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妮
——P1——
读唐诗宋词,常对地名以及风物好奇,彼时,此时,有着怎样的不同?是风景旧曾谙?还是物是人非事事休?古人喜竹,寄寓其诸多品质,以高洁、清直、方正为上。揣想,在竹林深处,可否真能体会古人的那份心境?于是,便有了以竹海为主线的散行漫记。从南方的双溪竹海,到北方的楼观台竹海,再到罕见的方竹林,寻诗人踪迹,悟诗词意境。
竹林深处,纳凉惬意,自有天地。
——P2——
双溪竹海
2015年,初夏,端午节。在西湖景区买了织锦缎的端午香囊,开车前往30公里之外的余杭区径山镇,寻找李清照词里所描写的双溪。绍兴五年(1136年),随宋高宗赵构南渡的女诗人李清照,流寓绍兴,听说双溪的春景动人,挥笔写下了一首词:
《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所谓双溪,即东、西苕溪。苕溪是浙江八大水系之一,也是太湖流域的重要支流,因沿河各地盛长芦苇,进入秋天,芦花飘散水上如飞雪,当地人称芦花为“苕”,故名苕溪。
词中的舴艋舟是一种形似蚱蜢的小船,窄窄的船身,竹蓬,白帆。在绝迹多年之后,于2012年重现双溪。我是第一次坐在如此窄小的船中,溪水几乎与船沿持平,伸手,就能触及到水的温度,指尖微凉。水中,有游鱼,在水草间来回穿梭,阳光,则在水面上洒下斑斑点点的银光。
李清照不知,初春的双溪,溪水尚浅,自是载不动许多愁。若是在初夏时节来双溪,因降雨丰沛,双溪的水位较高,尽可泛舟一览美景,山青,水秀美,两岸有绵延十几公里的幽深竹林,山上有茶园,天空,云彩,倒映在溪水中,一幅画。
撑船的大叔说,可以从这里上岸步行,竹林里有一条青石板小路,走到底,是双溪乐园。沿途有双溪叠月、狮山倒影、龙井探源、榆树垂钓、夹堰观鱼等景观。于是,背上背包,上岸,准备徒步穿越竹林。
一个人走着,阳光从竹叶中的缝隙里穿过,投下一道道光影。安静到极致,才是世界本来的模样。也唯有在安静中,才能听见竹叶飒飒抖动的声音,听见花朵儿绽放的声音,听见自己的脚步声,从来处来,往去处去。
走到一半,下雨了。雨声打在竹叶上,淅淅沥沥。溪水边有荷塘,不知哪家农户的。四顾无人,偷偷摘下一片荷叶,当雨伞,倒扣在头上。其实,竹林中有廊亭可供歇息,只是,美景当下,如何舍得辜负这雨声,这竹影,这水雾缭绕的天空呢?
冒雨前行,5公里处是陆羽泉,有个古色古香的茶棚。茶,即是山上茶园的新茶;水,则是山涧中的清泉。泡一杯清茗,看满山的茶,满溪的竹,天光云影,竹影幢幢,茶香郁郁。偶尔,有浮云从山顶掠过,云自无心水自闲。人生,最美不过如此。
双溪景区有三大特色,水清竹多落差大。“落差大”是指双溪水位的最大落差有3米,水流从高处轰然而下,水珠四溅,如瀑布般,水雾缭绕,衬得竹林愈加翠色可滴,云蒸霞蔚。这种时缓时急的水流很适合玩漂流,有竹筏漂流和皮筏漂流两种可供选择。像我这种胆小师太,只适合竹筏漂流,平缓,波澜不惊。漂到终点,为双溪乐园,一个吃吃喝喝玩玩的好去处。有摩天轮、激流勇进等游乐项目,也有自助烧烤、农家菜、新摘的杨梅……日暮西山,双溪乐园会燃起一轮篝火,唤醒星空。
Tips:
最佳季节:
5、6月份是最佳旅游时节。由于降水丰富,双溪竹海的水位较高,且竹林更加青翠欲滴,因此择其晴朗之日前往是为最佳。
推荐项目
重点推荐竹筏漂流,水路全长3.5公里,历时1小时左右,由专业筏工点篙撑筏,顺莫干山、天目山支流汇合双溪而下。溪水清澈,水面时有翠鸟、鸭子、白鹭出没,两岸茶山葱笼,竹林绵延不绝,溪边有“苎翁垂钓”、“村姑捣衣”等景致,都市喧嚣在此荡然无存,置身于秀美山水之间,让人悠然自得,心旷神怡。
建议游玩:1天
门票:80.00元(含漂流、牛车费用)
开放时间:日间:07:30——17:00
夜间:18:30——20:30
——P3——
楼观台竹海
原本是冲着唐代诗人王维隐居的辋川山谷而去的,辋川在今陕西蓝田县城南5公里的峣山间,是终南山北麓一条风光秀丽的川道,川水自峣关口流出以后蜿蜒流入灞河。此地产玉,李商隐写过“蓝田日暖玉生烟”,颇为动人。辋川山谷有竹,只是,竹甚少,且稀稀落落不成片。很失望,读着王维的《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独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何曾有幽篁?何处是深林?
当地人推荐了周至县的楼观台景区,说,此地不仅是中国道教的发源地,还有着北方地区最大的竹林。
西安来过多次,也听说过周至县,原以为这只是一个出产猕猴桃的地方。从辋川山谷到楼观台景区大约130公里,两个小时的车程。
楼观台景区在终南山北麓,青山苍莽。沿山而上的石阶两边,全是碗口粗细的青竹,正门,一块巨大的青石,横卧,上书“天下第一福地”。福地之说与老子有关,相传老子在此著《道德经》五千言,并在楼南高岗筑台授经,故称说经台。
数百级石阶,似乎永远也爬不到头,山,连着山,层层叠叠,翻过一个又一个山头。好在一路上有高大的青竹挡住了关中的火辣日头。楼观台竹海,占地面积约一万四千余亩,几乎遍布整个景区,山中有竹,竹中有山。一片片的竹海绿浪,随山路,一层层地涌上山坡。
石阶往上,通往翠微峰和闻仙瀑布。路边有卖凉皮和冰棍的,很原始的那种,木箱子包着棉被,躺着大头盐水棒冰,好像穿越到了20年前。
可以不走石阶,从竹林中寻路而上。地上有厚厚的竹叶,青黄相间,季节的痕迹。有小野花,探身出来,开在尘世。走走停停,竹林中散落着几个石桌石凳,只是久无人坐,积了一层灰。闲坐石凳敲棋子,看见竹叶飘落下来。哦,这就是王维诗中所写的“独坐幽篁里”的意境么?一个人,独自和万物默然相对。
果然有幽篁,深林亦在此。
Tips:
最佳季节:
6、7、8月是楼观台景区的最佳旅游时节。竹林青翠,因降水丰沛,景区内的飞瀑、湍流、碧潭颇为壮观,潺潺溪流循山而下,清澈见底。
推荐景点:
1、闻仙沟
闻仙沟融山、水、林为一体,具有鲜明的森林气候特征。山中有竹林,竹林中有石径,石径旁有山涧,山涧后有五瀑飞虹,间隔着瓮潭、龙王庙、太白庙等景点,站在最高处的石楼观,可俯瞰洞天福地楼观台的全貌。整个闻仙沟鸣响着山水灵音,弥漫着氤氲雾气,蓊郁层叠交错,苍山黛绿幽暗,如仙境般。
2、大秦寺
大秦寺在楼观台西约1.5公里的塔峪村南秦岭北麓,建于唐永徽元年(650),始称景教寺(基督教)。唐天宝四年(745)改称大秦寺,是全国仅存的唐代基督教遗址。大秦寺塔巍峨壮丽,寺南为五峰丘木山,寺西塔峪村,据向达等人考证为唐代五郡城。
3、说经台
为春秋时期老子讲授道德五千言之地。千年道观内有老子手植古银杏雌雄二株,雄株生长于楼观台宗圣宫院内,雌株生长在楼观台道观院内,有2500多年历史。
建议游玩:1天
门票价格:70元
开放时间:08:00——18:00
交通指南:环山旅游1号线;
丰庆路汽车站坐西安——楼观台班车
——P4——
东浒寨方竹林
2011年,初春,去江西九江出差。对江西这个地方,向来有民风彪悍之先入为主的印象。以前乘火车,每过鹰潭时,列车员都如临大敌般,关车窗,把守住车门。故,主办方邀约说九江修水县的风景不错,可以去看看,我是真的犹豫了一下,直至听到说修水的东浒寨有一大片罕见的方竹林,这才心动。
修水县亦是黄庭坚的故里,黄庭坚喜竹,曾写下《陈氏园咏竹》一诗:
不问主人来看竹,小溪风物似家林。
春供馈妇几番笋,夏与行人百亩阴。
当地人说,这东浒寨的方竹林是野生的,明代时,自云南移植而来。无人照管,反而愈长愈茂盛,成为当地一景。
东浒寨位于修水县征村乡和何市镇的交界处,建在一座石山上。这座山,非常奇特,山体中有一条天然形成的巨大裂缝,将山一分为二。山体险峻,只有一条窄窄的石阶仅供一人侧身攀登,颇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于是,这座山,在战乱年代便成了当地人的避难所,并建起山寨抵御外敌,石山也因此得名“东浒寨”。
说实话,山路实在难走,崎岖,且九曲八弯,像我这种蛰伏城市已久的人,此路无异于蜀道之难。路边捡了一根枯竹,当拐杖。连爬带喘,好容易滚上了石山上的东浒寨遗址。据说,这里是太平天国时期起义军的驻地。果然,岩洞、操兵场、石桌、泉井、石马、系马桩尚在。我是心心念念方竹林,绕到寨子后,去看竹。
东浒寨的方竹林,面积大约有五十亩。很奇怪,竹林和杂树泾渭分明,竹就是竹,树就是树,两个世界。
所谓方竹,是指竹杆呈四方型,四角呈圆形,竹节头带有小刺枝,竹影婆娑成塔形。方竹长成这样,是为了抵抗植食动物的摧残。方竹的竹叶细长,宽2厘米,长却有22厘米,一叶在手,如细剑出鞘,颇有“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的杀伐之气。
且慢,为何不是慈悲之气呢?方竹林中,留着一座残存的寺院——东浒寺。浅浅的石坑,几级石磴,一个香炉,刻着“嘉庆已巳年建”的字样,无一不在诉说着一段尘封的历史。据说,这里的方竹来自云南,嘉庆年间,东浒寺的智高和尚自云南移植数株方竹,几经战火,东浒寺渐渐湮灭,而方竹林,却年复一年肆意生长,占据了东浒寺的地面。沧海桑田,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一瞬间,永恒的,唯有四季的变迁,植物的生长。
Tips:
最佳季节:
每年的春、夏两季为最佳旅游时节。初春,前往东浒寨景区的沿途,春意盎然,溪水潺潺,春笋勃发。夏季,景区里的森林植被丰富,山涧水量丰盈,古木参天,竹林幽深,清泉暗河,扑朔迷离,恍如世外桃园。
推荐景点:
1、银子涧
东浒寨分大寨和小寨,两寨以400米的险道相通,只能探身而行。在绝背脊上,有一条宽约一米的裂缝,裂口整齐,如洞宾试剑,一劈到底,从缝口下看,深不见底,投以巨石,不闻回音,这便是有名的银子涧。相传寨中将士被围数月,粮绝水尽,寨将破时,寨主及兵士将金银财宝、刀枪剑戟抛入涧中。
2、方竹林
方竹林在原东浒寺遗址,占地面积约50亩。竹林茂密,人迹罕至处,落下的竹叶堆叠林中,青黄间杂,竹影婆娑,阳光跳跃,青山叠嶂,如仙境般。方竹林中有古迹可寻,一个约8平方米的石砌浅坑,是当年东浒寺的天井。坑的两端各有一个鼓形小石墩,是大殿的基座。
3、油盐罐
在东浒寺遗址后面,有一陡峭绝壁,光滑如洗。峭壁正中有一小块岩石,色彩斑斓,犹如猴头探望,眼鼻逼真,更为奇者,岩两侧生有二洞,恰似猴耳,一耳出油,一耳出盐,传为寺中油盐日用所需皆出于此。
交通指南:
到九江修水县,乘到山口或者到漫江的车,在谭坑村下车,再往东坑方向走,即可到东浒寨景区。路上有摩的,直接到东浒寨。
景区目前尚未正式对外售票,故游客多为附近的当地人,保留了较多的地域民俗文化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