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急性期ICU的病情观察与护理干预效果评价

2016-09-28 01:40:16王慧贤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24期
关键词:急性期复发率心肌梗死

王慧贤

(辽宁省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辽宁 锦州 121001)

心肌梗死急性期ICU的病情观察与护理干预效果评价

王慧贤

(辽宁省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辽宁 锦州 121001)

目的 探讨针对心肌梗死患者,对其急性期ICU的疾病情况进行认真观察,观察临床研究有效方法给予护理干预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心肌梗死患者102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完成所有患者的临床分组。C2组(对照组51例):临床给予常规护理;C1组(观察组51例):临床给予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在临床出现并发症概率以及疾病复发率等方面表现出的差异。结果两组心肌梗死患者分别完成临床护理后,在出现疾病并发症概率方面,C1组明显少于C2组心肌梗死患者(P<0.05);在疾病复发率方面,C1组明显少于C2组心肌梗死患者(P<0.05)。结论针对心肌梗死患者,对其急性期ICU的疾病情况进行认真观察,临床研究有效方法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后,最终有效降低患者出现疾病并发症的概率,降低患者疾病的复发率,最终显著提高了心肌梗死患者的生存质量。

心肌梗死;急性期ICU;病情观察;护理干预

针对心肌梗死患者临床存在较大概率出现疾病并发症以及疾病死亡的情况[1],对此研究有效方法临床给予护理干预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确定最佳的干预方法,本文主要针对我院收治的心肌梗死患者,在其住院后,对患者的疾病情况进行认真观察,临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最终显著降低患者出现疾病并发症的概率,最终显著提高心肌梗死患者的生存质量,现将临床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102例心肌梗死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完成所有患者的临床分组。在C1组的51例心肌梗死患者中,男32例,女19例;患者的年龄范围为46~69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6.9±1.9)岁;患者的受教育程度为:大学及其以上的患者9例,高中学历的患者15例,初中学历的患者13例,小学及其以下的患者14例。在C2组的51例心肌梗死患者中,男35例,女16例;患者的年龄范围为47~70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7.1±2.1)岁;患者的受教育程度为:大学及其以上的患者10例,高中学历的患者16例,初中学历的患者14例,小学及其以下的患者11例。对比两组心肌梗死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出均衡性(P>0.05)。

1.2方法:本次研究中,针对C2组心肌梗死患者,临床选择常规护理的方法;针对C1组心肌梗死患者,临床选择综合护理的方法,具体护理步骤为:

1.2.1对患者的疾病情况进行观察:针对住院患者,护理人员对患者的疾病情况进行认真观察,针对是否处于急性期心肌梗死进行准确判断,有效判断后,研究有效方法进行治疗以及护理[2]。针对患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心前区胸骨后位置出现剧烈疼痛感,选择地西泮,罂粟碱,吗啡以及硝酸甘油等药物将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有效缓解。对患者的体温进行认真测量,1次/小时,并准确记录。为保证满足患者液体的需要,可适当给以患者增加饮水量。确保皮肤以及口腔清洁,避免出现感染的情况。

1.2.2对患者实施术前护理

1.2.2.1对患者实施心电图检查:针对患者在准备实施心肌梗死治疗的过程中,给予心电图检查具有重要的意义。每天对患者实施心电图检查,根据最终的检查结果,对患者血压水平、心率以及血氧等发生的变化进行认真关注,如果不满足正常范围,则研究有效措施进行干预。此外通过心电图可以有效明确患者发生梗死的范围以及患者发生梗死的位置,有效做好术前准备工作[3]。

1.2.2.2对患者的中心静脉压进行准确测定:针对患者实施中心静脉压测定,能够有效防止在对患者实施手术前,因为血容量的不足,最终造成患者表现出休克症状。通过准时测量,能够有效避免患者表现出相关疾病症状,保证患者可以以良好的身体状况接受医师的手术治疗。

1.2.2.3对患者实施溶栓治疗:针对患者准确实施测定,针对患者对于溶栓治疗是否表现出过敏禁忌证进行认真分析,有效明确后,对患者于临床准备实施溶栓治疗。在准备对患者实施手术前,将患者的梗死面积有效减少,有效确保急性梗死患者的冠状动脉始终保持通畅,将患者表现出的呼吸困难以及供血困难有效缓解[4]。

1.2.2.4做好手术准备工作:在准备对患者实施手术前,要求患者选择平卧位平躺,保持躯体以及下肢伸直,确保呼吸始终通畅,有效确保室内卫生。避免患者吸入有害气体或者粉尘等。针对患者实施腹部呼吸训练以及深呼吸训练,每间隔3 d、4 d,要求患者家属协助患者对其全身进行擦洗,有效确保患者的身体整洁干净。

1.2.3对患者实施术后护理:完成手术后,对患者实施心电图检测,针对患者是否仍然具有梗死部位进行认真观察。针对患者残留梗死的位置以及梗死面积进行准确记录。针对患者的血压水平、患者的心率以及患者的血氧是否平稳进行认真观察,如果表现出异常现象,针对患者进行对应处理;针对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对其完成手术后伤口愈合的情况进行认真检查,及时对患者进行胰岛素的补充,将患者患有疾病的概率有效降低,针对患者的泌尿系统进行准确检测,确保患者的排尿量保持稳定。

1.2.4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当患者意识状态有效恢复后,要求护理人员同患者之间进行必要的交流,针对患者完成手术后表现出的不适感进行详细了解,如果表现出不适感,护理人员针对患者认真讲解导致出现不适的原因,将患者的心理压力有效缓解,促进患者疾病的痊愈。

1.2.5对患者实施健康指导:患者出院后,针对患者需要进行必要的健康指导,对患者讲解生活方面需要注意的细节,需要戒烟戒酒,确保生活习惯良好。需要做到均衡饮食,避免表现出疾病复发症状[5]。

1.3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中,选择统计学软件SPSS16.0完成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数据分析,选择χ2检验以%形式表示计数资料,以P <0.05为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心肌梗死患者分别完成临床护理后,在出现疾病并发症概率方面,C1组明显少于C2组心肌梗死患者(P<0.05);在疾病复发率方面,C1组明显少于C2组心肌梗死患者(P<0.05)。具体情况可见表1。

3 讨 论

心肌梗死属于临床较为普遍的一种急危重症。近几年,患有心肌梗死的疾病概率表现为逐渐增加的趋势。此种疾病表现为发病突然以及疾病变化较快的特点。针对此类患者,当发生梗死的范围表现为局限性特点,通常此种患者的疾病情况较轻;当梗死范围表现为广泛性特点,此类患者往往合并表现出心源性休克、表现出心率失常以及心脏破裂症状等。对此研究有效方法进行疾病的护理意义显著。

表1 C1组与C2组心肌梗死患者疾病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疾病复发率的临床对比[n(%)]

通过对患者实施综合护理,能够有效融洽护患关系,消除患者内心的诸多疑虑,最终提高患者的护理配合度以及治疗依从性。本次研究中,两组心肌梗死患者分别完成临床护理后,在出现疾病并发症概率方面,C1组明显少于C2组心肌梗死患者(P<0.05);在疾病复发率方面,C1组明显少于C2组心肌梗死患者(P<0.05)。有效证明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

总而言之,针对心肌梗死患者,对其急性期ICU的疾病情况进行认真观察,临床研究有效方法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的疾病复发率获得显著降低,最终显著提高心肌梗死患者的生存质量。

[1]赵英敏.心理护理对心肌梗死急性期患者的影响分析[J].中国处方药,2014,7(12):147.

[2]胡岩.心肌梗死急性期患者的ICU观察及护理方式对患者疾病的影响[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3):175.

[3]单玉香.护理干预减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静滴FDP局部疼痛的效果观察[D].太原:山西医科大学,2013.

[4]张俭.中西医结合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路径的建立与评价研究[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13.

[5]张彩霞,黄竹英,罗美香.阶段性护理干预在心肌梗死患者中的作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7(11):5-6.

R473.5

B

1671-8194(2016)24-0285-02

猜你喜欢
急性期复发率心肌梗死
桂枝茯苓汤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的应用疗效和复发率分析
甲硝唑配合红外光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有效性及对复发率的影响
KD患儿急性期h-FABP、PAC-1表达与冠状动脉受损的关系
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联合ALA-PDT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及复发率分析
延伸护理对颈椎病针刀术后复发率影响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
中医药防治心肌梗死:思考与展望
替格瑞洛在老年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作用研究
DWI结合ADC图在超急性期脑梗死诊断中的临床应用评价
西南军医(2015年5期)2015-01-23 01:24:48
丹红注射液治疗脑梗塞急性期52例
西部中医药(2014年6期)2014-03-11 16:0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