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屹
(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福建福州 350100)
现代城市滨水空间的活力重塑
——以福州东江滨公园为例
高屹
(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福建福州350100)
滨水空间作为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景观中兼具观赏性与使用功能的一种城市公共绿地,是最富变化与活力的景观形态。文章以东江滨景观提升改造为例,深入对滨水空间设计方法展开研究,旨在通过对现代城市滨水公园景观设计的总结,寻求适合人们进行户外休闲娱乐消遣的城市滨水公园景观环境设计方法。
滨水空间;景观设计;绿道;设计方法
滨水景观是城市不可多得的资源和风景,它决定着城市景观的特点,同时也影响着城市景观的发展方向[1]。滨水公园作为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景观中兼具观赏性与使用功能的一种城市公共绿地,是城市景观中最富变化与活力的景观形态,为人们在充满钢筋水泥的城市生活中亲近自然提供了机会;同时也是展示城市经济发展状况、体现地域文化特色与大众生活的独特窗口[2]。
滨水公园景观的设计,即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文化资源等,把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和谐相融,增强水域空间的开放性、可达性、亲水性、连续性、文化性等,使自然开放空间能够越来越好地调节城市环境,从而保障了城市格局的科学、合理与健康[3]。城市滨水景观设计,在很大程度上昭示着一座城市的文化内涵和品味。
本次研究以城市老旧滨水空间提升改造为研究对象,把握空间形态、场地尺度对设计的影响,同时结合园林景观、建筑体量、滨水界面、场地特征、交通组织等方面,深入对滨水空间设计方法展开研究,旨在通过对现代城市滨水公园景观设计的总结,寻求适合人们进行户外休闲娱乐消遣的城市滨水公园景观环境设计方法。
在当前福州城市发展“东阔南进、沿江向海”的总体战略下,滨江板块将承担起市中心城区扩容提质、集聚发展、率先崛起的先行重任。这就急需一剂强心针来带动马尾滨江一线的城市活力,从而更好地挖掘区内丰富的山水特色资源,将营造出高品质的城市生活、游憩和文化休闲的环境,重塑滨江的活力廊道并与周围良好的山水环境形成有机的联系。
东江滨滨水景观带的建设,成为提升经济技术开发区整体形象的第一步,它即将成为联系老城区、琅岐经济区、马尾新城等主要城区的重要生态景观廊道和城市游憩带。该景观带不仅仅是一条滨江公园绿带,还是生态、景观、旅游、文化等多元综合的滨水观光带。它通过功能重组、融入生态、旅游、娱乐、餐饮、运动、居住等多元业态于一身,打造绿色生态、多元综合、富有活力的城市滨水空间,实现时尚休闲、健康生活、城市活力三位一体的价值组合。
闽江,中国福建省最大独流入海(东海)河流。发源于福建、江西交界的建宁县均口镇。穿过沿海山脉至福州市南台岛分南北两支,至罗星塔复合为一,折向东北流出琅岐岛注入东海。闽江公园则坐落于流经福州市区的闽江两岸,它是福州市中心区域内最大的富有自然特征的生态型城市休闲公园。闽江公园分为北园和南园,由多个园林景观相连而成,以江为界,遥相呼应。
东江滨公园位于福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马尾区),属闽江北岸,闽江公园以东延伸段,西起魁浦大桥东至马江渡广场,紧邻福建自贸试验区福州片区,全长8.7km,规划面积49.9hm2(图1)。基址周边用地以居住区、商业区、科研发展用地及轻工业商业区为主;交通上紧邻江滨东大道,与三环快速路相衔接,交通便捷,可达性强。
尽管具有较好的区位优势和社会资源,但是沿江的城市配套设施仍相对落后,并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活力不足,缺乏统筹的协调管理。虽然断断续续的公园绿地也为周围居民提供了一定的游憩空间,但无论是从城市公共空间的分配、景观空间的梳理、交通系统的调整、还是配套服务的完善都需要一个系统性的景观规划作为支撑。
面对2012年全国绿道网规划建设的热潮,借此契机笔者就城市滨江绿道的建设方式与城市综合活力的提升相结合展开探索。在本次规划设计中将园林景观、城市绿道、交通系统、配套服务等众多设计内容相结合,总体上将连续的滨江绿地作为基垫(图2),有序地组织步行系统及贯穿全线的自行车绿道,并结合公共开放空间营造沿江优美的景色,打造具有地域文化内涵的现代都市滨江景观活力带。
2.1规划设计理念
规划以“江滨风尚天地,假日休闲乐园”为设计主题,总体构思上强调了四大主线:
(1)城市功能的植入:将更多的城市功能与需求植入到公园设计当中,强调“城市触媒”的连锁反应,从而带动区域的发展和面貌的改善。
(2)城市旅游的结合:将公园风光带与城市旅游带相结合,通过滨水走廊、绿色通道、城市公园的建设,构筑福州新兴的城市绿色生态廊道和城市观光廊道(图3)。
(3)城市大交通系统与公园游线的衔接:将城市大交通融入公园设计当中,同时结合游船码头、城市公交、休闲自行车、滨水步道等交通系统,打造多种交通出行模式。
(4)公园疏密节奏的把控:公园景观节点动静结合,疏密有致,贯穿自西向东的滨江长廊与城市绿道,将众多开放空间连接起来。
通过滨江步行系统及城市绿道的建设,增加了人性化交通空间的功能,串联起点状的城市开放空间,形成真正的开放空间体系,优化了城市人居环境品质(图4)。通过东江滨环境的综合整治,提升了沿线的土地区位价值,通过改善城市“静脉”,深入到新城区的不同角落,提高了新城区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促进了新城区的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
2.2规划设计框架及策略
公园整体规划设计,以反映现代滨水城市开放空间同时带动福州经济开发区的整体形象为目的,形成“一轴,一带,多节点”的空间结构,规划上将公园分为悦动扬帆、妙高品城、活力风尚、生态绿洲、都市绿岸、活力绿廊、山水绿城七大功能区。通过打造绿色滨江、梳理交通系统、提升活力空间、智能化公园四大设计策略,为市民绘制了一张美好的蓝图。
(1)绿色滨江的打造:本案以生态景观学为理论指导,强调景观空间格局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与控制。通过地形塑造、土壤改良、绿化种植及活力空间的设置,创造了竖向丰富的景观空间,形成了连续的绿色滨江走廊。
(2)交通系统的梳理:通过对公园交通系统的梳理与优化,真正实现了城市公共交通与公园游览系统的零接驳。
(3)活力空间的提升:公园沿线设置了多种类型的活力空间和服务设施(图5),不仅提升了公园的人气,也满足了市民出行游玩的需求。
(4)公园智能化的诠释:东江滨公园正在打造福州市首个智慧型公园,通过物联网科技构建信息化、智慧化的园林景观管理系统,同时让游客畅享高速、安全、便捷的互联网体验。
3.1对全线绿化景观进行提升改造
(1)保证在江滨大道的车行与人行的视线通达性,根据现有场地因地制宜,制造微地形,坡顶高度控制在1.5~2m,不仅满足观江需求而且创造了丰富的竖向景观空间。
(2)本次东江滨公园沿线绿化种植设计有别于传统公园,首次按照现代滨江绿地的标准设计,植被类型在突出量化的同时体现多样化,层次分明的特点。设计在立面上主要采用“工”字型的绿化模式,加强“水—陆”之间的通透性。独具特色的种植手法(图6),将阵列式的乔木与公园现代感较强的构图相结合,不仅给人以震撼的视觉体验,而且强调了行车人视线的通达性,拉近了人与江景之间的对话。
绿化种植设计方面采用规整式与自然式相结合,全线分为:草坪活动区、树阵休闲区、片林观赏区以及湿地生态区4个区域。从空间的聚散分合、连续变化、韵律节奏等多种处理手法来形成密林、林带、疏林、缓坡草地等多种空间,以及变化丰富的林冠线;同时运用不同植物的姿、花、香、色等特性,形成丰富的动态景观效果和四季的变化。
(3)整合改造园内活动空间,结合不同的场地设计各类不同的活动空间,使得公园内的公共活动空间错落不同,灵活多样,疏密有致。
3.2公共交通的零接驳
安全、舒畅、优美、完善的交通组织系统是本次规划中的一大亮点。沿江景观带将打造多层级交通系统,形成以自行车绿道、景观天桥、滨江步道组成的滨江慢行体验区。
本次设计将福建省、福州市绿道网总体规划与公园设计相衔接,将都市绿道引入滨江公园内,为市民增添了新的室外活动方式,自行车绿道将贯穿了整条滨江带。合理预留自行车停靠和租赁点,最大限度实现人行和自行车通行与城市干道机动车的立体分离。
公园内绿道与福州城区串联,沿线设置9个便民自行车换乘点,便于市民更快捷的、更多样的选择游览方式畅游公园。同时为方便周边居民安全到达江滨公园,此次规划设置了4座人行天桥,提高公园的交通可达性。
在本次规划设计中首次提出“交通热点”概念,园内约每1km设置一处“交通热点”,强调了自行车接驳站、公交车站、过街天桥、停车场及主要活动场所衔接的重要性,突出了交通系统的有效性,真正实现了公共交通与公园路网的无缝衔接,极大方便了市民出行游赏的需求,享受独一无二的休闲生活体验(图7)。经过近两年的运行情况来看,“交通热点”与公园绿道建设的结合是成功的, 也为今后绿道项目的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借鉴意义。
3.3多元化的绿色活力空间
多元化绿色活力空间的营造是本次公园改造的另一大特色,公园通过广场空间、草坪空间、密林空间、花海空间、湿地空间的多元化组合,将滨江公园的活力最大程度地释放与提升。
(1)广场空间:在公园设计中,结合重要景观节点设置了多个大小不同的活力广场,多样的广场空间不仅将带状公园的节点串联起来,而且在功能需求上也极大满足了广大市民的需求。较大的广场适合大型户外公益活动的举办,小型的广场则适合市民康体健身,同时将配套建筑外环境空间充分利用,不仅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而且也汇聚人气,提升活力。
(2)草坪空间:在本次公园设计中,留出了大量的疏林草地,疏林草地空间内有一定面积的草坪使得视野开阔,又相对有一定数量的中上层植被,打破纯草坪一马平川的平淡并能遮挡烈日。设计上利用微地形,营造了丰富的竖向空间。人们时而在宽敞的草坪上追逐奔跑,时而在阴凉的树荫下休憩乘凉,连绵起伏的草坪空间为市民提供了不一样的室外休闲场地。
(3)密林空间:在乔木种植设计上,偏重于打造片林观赏空间,利用多个密林空间将福建山樱花、美丽异木棉、二乔玉兰、黄花风铃木、大叶杜英、小叶榄仁、桂花等多种观花、观叶、闻香类乔木有序的分布在重要节点上。让在公园游赏骑行的游人,穿梭于美丽的片林空间之中,或驻足观赏或快速骑行,移步异景,感受四季不同的变化,体验别样的滨江空间。
(4)花田空间:在花田空间的营造上,采用了蓝花鼠尾草、美丽月见草、长春花等多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尤其是首次尝试种植的美丽月见草,一开花便起到了轰动的效果(图8)。每逢花期,粉色小花连绵成片,在路边“织”出长长的碎花小地毯,怒放成了一片醉人的花海。孩子们在这里扑蝴蝶,编花冠,尽情与大自然嬉戏玩耍,耳畔江风吹拂,丝丝花香沁人心脾。
(5)湿地空间:在公园堤外留下了一小块原生湿地,弥足珍贵。园内主要景观节点由观鸟亭、望江台、栈桥、服务设施等构成,同时结合当地民俗特点将传统龙舟放置于公园内,保留地方文化特色,将自然与传统文化巧妙融合。现场保留了岛上大部分的原生植物,同时补植了以东方杉和黄金柳为主的乔木,结合美人蕉、鸢尾、菖蒲等水生植物,为认知生物的多样性等提供有利条件。
3.4福州首个“智慧公园”的打造
公园照明主要采用LED灯,照明控制采用物联网智能照明控制系统。该系统采用电力载波与GPRS结合的无线智能控制方式,可与城市物联网系统连接(图9)。它通过电力载波通信的方式,将所有的照明灯具与智能照明控制器连接,智能控制器可通过GPRS信号与上位机(计算机)联系,并通过上位机监视、控制公园内所有的照明灯具。上位机可以是一台电脑、一部手机或者一台平板电脑。该控制系统节省了人力,更排除了人为因素产生的矛盾和失误,有效节约了电能。同时该系统预留有照明线路故障(防盗)监测的功能,管理员易及时发现线路故障的地点和位置,方便及时排除故障。
同时东江滨公园推出了免费WiFi和户外信息一体机两大智能服务,游客不仅能畅享高速、安全、便捷的免费互联网服务,还可通过物联网智慧景观集成管理系统选择自己喜欢的景点。“智慧公园”项目让游
园模式不再单一,游客可以一边欣赏滨江花海,一边通过无线网络实时传输景点照片。外地的游客来马尾旅游,也可以通过园内设置的户外信息机查询景点地图,让旅游不再有“盲区”。
此外, "智慧公园"还体现在更精细化的智能化管理上。
公园的自动喷灌系统,可根据天气情况电脑控制自动喷灌,公园管理者也可通过网络终端掌握公园土壤情况,并通过鼠标,实现自动化灌溉,不仅节省人力,也能节约水源。
滨水空间是城市环境中珍贵而重要的资源,也是城市居民接近大自然的理想场所[4],通过对东江滨公园的成功改造,极大地提升了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城市活力和城市品质,便捷的绿道成为了马尾人休闲甚至通勤的高品质的慢行系统,也成为城市活力滨水绿道的一个示范;其创新的设计手法为今后滨水空间的活力提升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依山傍水”的城市格局,造就了福州闽江两岸独特的滨水岸线,通过对滨江公园的活力重塑,确保了沿江滨一带城市开放空间良好的环境质量,同时也成为福州山水城市中不可缺失的重要组成部分。
[1](德)乌菲伦(Uffelen,C.V.)当代景观水景设计[M].梁楠,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6
[2]梁振强, 区伟耕.开放空间:城市广场·绿地·滨水景观[M].乌鲁木齐:新疆科技卫生出版社,2003
[3]张庭伟,冯辉.城市滨水区设计与开发[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
[4]聂柯,城市公共开放型滨水区景观设计研究[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07.6
高屹(1983.11-),男,工程师,主要从事风景园林方面的工作。
Brief analysis of the reactivation of urban waterfront space——The case of east coast waterfront park in Fuzhou
GAOYi
(FUZHOU URBAN PLANNING & DESING RESERCH INSTITUTE,Fuzhou 350100)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urban landscape, waterfront spaces is a kind of urban public green space, which is attractive ,functional, richly varied and dynamic. This paper takes the Dong Jiangbin as an example to study the waterfront space design method . Through the summary of modern urban waterfront park landscape design, the paper aim to seek for the urban waterfront park landscape design method which is suitable for people recreation and entertainment outdoor.
Waterfront space;Landscape design;Greenway;Design method
高屹(1983.11-),男,工程师。
E-mail:38069019@qq.com
2016-02-17
TU986.5
A
1004-6135(2016)03-00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