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小坤
摘要:从仔猪断奶日龄的选择、猪舍环境控制、降低应激、饲养、疾病的控制和驱虫等综合措施对断奶仔猪的饲养管理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断奶仔猪;饲养;管理
中图分类号:S82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6)06-0051-01
断奶仔猪也称育成仔猪,是指断奶到四个月龄的仔猪。断奶仔猪的饲养管理不仅影响到仔猪保育期的生产,对育成育肥阶段的生产也有着决定性的作用,仔猪断奶后由于饲料、环境的改变以及其他应激因素的影响,是疾病的高发期。笔者就仔猪断奶日龄的选择、猪舍环境控制、降低应激、饲养、疾病的控制和驱虫等综合措施进行简单阐述,以供参考。
1 仔猪断奶日龄的选择
由于仔猪自身的生理特点,若断奶日龄过小,应激反应大,容易导致消化不良、腹泻、消瘦、抗病力下降、死亡率高。但也不是断奶的日龄越大越好,日龄过大会降低母猪的利用率,延迟母猪发情等。临床经验表明,选择30~35日龄断奶较适合,此时,仔猪的消化器官发育更完善,免疫力稍强,对疾病有一定的抵抗力,已基本上适应饲料和环境条件,育成率较高、发育较为整齐。
2 提供良好的猪舍环境
2.1 温度
温度对断奶仔猪的生产能力影响很大。3周龄的断奶仔猪移入断奶仔猪舍时,适宜温度是26~28 ℃,之后每周降低1~2 ℃,最后稳定在20~21 ℃。这期间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均可对断奶仔猪的生长发育产生不良的影响,要控制断奶仔猪舍中全天的温度变化不超过1 ℃,从而降低其对生产能力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和发生腹泻的频率。
2.2 湿度
猪舍内湿度过大可增加寒冷和炎热对猪的不良影响。潮湿有利于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可引起仔猪多种疾病。断奶幼猪舍适宜的相对湿度为65%~75%。
2.3 通风
通风的好坏也对猪舍的环境和猪的生产能力有重要影响。猪舍中细菌的浓度、湿度、恶臭以及瓦斯都会影响空气的质量。要特别注意排泄物产生的沼气和恶臭,有效的通风能降低断奶仔猪舍内的有害气体、灰尘及细菌浓度。栏舍内粪尿等有机物应及时清除处理,减少氨气、H2S等有害气体的产生,控制通风换气量,排除舍内污浊的空气,保持空气清新。
3 降低应激
仔猪面临最大的间题是断奶应激、营养应激,在不当的饲养条件下,如断奶应激、精神应激和营养上的应激等都可使刚断奶的仔猪生长停滞甚至倒退,所以,仔猪的培育目标是尽量减少断奶应激,降低断奶腹泻和死亡率,促进仔猪健康、快速的生长。
4 饲养
4.1 合理分群
按仔猪强弱大小分栏,每栏仔猪体重接近,每栏饲养头数不能过多,过多容易发生咬尾、咬耳现象,不利于猪的生长。
4.2 喂料
断奶后一周内的仔猪要控制采食量,以喂八成饱为宜,实行少喂多餐,逐渐过渡到自由采食,在不发生营养性腹泻的前提下,尽量让仔猪多采食。断奶后半个月左右仍然喂给断奶前饲喂的乳猪料。乳猪料换为仔猪料时应有一周的过渡期。
4.3 饮水
保育仔猪要供给充足、清洁的饮水,自动饮水器高低应恰当,保证不断水,若无自动饮水器,饲槽内应放清洁的水,刚进栏的猪可适当在饮水中加入电解多维。
5 做好疾病防治
5.1 制定科学的免疫接种程序
仔猪免疫机能差,哺乳期主要依靠从母乳中获取母源抗体,3周龄时母源抗体下降到最低点,断奶后母源抗体来源完全丧失,而主动免疫要4~5周龄才能建立。必须做好猪瘟、副伤寒、口蹄疫等的免疫接种工作,最好通过抗体检测制定免疫程序。
5.2 药物保健
加强药物保健,重点防治以蓝耳病、圆环病毒2型、副猪嗜血杆菌病为主的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的发生。对仔猪阶段危害较大的主要寄生虫有球虫、蛔虫和肺丝虫等,要加以防范。
5.3 做好卫生、清洁工作
断奶仔猪舍的准备是从清扫开始的,猪舍内外要经常打扫,定期消毒、灭菌。清扫结束后进行彻底消毒。当环境干净时,猪体抵抗能力强,卫生消毒彻底,病原微生物没有生长繁殖的机会,猪群就不易发病。
5.4 疾病预防
尽可能将猪舍远离传染源;严格控制进出的车辆、人员;消灭老鼠、苍蝇;保证猪场人员不与外界猪群或猪产品接触,出入猪舍前淋浴;新进的种群应该隔离饲养,使其适应新的环境;对粪便进行安全处理和储存,及时处理病死猪等。
6 驱虫
各种疫苗接种结束后,待猪一切正常后应对猪进行驱虫,以驱除其体内外寄生虫。可先用阿维菌素、伊维菌素、左旋咪唑等药物,驱虫1次后过1周左右再重复驱虫1次,也可更换不同驱虫药。驱虫时必须及时清除粪便(或冲刷栏舍),防止排出体外的线虫和虫卵被猪吞食,影响驱虫效果。驱虫后再消毒1次则效果更好。
7 小结
断奶仔猪的饲养管理需重点关注的是尽可能提高断奶重,这需要正确给予母猪饲料和饮水,提高断奶前教槽料的采食量;断奶后第一周,应特别注意保育舍温度、饲料质量、仔猪采食量及特别的护理;定期巡查猪群健康状态,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采用科学的方式评估日粮,使刚断奶的仔猪尽快开始采食。那些拥有较高的保育期采食量、遵循严格的保育舍饲料预算及饲养管理的生产者将获得更大的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