘”,大到整个珠峰。所以,万千世界和万千人体就是那样地各具特点,和而不同。他的自然美就是生命美。哪怕是老去的,干枯的《欧米埃尔>,也是生命的一种特殊状态,是“美”的。
有生命就有生命力,即能量美,雕塑表现生命必须具备能量,换个词就是力量。力量就是罗丹为“美”规定的品质,他认为有力量的美是高雅的,这种美只有用雕塑来展现最好,而纤弱的,孱弱的美是一种病态,不值得提倡。如何表现出生命的力量和能力,罗丹还为雕塑家提供了很具有操作性的塑造方法,那就是一定处理好空间纵深。他说只有空间产生力量,换句话说,如果一件雕塑缺乏力量,能量感不够,那肯定是空间深度的布控不够;从局部塑造来看,能量不够,那就是凸起四周的远去坡度的纵深不够。缺乏能量和力量的雕塑往往是平的,干瘪的,猥琐的。这样的作品,不从空间上改善,表面再整理,再抛光,再做效果,再加肌理均无济于事。
他的这样的提倡影响到了布德尔和马约尔,健康的美都是庄重的、宏伟的、有力的。沿着这样的关于雕塑美的道路上走的雕塑家,都讲究形态的宏伟性和体量感。与之针锋相对的创作实验者就是贾科梅蒂。贾科梅蒂本来听过布德尔的课,肯定知道雕塑体量美和力量美的原则,他后来的《步行的人》系列显然是挑战了这些既定的定式,用无体量消解重量感,以线性消解体块,以易毁性消解永恒感等等。不管贾柯梅蒂在体量上如何在反叛师辈,但是在空间问题上他并没有什么根本的反叛。
罗丹在赞扬希腊雕塑《命运三女神》时说:在人体雕塑形态轮廓壮丽的节奏中看到神的智慧散布在整个自然界的静穆和谐。艺术的整个美来自思想,来自意图,来自作者在宇宙中得到的启发和意图(这种启发与意图是关于形态语言的,是雕塑美的)。
罗丹的“雕塑美”还与他的关于“大面”组织的理论相关。他在游历法国各地教堂时,也用了极多的溢美之词赞扬其壮美,这样的壮美与外光下的大面不同角度的受光相关。他甚至体会到了一种法则,并使用在《巴尔扎克》的创作上。
罗丹的审美具有现代主义的先导性,他的所谓“美”,实际上是一个代名词而已,他所激动的能量、生命、张力与古典主义时期的“美”所推行的那种华贵、匀称、优雅已经不是一回事了!里德在总结现代主义复杂乱象时说,不管现代主义流派多么复杂,表现能量、活力、张力、冲击力是它们共同的己任,“美”并不是他们的研究和奋斗目标了!换句话说,在现代主义时期,表现“美”已经过时。
我们今天讨论罗丹审美的话题和提示现代主义的根本灵魂,对于我们今天的当代所谓后现代具有启示性意义。我们当下的后现代状态常常所倡导的智慧,观念,当下,并没有扎实的现代主义支撑,我们的作品可能软弱,可能立不住,可能花拳绣腿,可能很飘,可能白面书生,可能很平等等,等等。为啥?里面可能没有足够的能量在支撑、不讲究张力。那大家就会问,为啥我们今天的后现代状态的人非要关注现代主义?对于今天它不是已经过时了吗?那我的回答是“后现代”毕竟是“现代”,更何况我们根本就没有“现代”的根基。
2015月3月13日罗丹的肖像创作
看了罗丹的《巴尔扎克》和《雨果》的各种创作小稿和创作成品,很有意思,你能联想到他的创作过程很有学习的价值。他一般在采集素材的初期要做—个完全接近对象的写生像。罗丹在如何去雨果的工作室进行写生所费的周折在《罗丹艺术论》一书中写得很详细。这样的写生头像(同时也有素描写生),作为他熟悉对象造型特点的途径必不可少。不同的对象特点不一,尤其是大的造型最为重要。雨果头像的整个造型就像个冬瓜,而巴尔扎克的头像就稍微短胖,腮帮宽大。有了这些关于对象造型特点的把握之后,就开始很自由地配合整个雕塑的形体空间来编了!到最后的定稿出来,这个期间(一年或几年)就要做很多可能性的实验性变体稿。最后出来的东西不是我们现在国人的雕塑创作“越来越深入”,而是越来越像。雕塑。。具备更好的大的空间关系,更好的雕塑语言,更为贴近对象的精神。相比之下原来的写生初稿是那样地小气,那样地单薄,那样地不起眼。罗丹的过程作为一面镜子可以照照我们自己的创作情形。
罗丹是为雕塑而活的,一切都要为他的雕塑语言服务,包括不惜使甲方不解,甚至动怒。在罗丹那里不是语言为题材主题服务,而是主题题材是在为他的雕塑语言服务,酣畅淋漓的生命塑造是他的原动力,主题题材,说白了就是个由头而已。《巴尔扎克》最后给裹起来,他是在探索他的关于雕塑的室外性以及向哥特和希腊大师致敬呢!(图4、5、6、7、8)
2015年3月14日 临摹罗丹的《塌鼻子人》想到的
我今天在国博的罗丹展临摹了《塌鼻子人》。整个面部有两大凸起的高点群,一是眉宇眼眶和眼睛一带,二是鼻子下巴胡须这一带。尤其是前者高点群具有表现力。做得好的话,人物的眼神就很生动地通过尖端表现出来,而且还很有神气。在临摹《塌鼻子人》时,使我想起在研究生期间我主动请求曾先生给我开一个临摹希腊雕塑的单子,单子中就有《荷马》。临摹中曾竹韶教我如何刻画《荷马》眼睛。荷马是盲人,但是扬起的眉毛和抬头纹表达出盲人诗人那特有的“眼神”。我敢说罗丹做《塌鼻子人》时肯定受到《荷马》或类似雕塑的启发。当然他做《塌鼻子人》的另一个灵感来自他对米开朗基罗的崇拜,当时这位模特儿的鼻子塌陷,颇像米开朗基罗。这些都是他要做《塌鼻子人》的充分理由。至于这样一个下层人登上官方沙龙展时挑战了官方和达官贵人那甜腻的审美,应该是后来的事,我并不认为他就是为抛出一件划时代的作品,争当前卫和先锋的目的而作。把它列入美术史那是后来艺评与史论家的事了。
当然,罗丹做《塌鼻子》还宣誓了他的一个美学观点,那就是以“丑”为“美”,这对当时的达官贵人的美学观点肯定是一次前卫性的冲击。在罗丹认为“丑”更具人性的力量,塌鼻子人那位模特的形态也许更具雕塑的力量。换句话说,就这种所谓“丑”的感觉更适合做雕塑。不是吗?我们都有这样的经历,当要出去画画写生时,很少人面对干净的城市大马路和大楼支起写生的画板,而更愿意去钻进小胡同,到古镇,画破房子,因为这些场景更入画。
罗丹与我们做雕塑的人一样,并不是神人。我们能想到他对前人雕塑的喜爱就激发出他的创作欲望,而他经常见到的那位老模特儿的特征正好与他的所爱相吻合,由此产生灵感做一个“我”心中的米开朗基罗,试一把《荷马》式的面孔,加上这位模特的雕塑感也令人难忘。这种过瘾式的尝试和创作经历,我们做雕塑的人都有过。我们也很难说出这样的创作灵感是来自生活,还是来自过去的文明积淀。我们常说创作来自生活,像是一句口号,而实际上我们的创作灵感,或者说不可节制的创作欲望有可能并不是来自生活,有可能就来自一件前人的作品。我们完全可以从前人的成果出发,做出新的贡献。过去的文明就像一棵枝叶繁茂的参天大树,各种枝条与绿叶与鲜花一起大放异彩。我们完全可以从某一根小枝出发,长出新芽,并长出自己独特的干系,开花结果,去融入整体的文明。
罗丹的创作并没有我们国人雕塑家的创作定式,也无所谓习作与创作的区分,无所谓过程与结束。只要出自他的手,件件都是罗丹,件件都是杰作。(图9、10)
2015年3月20日 与其说罗丹是自然主义还不如说是雕塑主义
我的研究生在校的必交文章之一就是《罗丹艺术论》的读后感。有的同学在读到“要热爱自然”“尊重自然”这样的词语时就很郁闷,心里想都啥时候了,还在自然主义,是不是落后了呀?是的,《罗丹艺术论》中的自然、传统、美感的词比比皆是,我在前些日子的微博已经分析了这些问题,今天我可以就罗丹关于自然的问题再说几句。
是的,罗丹经常把自然挂在嘴上,确实影响了后人重视他的价值。其他人忽视他自然的重要性还可以原谅,但作为做雕塑的人就要追个究竟。罗丹的所谓“自然”到底是啥意思?还有罗丹作品的最后呈现结果也很容易叫人理解为写实主义的高峰,满身的肌肉,再活灵活现,那也是人体的活灵活现,所以是自然主义的。我们拒绝他的前提是我们心里认定写实的人体雕塑是陈旧的。
通过这次的临摹学习更加坚定了我对罗丹就是自然主义的结论的否定。其实罗丹一直在为雕塑的纯粹性而努力奋斗,他的眼睛简直就是一双雕塑的眼睛,他所见到的自然就是具有雕塑属性的自然,这是普通人并不具备的。这就是为啥,他的作品从素材到完成,历经数年,其结果总是越做越雕塑,而不是越做越自然。为了雕塑的空间纵深性,形的大面构成,他不惜改变对象真实的状态;为了雕塑的能量(生命力)的塑造,他不惜随意改变肌肉的本来形态,他不惜放弃作品的“完整性”。就拿雕塑作品《雨果》来说,细挑解剖毛病,不计其数,但在作品滚滚生命凸起面前,在风起云涌的形态面前,有谁还在挑他生理结构的毛病?我们还有谁将其再定为自然主义呢?反之,这时我们会说:“哦!罗丹的解剖做得不行啦!”这就是我们的问题了!
与其说罗丹的自然主义还不如说罗丹的雕塑主义。
罗丹雕塑中的一切都是为雕塑语言服务的,我的这种提法是我在这次临摹中产生的,也是我的最新感受。这种看似一反常态的提法其实就是现代主义的主要方向,原来那种语言是工具,是要服务一切的理念属于现实主义的讨论范畴,而在现代主义这里就无效了!看看毕加索的《妇人头像》,我们常说的形神兼备在他的这件作品上完全无效,坐在对面的模特妇人就是一个参照而已,一个由头。在这件作品上毕加索的四维空间雕塑语言是他的目的,而不是要做那位自然状态的模特。
当然从现代主义美术史的发展来看,罗丹的雕塑属性的自然还是第—性的自然,这与后来的亨利·摩尔一样。亨利·摩尔的雕塑属性的自然,已经从罗丹在人体上的认识延伸到整个有机世界。他在骨头上、贝壳上、岩石上、山脉上、流水中、当然也在人体上领会雕塑语言,领会有机世界所有形态的空间深度与能量表现。工业革命以后艺术家开始恐惧和领会人类再造“自然”的能量,即第二自然的能量和破坏力,这就有了后来英美的钢铁抽象雕塑。不管怎样,第一自然也好,第二自然也好,雕塑家眼里的自然是很专业的,不要与一般的自然概念混淆。
自然主义是不是落后的问题,并不是一位成熟艺术家和学者值得讨论的问题。艺术并不是科技,有先进与落后之分,艺术是—种文化,文化是群峰林立的,座座都有顶峰。(图11、12)
2015年3月29日雕塑应该是独立的
雕塑的三维优势和实在的物质性,进而所产生的四维时空优势肯定是大于文字优势,或者说至少具有独立于文字优势。就是说现实主义的雕塑承载着故事性和描写性,那雕塑所特有的物质实在性和空间占领性,那牵着观众脚步移动去观察的强制性,移步移景的时空性等都是文学无法实现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可以称《加莱义民》是英雄的丰碑,也是人性的丰碑。要是没有雕塑这种形式的支撑,作为素材的原来的文字故事是无法与丰碑相匹配的。而罗丹在这件作品上他的那种关于生命的酣畅塑造更是该主题与题材的增值部分。所以,我们对雕塑的优势应该有充分的认识,它并不是亦步亦趋地表现主题与题材的跟班工具。
雕塑的最终目标是独立,独立的存在,独立的价值。雕塑应该与文学、哲学,社会学平起平坐。雕塑的独立奋斗经历了整个现代主义时期,长达近一个世纪,远比绘画的独立运动要艰难和费时得多。为啥?一方面雕塑要摆脱题材和主题性就已经费了好大的劲,这方面就有马约尔、马蒂斯、布朗库西等人的前赴后继;另一方面雕塑还要摆脱再现性,摆脱对肌肉的刻画,对人物性格的表现,摆脱栩栩如生的表达等等。这里面为之奋斗的现代主义雕塑大师就有马蒂斯,布朗库西,波菊尼以及构成主义的大师们和亨利·摩尔等等。他们都介入进来并完成了这场革命。
今天的西方现当代雕塑的大师作品,如理查德·塞拉、安利希·卡普尔、贝弗利·佩珀、理查德·迪肯等等,他们的雕塑已经独立于说明性,独立于文学,独立于社会学了。
我们今天的中国雕塑界还在为雕塑怎样去表达一个高大上的观念而纠结,将雕塑完全置于工具的地位,而且影响到我们的青年学生,不认真去做好雕塑,而是在那里苦苦寻思如何反映一个非同凡响的观念。我们有的艺评家直接告诉学生,你们的基本功就是多做社会调查,真的是令我们这些教雕塑的老师们彻底无语了!
雕塑不是万能的,雕塑只能用自己的优势性语言说出雕塑应该说的东西,并不是什么都可以表现。
不管来得多么迟,独立的雕塑应该在中国矗立。(图13、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