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平
新诗的新危机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新诗的天空出现过“文革”之后为时不长的闪亮,大体上发自三个光源,一是以艾青为首的“归来者”,二是北岛、舒婷、顾城、汪国真、席慕蓉等人(或可称为“思想者”),三是西部诗群(或可称为“拓荒者”)。
九十年代之后,中国的新诗进入了新的危机时期,用“低潮”、“不景气”“边缘化”之类的词汇已经不足以表明它的严重性。时至今日不但不见好转,反而日益深重,这是一次全面的危机,它已经体现在了诗歌领域的各个方面:
感情危机。从连篇累牍的新诗中,最常看到的现象是:冰冷的抒情,旁观的叙事,无病的呻吟,暗室的呓语;少有强烈的爱憎,深沉的思考,真诚的表白,正气的弘扬。赤子之心,肺腑之言,在诗中渐行渐远。蜗牛式的心态垄断着诗情,个人的悲欢与社会的脉搏明显断裂,不食人间烟火的闲情消解了忧国忧民的传统情怀。也还间有无聊的政治表态与老式的附势拍马。
语言危机。大量非诗的口语纷纷入诗,破坏了语言的美、精、洁。诗歌从来不排斥并且需要吸收口语,但不能不加选择,因为口语有诗性与非诗性之分,前者如“路滑,请慢走”,后者如“泥太多了,你他妈小心点儿”。同时又有种种自造的词汇以新奇时髦的姿态屡屡混杂在诗中,既不像翻译语言,也不是古汉语,或者可以称之为“新文言”吧?它的特点是费解,读来听不懂,看了想不明。像“如蜜蜂/潜入墨”,“善附枝而生/善鸣”等便是。诗是语言艺术的峰顶,诗的语言是神圣的语言,是最具审美功能的语言,也是人们最容易记忆最乐于背诵的语言,如此向粗俗与艰涩两极分化,而且带有普遍性,实属罕见。
诗人缺乏揪心之情,少有惊人之语,作品能不苍白吗?
形式危机。新诗应不应当具有一定的形式,应当是一种或几种什么样的形式,已经研究、争论了好几十年了。此处不再回述。反正当前的新诗是没有形式可言的,即所谓“一首一个形式”。它与其他文学体裁在形式上的唯一区别是分行排列。而这种分行也是相当无序的,上一行可以有30个字,下一行则可以只有三个字,与闻一多所提倡的“建筑美”已经毫不相干。我认为,新诗完全不讲形式是不行的,人有人形,狗有狗样,世间万物都有各自的形式,不能够唯诗没有。
阅读危机。新诗的读者本来不多,这些年更是逐年锐减,如果用“阵地”来比喻的话,正在不断丢失,迅速缩小,只能退守一隅,而且内无粮草外无救兵。出版社不肯印诗,除非自费;图书馆和书店里的诗倍受冷落。诗的读者只剩了诗的作者,有些作者并不看别人的诗。当年声言不看新诗,说出了“除非给一百块大洋”的气话的已经不只是某一个人,实际上已是亿万人对于新诗的态度。试想,一个剧种的演出,无人买票,剧场里只有寥寥几个观众,且都是自己院团的演员外带几个家属,岂不可悲!奇怪的是,诗坛却“热闹”、“繁荣”得很,各处的评奖频频举行,作品的研讨长盛不衰,一批批诗人获得头衔,朗诵会时有举办,诗报刊编印不辍,大有超越盛唐之势。其实只是圈内的自娱自乐,类似“皇帝的新衣”,读者并不买账,社会上不见有佳作流传即是证明。偶尔引起一番热议的并不是属于“正能量”的东西,倒是谁个出了臭诗,哪里出了怪人,评奖出了丑闻,或者又制造出了什么“体”。新闻“在诗外”,真是叫人难堪!
自省危机。诗人不知亡诗祸,窗下犹念里尔克。固然不能说新诗已经是四面楚歌,面临着全线崩溃,但是面对种种危机,总不能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完全没有忧患意识;不能依然闭眼高呼“形势大好,越来越好,不是假好,而是真好”。尤其对于发生于自身的危机,更是缺乏自省,有些诗人不要说“吾日三省吾身”了,恐怕一生连“一省”也不曾有过。中国的新诗将近百年,至今依然“奄奄一息”(鲁迅当年的评语);中国是一个“诗国”的光荣大厦,依然只是靠唐诗宋词的梁柱支撑着,新诗只是为它加了几根弯曲的檩条。读者的冷漠,并没有倒逼诗人从沾沾自喜中清醒过来。
编辑危机。在诗坛上,编辑的责任相当重大,能起到一定程度的“裁判”加“守门员”的作用,他们应当既有“伯乐”的水平,又有“为他人作嫁衣裳”的精神。不幸的是,不少编辑新诗的人缺乏应有的文学素养,甚至不清楚新诗的发展历史,不知道有过哪些名家、名篇,只知道自己的“恩师”、自己的“哥们儿”。甚至把本属于“公器”的诗歌报、刊、选本当做了“自留地”或私人开设的小店铺。搞小圈子,拉帮结派,相互发稿,编权交易。不是他们的“自己人”很难入内。
评论危机。诗歌评论本来滞后,有些“成果”让人实在不敢恭维,明显的弊病有三:一是误导读者。搞人情评论,有偿评论,拍马评论;良莠不分,言不由衷,无原则的吹捧,混淆了好诗与伪诗的区别,甚至不惜推介低俗诗,赞赏抄袭者。二是空洞无物。尽管洋洋洒洒,引经据典,读来不得要领,作者不知所云,“把自己变成一大堆抽象名词的化身”(瞿秋白语)。三是回避现实。评远不评近,评外不评中,不接触当前的热议,专找“冷门儿”为题,这样既无风险,又不惹人,还易成名。
也许有人认为我把当前的中国新诗看得“一团漆黑”,是“悲观主义”、“虚无主义”,从而降罪于我。我想,诗坛虽然没有“中纪委”,没有“巡视组”,但是为了疗救新诗,专找问题、专挑毛病也是允许的,甚至是必须的吧。
对面新诗日益严重的危机,有识之士日夜焦虑,大声疾呼。特别值得尊敬的是,当代新诗研究的权威、著名诗歌评论家吕进教授首倡新诗“二次革命”,提出“诗体重建”,为新诗的振兴和发展出谋划策,向新诗的疗救与发展投射出理论的曙光。其影响遍及国内外,但诗人们的实践还没有跟上。
中国的新诗究竟向何处去,我辈难以预料。根据物极必反的规律,危机尽头,就是转机。
当代诗人的五种属性
表面繁荣的当代中国诗坛,各类诗人(包括非作协会员)之多,诗歌报刊(包括刊的)之多,出版诗集(包括自费)之多,诗歌活动(包括评奖、办节、采风、研讨)之多可以说打破了记录,创立了新高,空前的繁荣。那我为什么还要在繁荣一词之前加上表面二字?是因为缺少大诗人,同时也就缺少大作品,精品稀有。总体而言是量之大远胜于质之高。社会的共识是:中国新诗诞生已近百年,至今未能扎根群众,仍处于试验阶段。
问题出在哪里?在于体制吗?不是。封建时代出过屈、宋,帝制时代出过李、杜,民国时代出过闻、艾。在于读者吗?更不是。人民群众对任何作品都是公正的,至少不会抱有一成不变的偏见。我认为关键在于诗人,问题出在诗人的身上,也就是诗人的素质。素质是由遗传基因、文化土壤、本人特质、成长环境等多种条件和因素融会构成的。而其中最重要的是诗人对诗的认知,诗人在观念上、从骨子里是如何看待诗的功能的。正是这一点决定着诗人的类型和诗作的质量,我想用属性一词来概括地表达更为简便。
我认为当代诗人的属性,可以划分为ABCDE五种类型。
如果他认知诗是语言艺术的顶峰,是高级审美的对象,那必然会对诗怀有敬畏之心,不敢轻易为之,不会随意乱写,绝不亵渎诗歌,绝不玩弄语言;他追求的是精益求精,宁缺毋滥,以一当十,不务虚名,甘于寂寞,远离喧嚣,毫无急功近利的心态,只求让作品能够经得起读者与时间的考验。此种属于A型。数十年中,A型诗人不多,即使有也不受重视,会被视为“不勤”,“难产”,甚或被扣上“唯美主义”的帽子。
如果他认知诗是抒发内心感受的形式,宣泄个人感情的方式,那必然会不择题材,不计主题,随感而作,自然流露;心中有诗,不写不快;不以发表为目的,当然也希望人看;宁肯自己吹口哨,不为时代吹号角。起初无意做诗人,后来成名也顺当。此种属于B型。B型诗人过去是进不了主流的,他们被归入写“小我”者,受到歧视。他们的率真不被尊重,他们的感情常被批为“小资”。“文革”以后,随着“个性化”的提倡,这类诗人才日益活跃起来,数量激增。
如果他认知诗是弘扬真善美、鞭笞假恶丑的文学,是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使人的灵魂变得美好的春风细雨,那就必然抱有远大的理想,怀有强烈的责任感,看重作品的社会效果。但他们并不追求“立竿见影”,而是高举“人性”旗帜,以水滴石穿的信念,赞美人性之善,讨伐兽性之恶;以类似宗教的精神,争取人类美好的未来。此种属于C型。大凡有良知的、经历丰富比较成熟的诗人都属于C型。
如果他认知诗是治国平天下的帮手,是为政治服务的工具,那必然会注目时局,紧跟形势,表述大事,态度多变;每逢政治庆典、重大时事、固定节日以及领袖人物的活动等,他们都会写出诗来,赞扬之,配合之,复制之。且往往为争取时效急不择言,忽视艺术水准,专著主题思想。不求流传于后世,但望“闻达于诸侯”。此种属于D型。D型诗人由于其诗属于正能量、主旋律作品,符合主流媒体的需要,倍受官方青睐,长期以来在诗界老少相继,络绎不绝;尤其是写旧体诗的老者,表现更为普遍而突出。
如果他认知诗是逐利、晋身的便利阶梯,必然勤于写作迎逢、拍马之作,把主要精力甚至全部心计都用在了诗外,时刻在巴结上人和炒作自己上两面作战。此类属于E型。此类诗人,大多缺才,甚至未入文学之门。他们知道,要写散文得有上千的通顺文字,要写小说得有人物故事情节,写评论得说出点什么见解,于是看中了诗歌。他们认为当代的新诗是最好写的东西,三言五语,随便分行,可以不通,可以无韵,最不费力,且能发表,甚至连题目只有三个字的“诗”都能扬名当世就是例证。E型诗人中略有文字水平者,还可能写出千百行廉价的颂歌来,晋级D型。
对于这五种属性的诗人,我的态度是:尊重A型,欣赏B型,提倡C型,远离D型,鄙视E型。
新诗,败于语言
诗这种语言艺术,是受到人们的普遍喜爱的。他们把最美的语言称为“诗的语言”,把最美的风景叫做“如诗如画”,把最美的境界用“富有诗意”来形容,把写诗写得最好的人奉为“诗仙”、“诗圣”。早在两千多年以前孔子就说过“不学诗,无以言”:你要是不学诗,连话都说不好。这些,都是例证。
因此,古代的诗人对诗都心怀敬畏,对于作诗也都能认真对待,严肃操作,不敢随意为之。特别是对诗的语言的追求、使用、选择、推敲、锤炼极其慎重而苛刻,甚至达到了“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程度;也才有了“一字千金”、“一字之师”、“字字珠玑”等说法。由此产生并流传了不少的佳句名篇。这个,已是传统。
所以,我把评判好诗的简易标准定为六个字:揪心情,惊人语。
“五四”运动之后,改用白话写诗,之所以将近百年“迄未成功”,人们对新诗的喜爱日渐式微,我想主要原因之一是由于写作新诗的人失去了对于语言的尊重,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无视诗的语言与非诗语言的界限,不选择、不加工地任性使用;二是不再珍惜语言,任意挥霍浪费,完全丢掉了“惜字如金”的优良传统。以致使诗无异于散文,混同于论文。试问,搞诗歌的人,如此对待语言,怎能获得读者的认可?
写到这里,如果不举例说明,可能缺乏说服力,那我就对诗不对人地抄出三行来请大家看看:
由生产队副队长而知青组长
而中国人民解放军延安富县军马场仓
库保管员
而陕南略阳28372工程处团委书记兼
新闻干事
遗憾的是,这样的“诗句”并非出自初学写诗者之手,而是出现于据称是著名诗人的大作之中,以这样的语言入诗,岂不令人无语?
责任编辑 子 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