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 慧
对外汉语泛读课型教学研究现状评述
○孙 慧
摘 要:本文对有关对外汉语泛读课型的文章进行了总结,主要从对外汉语泛读教学和对外汉语泛读教材两个角度分析总结了现阶段的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笔者自己的看法,指出了现阶段研究的不足之处。
关键词:对外汉语泛读课型教学 泛读教材 研究成果 评述
著名英国语言教育家West于20世纪初在印度从事英语教学时提出了以“阅读法”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法的理念,并首次将阅读区分为“精读”和“泛读”。自此泛读教学便逐渐进入了语言教学专家们的视野,成为阅读研究领域的热点与重点。但是在我国对外汉语教学领域中,对于泛读课型教学以及教材的研究自进入21世纪以来才逐渐得到学者们的重视,远远落后于对外汉语教学的其他方面,更加落后于国内英语教学中泛读课型的教学研究,在教学实践中更显差强人意。
本文拟对近年来对外汉语教学界对泛读课型教学以及教材的研究进行分析总结,文章所参考的论文主要依托于《世界汉语教学》《语言文字应用》《对外汉语研究》《语言与翻译》《语言教学与研究》等核心期刊,以及国内外重要会议论文集,分别以“对外汉语泛读课”“对外汉语泛读教材”“对外汉语阅读课”以及“对外汉语阅读教材”为关键词进行检索,通过筛选共检索到论文资料16篇,其中有关教学方面的论文有6篇,有关教材方面的论文有10篇。
(一)关于对外汉语泛读课型教学法的研究
对外汉语泛读课型教学法的研究以鲁健骥[1]开启了对外汉语泛读课研究的大门。文章介绍了“精读”和“泛读”这两种课程在我国外语教学中发展的背景。该文章认为“‘精’和‘泛’互相依存,互相补充,体现了语言教学中的“质”和“量”的辩证关系。”文章从课程设置的角度大力提倡“精读”“泛读”分科,主张开设泛读课来增加学生的阅读量。
然而,自泛读课进入课堂开始,就存在很多问题。一方面,老师对于泛读课的教学重点和教学目标没有清晰的认识,很容易把泛读课上成精读课,详细地讲解生词和语法点,导致泛读课堂沉闷无聊,甚至增加学生的学习压力;另一方面,老师对于泛读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缺乏创新,一堂泛读课往往以“学生阅读——完成练习——订正答案——老师讲解”这样一个固定的模式进行,教学内容也局限于现有的教材,由此老师和学生都对泛读课越发失去兴趣。
于是陆续开始有学者着眼于课堂实践的角度,从不同角度探讨泛读课该“教什么”以及“怎么教”的问题。
高磊[2]提出对外汉语阅读教学的终极目标是帮助留学生获得汉语阅读自由。作者提出在泛读课堂中增加元认知技能的训练,以此使学习者更加熟练的运用元认知技能,从而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李宗宏[3]把图示理论运用到对外汉语泛读课堂中,通过图示理论,在阅读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建立阅读图示,能兼顾语言要素和文化要素两个方面,并且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进行语篇分析,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对文章进行认知加工,进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0世纪80年代,任务法进入第二语言课堂,开始有学者尝试着将任务法引入对外汉语阅读课堂,姚敏[4]认为我国对外汉语泛读课堂有公式化、大众化和应试化的特点,而教师运用任务型教学法,设计“任务活动链”,可以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激发学习动机,提高阅读速度。
这些文章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对对外汉语泛读课堂教学模式的改进方案,从文章论述来看,学者们都致力于改变老师的教学法,从理论阐释或教学经验出发探索老师应该怎么教。然而,对于课堂教学的中心—学生来说,这些都应该辅以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先前的理论研究是否具有实际操作性,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的课堂效果。吴门吉[5]以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和访谈两种调查方法,了解学生的学习困难、对学习内容的需求等多个方面,同时通过访谈优秀教师了解教师的想法,调查结果表明,二者并不是完全符合的,有的甚至背道而驰。
因此在对外汉语泛读课教学法的研究方面,我们应更多的关注学生的想法,学生想在泛读课堂中学什么,怎么学,适当地把这些与教学理论相结合,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创新改进,老师和学生共同努力把泛读课堂打造成对外汉语特色课堂,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关于泛读教材的研究
笔者分别以“对外汉语泛读教材”和“对外汉语阅读教材”为关键词于各核心期刊上检索到论文共10篇,分别涉及教材的编写原则、对现有教材的分析、以及现有教材存在的问题三个方面。
早在1991年,吴晓露[6]就提出了阅读技能训练的对象、目的、原则和方法该文认为阅读课要与精读课区分开来,泛读的要求是理解文章或故事的大意或作者的主要观点。对此,朱勇[7]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张世涛[8]从教材中选取的阅读材料的难度、内容、篇幅和教材的练习四个方面分析了泛读教材的编写原则。
这些文章对编写对外汉语泛读教材的阐释,无疑对泛读教材的编写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朱勇[9]提出输入调整这一手段来帮助读者正确理解阅读材料,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输入调整对伴随性学习的积极作用。此外他还对现有五本泛读教材中输入调整手段的运用进行对比,发现已经有学者开始尝试着将新的输入调整方法编入教材,但是单部教材依然存在单一性、主观性、外部输入调整不足的问题。
针对我国现有的对外汉语泛读教材,田然[10]选取了近15年中国对外汉语教学界最有影响的10套(本)中高级阅读教材进行系统的分析总结出了目前我国对外汉语泛读教材存在的问题:
1.阅读理论应用的欠缺:李宗宏[11]运用图式理论将阅读过程解释为“读者所具备的背景知识与阅读材料互相作用的过程”,然而田然发现现有的泛读教材缺乏与阅读材料相应的“知识图示”。朱勇[12]也提出在教材中应该对语言点和文化点提供相应的背景介绍;
2.阅读特点不够鲜明:吴晓露[13]、鲁健骥[14]、施仲谋[15]都强调应该明确区分“精读”和“泛读”,田然发现在现有的泛读教材中有不少教材的练习依然以选词填空、造句、完成句子等词句练习为主体,缺少阅读特点;
3.教材的难度控制问题:笔者认为,泛读教材应注重把词语、句子、语法、语篇四者有效结合考虑阅读材料的难度;
此外,张如梅[16]指出现有的泛读教材还存在词汇积累指标不清问题,他认为阅读能力是建立在词汇学习的基础之上的,然而现有的阅读教材缺乏词汇积累量化指标,更没有体现词汇积累的特点。
除了对教材进行对比做出系统分析之外,还有学者对单部教材进行分析,如刘正文[17],高勇毅[18],苏婧[19]等,他们都对不同教材的特点和优缺点进行了全面地总结和分析,为今后教材的编写和修订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在对外汉语教学领域,对泛读课教学及教材的研究从进入21世纪以来才开始增加,但是从数量上看并不多,对泛读的重视程度依旧不高。根据对各大核心期刊中相关文章的整理,笔者发现我国现阶段对泛读的研究还存在很多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对“精读”和“泛读”的区分还不明显
根据West的理论,阅读分为“精读”和“泛读”。精读课注重对语言知识的教授,泛读课注重对语言技能的训练,二者相互补充。然而在我国对外汉语泛读研究上,虽然有很多学者都在论文中强调要精读泛读分科,设置独立的泛读课,但是迄今为止人们并不能清楚地划分精读和泛读,甚至对阅读、精读、泛读三者之间的关系也时有混淆。
从名称上看,人们常常以阅读课代替泛读课,这样就模糊了精读和泛读的界限。本文在查阅核心期刊上的文献时,若用“泛读”作为关键词,只能查到6篇相关论文,而以“阅读”为关键词所查到的文献则远多于前者,然而究其内容,均是基于泛读课教学及教材的研究,甚至强调要区分精读和泛读。所以,笔者认为,要准确定位泛读课,首先要从名称上统一。
(二)对泛读教学的研究少于对泛读教材的研究
在文献查阅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对泛读教学的研究要远远少于对泛读教材的研究,而且对泛读教学的研究中,每个学者都从自己的角度分析泛读课堂的教学,或从图式理论探究,或任务型教学法谈起,或从元认知技能分析,也有的只是从自己的教学经验出发,自成一家之言,彼此缺乏联系性,不成体系。因此导致对泛读教学的研究呈现多分支但研究不够深入的特点。
有的学者认为现有的泛读教材并不适合泛读课堂,而笔者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正是对泛读教学的研究不够深入、不成体系。当我们对泛读课的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有了系统地研究之后,我们才能针对泛读课堂的特点及教学方法编写合适的教材,否则,编写教材就像是摸着石头过河,而课堂教学只能被不合适的教材牵着鼻子走。
(三)对对外汉语泛读研究的空白
上面提到现阶段对泛读教学的研究不够深入也不成体系,还有一个不足就是还有许多方面至今学者少有涉及,如现代教育技术所产生的多种阅读形式在泛读课上的应用,甚至泛读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特点等最基本的问题在学界都没有达成共识,也未能引起学界的重视。
而从研究对象的角度上说,前文中提到,泛读教学研究中大多数以教师为研究对象,基于教师的教学经验探究教师上课该怎么教,很少有学者以学生为调查对象,探究学生在泛读课上希望学到什么,学生喜欢的泛读课堂应该是什么样的,学生泛读课的学习策略有哪些以及是否有效,等等。以学生为调查对象还涉及到诸如国别化教学、按学生水平教学等问题,这些问题都需要学者一一深入研究。
现阶段研究最多的泛读教材领域,也缺少对泛读教学相关大纲的统一的量化标准的研究。
总的来说,对外汉语泛读教学及教材研究刚刚处于起步阶段,还需要更多的学者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来填补这些空白点,同时我们应看到,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并研究对外汉语泛读教学,相信一定会不断有成熟的研究成果来推动对外汉语泛读课堂的发展。
注释:
[1]鲁健骥:《说“精读”和“泛读”》,海外华文教育,2001年,第3期.
[2]高磊:《元认知技能训练在对外汉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语言文字应用,2005年,第1期。
[3][11]李宗宏:《汉语泛读教学中图式理论的运用》,现代语文,2008年,第10期。
[4]姚敏:《任务型教学法在对外汉语泛读教学中的运用探索》,中国成人教育,2010年,第8期。
[5]吴门吉:《中级汉语阅读教学调查与思考》,《第十届国际汉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选》,2010年版。
[6][13]吴晓露:《阅读技能训练——对外汉语泛读教材的一种模式》,语言教学与研究,1991年,第1期。
[7][12]朱勇:《汉语阅读教材编写中的若干对矛盾》,语言教学与研究,2010年,第6期。
[8]张世涛:《泛读教材的编写与课堂实践》,中山大学学报论丛,1997年,第4期。
[9]朱勇:《输入调整与对外汉语阅读教材编写》,对外汉语研究,2006年,第00期。
[10]田然:《近十五年对外汉语中高级阅读教材编写理念评析》,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
[15]施仲谋:《国际汉语教学资源研发现状与分析》,《第十届国际汉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选》,2010年版。
[16]张如梅:《对外汉语阅读教材中的词汇积累问题》,语言教学与研究,2012年,第6期。
[17]刘正文:《对外汉语阅读教材的创新——评<中级汉语阅读教程>》,世界汉语教学,2001年,第2期。
[18]高勇毅:《教材改革创精品有突破——读<多文体 精泛结合——高级汉语教程>》,世界汉语教学,2004年,第4期。
[19]苏婧:《<汉语新闻阅读教程>评析与报刊教材编写》,对外汉语研究,2009年,第00期。
参考文献:
[1]鲁健骥.口笔语分科精泛读并举——对外汉语教学改进模式构想[J].世界汉语教学,2003,(2).
[2]刘文辉.国内外泛读教学研究成果述评[J].华文教学与研究,2012,(4).
(孙慧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200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