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正球
(福州市建筑设计院 福建福州 350011)
从语言的角度看建筑形式与内涵的统一
郑正球
(福州市建筑设计院福建福州350011)
为使建筑形式与内涵更好地相适应,文章借助语言自身统一性原理,从理论上提出其统一的关键在于对具体语境的呼应。通过分析20世纪空间语言和场所语言是如何在特定的历史语境下使新形式与内涵相统一,来揭示建筑形式产生的逻辑依据,为当前的建筑创作更好地探寻合宜的新形式提供借鉴,从而实现建筑形式与内涵的统一。
语言;语境;形式;内涵;空间;场所
在计算机与互联网普及的今天,建筑设计网络交流平台应运而生,建筑师获取建筑资讯的渠道大大拓展,国内外知名建筑师的新作品或当下风靡的建筑形式可以很及时、方便地在建筑界传播。然而丰富的设计资源却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建筑师创作迷向,外观时尚的形式和语汇常被功利性地附会于设计中,建筑理论界对此多有批判。本文试着从建筑语言的角度,分析建筑形式与内涵在特定语境下的统一性。
语言是人类最主要的交际工具,它是人类传递信息和保存文明的主要媒介,由一套被广泛认可的词汇和语法构成。独特的符号和结构形成独特的语言,产生相应的指代意义。我们借助语言能指与所指之间的关系,研究建筑的形式与内涵。
建筑语言的基本元素——土、木、金、石及新型人造复合材料等,有粗细、软硬、轻重、冷暖等感官上的区别,建筑师通过不同结构、构造方式将其建构成形态各异的建筑,实现不同的功能需求;同时通过运用形式上大小、虚实、明暗的对比,节奏、韵律的起伏变化等处理手法,将心境、志趣、愿景等思想物化其中,使建筑带有明显的情感色彩,并可被置身其中的使用者所体验,完成建筑语言的产生与交流。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建筑:英国维尔特郡四千多年前的巨石阵(图1),其中每块巨石重约50t,在技术落后的当时,其建造目的不是为了遮风避雨这种基本而简单的功能(因为没有外墙、屋顶等围护结构,这些基本功能恰恰是其所欠缺的),而是作为史前魔法医院实现其宗教功能:当时的人们借助石块震撼人心的体量及石阵主轴线与夏至日出方位一致的特殊关系,向神灵祈求健康;中世纪哥特式教堂上被打造成尖形拱券的石块被赋予了深层的意义,与民宅墙上水平砌筑的石块不同,不仅仅具有结构和围护功能,还蕴含着引领教徒通往天国的精神内涵;中国传统民居中的天井,单从功能性考虑,它有利于改善建筑的通风与采光,除此之外它还体现先人道法自然及追求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上述例子建筑语言个性鲜明,容易解读。若在今天重新建造,形式上是否依旧如此?倘若不然其语言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是否可统一?我们知道,语言产生的过程是建立在特定的语境中,即当时建筑活动赖以进行的时间、地点、经济、技术、气候、文化氛围等综合因素。上述历史建筑形成时的语境与现今已有天壤之别,故而其表现形式应当是另一番模样。
当建筑师面对一项崭新的设计任务时,脑海里往往会出现同质或同型建筑的形象,或经验中使用者常有的行为方式。这是认知上的一种惯性和推理,是建筑师对建筑形式、空间与场景做出的预先设想。这种设想有的放矢,具有很高的效率,但事实告诉我们,经验和推理也常常束缚创作,因为他脱离了对特定客观环境的综合考虑,想象还只是潜在的模仿和假设,它需要进一步的深化和矫正。只有置身准确的语境中,建筑语言的形式和内涵才可能获得统一。
现以20世纪两种代表性的建筑语言为例,探讨如何在新的形势下使建筑新形式与内涵相统一。
2.1理性的空间语言
空间是物质客观存在的一种形式,是一个相对概念,有宇宙空间、几何空间、思想空间等不同范畴,自古以来它就是建筑、哲学、艺术、科学界的主要研究对象。古希腊原子论者把空间看作是包容物体的无限容器;牛顿从力的角度认为空间具有张力;贝克莱从认知上提出空间只能靠经验唤起;春秋时期的老子从器皿、房间虚实关系提出空间“用”的功能等等。
到了20世纪上半叶,尤其是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建筑空间对于建筑师来说已不单是形而上的哲学、美学问题,更是现实的社会问题。尽管当时的科学技术、工业化水平已有很大的进步,但是由于战争原因,人民却居住在破旧、肮脏的房子里,而且范围涉及全世界,引起了很大的社会矛盾。因此以柯布西耶为代表的现代主义建筑师,发起了空间革命,认为当务之急是建造大量实用的住宅,建筑空间不再被认为是客观、中立的,而是建筑师干预社会的一种手段。社会所需要的是外部形式简洁、新颖,内部空间可灵活分隔、日照充足,且价格便宜并可以工业化生产的房子[1],强调建筑空间的实用性、合理性,外观简洁及建造技术现代化。
此后出现的大量建筑在形式上都有一些相似特征: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自由的平面布局、简洁的外墙面与檐部处理(很少用或完全不用装饰线脚)、平屋顶、玻璃幕墙以及柯布西耶提出的新建筑五点特征,等等。1952年建成的马赛公寓(图2),长165m,宽24m,高56m,通过巨型混凝土柱墩支撑起上部17层的住宅,可以容纳超过300多户不同人口组成的家庭。在这个建筑中柯布西耶通过底层架空的方式,改善了场地的通风条件;建筑一字排开,最大限度地利用了阳光;内部采用跃层式的布局,每三层设一条公共走道,大量节省了公共交通面积;立面保留粗犷的混凝土质感,并无多余的装饰线脚,降低了造价;底层与屋顶都设计成平时的活动空间,为居住者提供一个实用、卫生、宁静而又廉价的居住空间。
现代主义建筑空间的理性还体现在对人体的尺度和行为规律的研究。建筑师应避免把这些行为装进许多相同的盒子或一连串规则的棱柱体中去;现代建筑语言要求建筑空间去适应人的行为[2]。柯布西耶的模数(Modulor)概念即是建立在黄金分割和人体尺度基础上的度量尺度(图3),通过研究人体的行为机能,用“自由平面”把空间和时间流通起来,再在垂直方向上把不同行为所需的不同空间高度,通过挑高、跃层、交错等处理手法,为每个不同功能的房间提供了各自合适的高度。
2.2注重情感的场所语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尤其是在计算机广泛运用于辅助设计之后,这种对人体尺度、行为机能、空间组合的研究更为精确与方便,如通过计算机软件模拟建筑内的气流、热流、日照分布和变化轨迹等。与技术进步相应地,同时也带来了建筑空间的革命——扭曲的空间已然颠覆了传统“长×宽×高”的空间概念。
然而物极必反(反对),正当现代主义建筑空间日趋“合理”,人们在享受这理性空间带来的便利时,却也渐渐感觉到个体归属感的消失,自己在这个空间里似乎是个外人,一种前所未有的异化感涌现;建筑师对自己的设计目标也愈发迷茫了,在这种“目标—手段”的设计过程中,建筑语言最本质的关联被切断了,使用者被当成了被动的“存在者”,而设计却成了建筑师手中一种游戏,并紧跟着时代的科技而不断更新。2000年夏天,哥伦比亚大学建筑系教师Lynn、Rashid与学生们一道,为威尼斯建筑双年展美国展厅合作设计了两个由计算机线框图生成的实体模型装置,招来了《纽约时报》评论家Herbert Muschamp的苛刻评论:“我们的身体仍然需要砖和灰浆结构。如果现在的建筑系学生没有集中精力发展物质城市中的新形式,那也许他们以后将变成工业制造电光魔术的低水平咨询员。”[3]
在对现代主义理性空间的质疑声中,以场所意义为出发点和终极目标的建筑语言在建筑界渐渐为人们所提倡,主张用场所的情感与意义取代空间的理性,强调建筑应有的人文性,对现代主义空间“唯理是从”的方式采取一种批判的态度。“在这一批判的背后是场所、建筑物和表象之间由于存在根本性的割裂,而无法统一这样一种基本认识。如果说建筑物是生产方的逻辑,表象是消费者方的逻辑的话,那么这种割裂也可以说是生产和消费之间的割裂。”[4]场所主义对现代主义采取批判态度但并不全盘否定,现代主义技术上的进步和审美上的创新精神,依然为场所主义所推崇——场所主义同样也拒绝回到前工业时期,建筑形式上避免对历史主义和浪漫主义的盲目憧憬和简单再现。它所追求的是文化、伦理的自主性和认同感。可以把场所主义理解为对现代主义建筑语言的修正和补充。
例如为建筑界所熟知的日本著名建筑师安藤忠雄,从他作品中应用的材料(多是清水混凝土、钢铁、玻璃、木材),及简洁的形式(多是纯粹的几何构图)来看,他是一位现代主义建筑师,然而在他的作品中又处处体现着场所精神,特别是对日本传统生活方式的保留和发扬。其作品很好地结合现代主义建筑技术上的先进性和日本传统审美意识。建于1975年的住吉的长屋(图4),是其代表作之一。在这街边相当局促的场地里,安腾设计了一个内向型的住宅,在仅有的三十几平方米中留出室外中庭,它如同前述中国传统民宅里的天井,将户外四季的气候变化引进,无论是刮风下雨,都需经过中庭来连接前后进的房间,这不仅创造了宁静、健康的生活环境,还通过室内外的互动,还原了应有的生活情趣。它融入了安藤对传统街屋生活的理解。其场所精神的体现不需要靠视觉上对日本传统建筑样式的重现,而仅是让自己在特定的环境中显得很适宜。
从建筑语言与其产生语境之间的关系看,日本战后经济的复苏、建筑技术的进步和追求一种与传统生活相适应的生活状态是当时的语境,其语言形式与内涵的统一体现在对日本传统生活方式的保留和发扬以及当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更合理的时候就不再采用传统的砖木结构这一行为之中。
上述两个不同语境下产生的优秀建筑,其语言的统一关系可以概括如下(图5,图6):
将建筑作为一门语言来研究,从特定语境出发,并遵从语言的产生逻辑去指导建筑创作,可以更好地使形式与内涵相互统一,使建筑形式更加合宜;有助于建筑师找回创作的自主性,从而改正当下盛行的只注重表象的风气。
[1]冯雷.理解空间[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
[2][意]布鲁诺·塞维.现代建筑语言[M].席云平,王虹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3]褚冬竹.开始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4][日]隈研吾.负建筑[M].计丽屏,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
[5]官丽达.对建筑形式语言逻辑问题的思考[J].南方建筑,2006,(2):94-96
[6]周琼宇.建筑的情感创作与情感阅读[J].南方建筑,2005,(3):104-106
郑正球(1982.1-),男,硕士,工程师,主要从事建筑设计及其理论的研究工作。
Unity of architectural form and connotation from a perspective of language
ZHENGZhengqiu
(Fuzhou Architectural Design Institute,Fuzhou 350011)
To make the architectural form be appropriate to the connotation, this paper proposes that the key of their unity lies in the response to the specific context by dint of the theory of the unity of the language.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how the space language and place language in the 20th century was unified under the specific historical context, the logic basis of an architectural form was revealed and a reference for the current architectural creation was provided, so as to realize the unity of the architectural form and connotation.
Language; Context; Form; Connotation; Space; Place
郑正球(1982.1-),男,工程师。
E-mail:314226086@qq.com
2016-02-05
TU20
A
1004-6135(2016)03-00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