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电影——为何没人为艺术买单

2016-09-28 11:10甘立海
戏剧之家 2016年16期
关键词:情怀

甘立海

【摘 要】消费娱乐时代环境下,艺术电影的发展阻碍重重。艺术电影导演想要借助影像表达内心思考,但多数影片内涵深刻,观众难以消化。当下,电影被观众仅当作娱乐、消费的一种方式,人们追求感官刺激,享受整个过程。观众并不愿意花钱,用两小时去耗费脑力。艺术电影的内容,很难被消费娱乐时代下的受众所接受。

【关键词】艺术电影;作者性;观众基础;情怀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8-0100-02

“艺术电影”原为1908年创办的一家法国制片公司的名称。该公司鉴于当时电影的社会地位低下,便以“艺术”相标榜,聘请名作家和名演员拍摄一些适合上流人士艺术趣味的影片。20世纪20年代,法国先锋派代表人物对当时充斥银幕的低俗闹剧极度不满,提出了“纯电影”的理论,主张摆脱传统文学和戏剧的影响,发挥电影的特殊表现手段,专门拍摄表达创作者个人主观感受和艺术理想的艺术影片。[1]20世纪80年代,伴随着中国严肃文学热潮而起的第五代导演的艺术片热过去之后,文学的衰落直接导致了艺术电影的衰落。不过,梳理近年来我国艺术电影的发展状况,其中不乏《归来》《一代宗师》等口碑与票房兼具的佳作,但大多数艺术电影的生存仍然困难,诸如《山河故人》屡获大奖但票房不容乐观、《黄金时代》高投入和低产出的收益严重不平衡、《百鸟朝凤》高评价但最终却靠制片人一跪博取关注等。艺术电影上映票房惨淡,有的甚至无缘院线银幕,鲜有人知。当然,影片创作者也会因为大量的付出没有得到回应而丧失信心,失去创作欲望,也很难推动艺术电影的发展。那么究竟有哪些因素导致了艺术电影票房惨淡的现状,让艺术电影的存在稍显孤独呢?

一、作者性难寻知音

艺术电影中存在着导演明显的个人特色,过度保持自我特立独行。导演把个人需求的表达放在首位,创作的初衷源于内心的思考与情怀,市场几乎被忽略,在一定程度上把观众群限定在了具有专业基础观众及文艺爱好者的范围内。

首先,为艺术电影的艺术、市场、情怀划清界限。2016年5月6日《百鸟朝凤》上映,逐步演变成“社会事件”轰动业内。《百鸟朝凤》与《美队3》狭路相逢,在影片悲情内容的催化下,以及与中国电影市场现状的某种同构性,悲壮色彩油然而生。观众对影片的评价都很高,其艺术价值和人文价值得到了肯定,但影片的商业价值和市场价值的表现却并不乐观。与商业片不同,中国艺术电影具有明显的作者烙印,主要表现在视觉风格和故事选材上。艺术电影因其独特性备受关注与称道,同时这也是其遭人诟病的原因所在。当然,部分艺术影片“作者化”过强,导演将电影作为个人的美学玩物,主张“与观众相背”,“为艺术而艺术”,使得受众面过窄,并不能被绝大多数观众所欣赏。

其次,边缘主人公演绎沉重与灰暗的主题。艺术电影的表现对象常常是日常生活中无助、痛苦的小人物,呈现的是非常规的情感与家庭、迷茫与艰辛的成长人生。拿第六代导演来说,其最为醒目的特征“就是以边缘人物出现的对于中国底层生活的高度关注,企图通过影像建构关于中国现代化过程中普通人生存状态的记录历史”。[2]社会底层的普通人物被作为表现对象,弱势群体的生存现状被搬上银幕,艺术电影“道德关怀”的立场也被表现出来。但是,这种底层社会状态的呈现,一般无视观众,精英立场鲜明,故事人物“伪底层”的烙印过于明显。无论是《立春》里的王彩玲,还是《孔雀》中的姐姐,这些所谓的小人物“胸怀大志”,并不能完全看作中国小城镇里的“平凡小人物”。总之,中国艺术电影导演精英立场明确,与国外相比,中国艺术电影确实缺少反映人类存在和深入思考社会现状的影片,而这种稍显矛盾的创作与表现,可能对中国艺术电影的发展进步推动作用很小。

二、市场土壤的缺乏

首先,中国没有太多适合艺术电影成长的土壤。在商品经济环境下,中国电影观众对于感官刺激越发享受,面对迎面而来的商业大片,大部分观众丧失了思考能力。《世界》上映,贾樟柯用15天跑了11个城市做宣传,而王小帅带剧组在9天内跑了15个城市,超越贾樟柯。而华谊兄弟为《可可西里》组织媒体记者与主创人员重返可可西里,组织一批文化精英为《可可西里》宣传造势,但最终票房仍不容乐观。艺术电影导演们重视市场,但市场似乎并不买账,或者说,市场难以给予容纳他们作品的空间,艺术电影的路似乎被窄化。艺术电影需要丰沃的土壤,而中国似乎缺少这样的环境。在面对好莱坞商业片时,欧洲艺术电影也稍显力不从心,但即便如此,艺术电影也始终在世界电影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法国仍然是欧洲艺术电影的中心。而我国的艺术电影院线发展滞后,在法国,有高蒙和百代外,以及MKZ这样的院线,他们虽然为商业片服务,但也为艺术电影提供空间,很多有个性的艺术电影都能在法国电影院线见到踪迹。中国也需要这样的舞台。

其次,中国艺术电影“观众基础”薄弱。艺术电影排片量少只是表层原因,深层来讲还是由中国艺术影片观众基础薄弱,观影习惯所致。目前青少年成为中国电影市场中观影的主体,“观众为王”的格局正不断形成,“小镇青年”成为主力观影人群。青年导演们对“小镇青年”的口味甚是了解,《何以笙箫默》类似的玛丽苏影片,阿Q般自我陶醉的《夏洛特烦恼》等纷纷涌现,受众对作品创作的影响不容忽视。在好莱坞大片观影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观众,在影片的选择上自然习惯于好莱坞大片,而“小镇青年”受艺术电影的熏陶较少,其电影艺术素养必定薄弱。种种客观现实的进一步深化叠加,导致艺术电影的“观众基础”不断弱化。欧洲艺术电影的观众具有较高的欣赏水平,他们对艺术电影非常喜爱,有着自己的理解与看法。当然,我国的艺术电影若要发展,丰沃的土壤必不可少。艺术电影的未来首先还是要培养其知音,拉拢具有较高知识水平的学院派,或者精英份子,逐渐形成一群相当数量的铁杆影迷。

三、商业宣传手段弱

商业片需要宣传造势,艺术电影同样要靠宣传获取知名度。就《百鸟朝凤》来讲,制片人方励一跪,立马获得舆论热度,知名度迅速上升,票房也从百万级上升至千万级。艺术电影在宣传营销上,除了现在惯用的明星加名导的强强组合来增加影片的宣传效果和影响力外,更重要的是发掘影片自身的亮点和可宣传要素,选择能够契合当下人们的关注点,点燃观影热情,甚至引领时尚潮流。“商业元素的挖掘不仅在题材内容上,更应在其表现形式上。”[3]好莱坞商业片机制健全、资金充足、装备完善,并且独立运行,它能够合理利用一切媒介手段宣传造势,走国际化路线,拥有全球传播系统,这些让其拥有更多的观众群。好莱坞有能力把任何类型和题材的影片推向院线,也能够把自己的产品推向国际,争取最大的关注和博得最高的票房。传播过程中,利用有关的推展、广告营销等公众活动,并时刻保持影片核心诉求与视觉形象的统一;在电视台做商业广告,设计具有吸引力的首映活动,通过网络直播把盛况传播到全球等一切招数,都可以为国内艺术电影所借鉴。总之,与商业片相比,艺术电影本身的相对优势已经不具备,艺术电影也要盈利,至少保持成本以此为艺术电影导演提供更多的支持,如何运用好各种媒介手段、宣传亮点,艺术片的宣传之路压力还是很大。

参考文献:

[1]许南明,富澜,崔君衍.电影艺术词典[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17.

[2]蓝爱国.后好莱坞时代的中国电影[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53.

[3]汪献平.产业与类型:主旋律电影的转型策略[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7(5):97.

猜你喜欢
情怀
家乡情怀
多样的艺术 一样的情怀
少年情怀总是诗——“酿”诗
赣鄱情怀
民有呼我有应 “刚”与“柔”中显情怀
情怀
“三问于民”彰显民本情怀
悲悯情怀
彼时情怀·衣不如旧
激越而雅逸的超然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