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安全的必要成本

2016-09-27 17:59
中国经贸聚焦 2016年8期
关键词:灭火器公共场所普及

去年我曾在本刊撰文,呼吁尽快在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普及AED(自动体外心脏除颤仪)配置,不料时间才过去半年多,悲剧再次发生。

前不久,34岁的天涯社区副主编金波在北京地铁6号线站台上突然晕倒,经路人抢救无效不幸离世。急救专家认为,对这种心脏性猝死,当时如果现场能找到一台急救用的AED,情况或会是另一种结果,奈何北京所有地铁站里至今不见AED的影子。

一则在电视上反复播放的公益广告说,中国每年心脏性猝死发病人数超过54万,相当于每分钟约有1人发生心脏性猝死。

心脏性猝死的可怕在于:一来得突然,事先常无征兆,属于真正的猝不及防;二看似健康人群也存在猝死风险,可许多人因缺乏相关知识而麻痹大意;三抢救成功率低,在中国,最终抢救过来的患者不足1%,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水平。

一个年轻人在众声惋惜中离去,又一次引发了公众对AED的关切。迄今为止,中国绝大多数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如地铁、机场、火车站、体育场馆、大型购物中心和娱乐场以及繁华商业街区等,没有把AED作为标配的急救工具,这是公共场所延误心脏性猝死急救时机的主要“硬伤”。

金波事件发生后,有媒体报道,2014年底安装在杭州多个公共场所的15台AED,至今没有使用过。出现这种情况,据说一是由于心跳骤停病例不多,二是大众对AED认识不够,这又牵扯出救命神器配备成本过高的议论。

据说每台AED售价约3万余元,使用一次或过两年保质期必须更换电极片,费用在500元左右。这样的配置成本即便有点高,却是确保公共健康安全必不可少的保护垫。其作用,如同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灭火器配备一样,均为以备不时之需,道理很简单,一切有形的物质设备有价,而人的生命无价。

为什么平时大量灭火器闲置公众少有责备之声,杭州地铁站的AED刚巧未被使用就成为质疑目标?说白了,无非前者的重要性早为公众熟知,而后者耗费成本较大,又处在社会正确认知的起步之时。这种情况的出现,恰恰证明加大宣传普及AED力度的紧迫性。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公众对公共健康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舆论呼吁对AED的公共配置予以高度关注,正是消费升级时代对社会安全等级提升的题中之义。顺应社会发展趋势,最大限度满足公众对自身健康安全的急迫需求,是各级政府不容回避的责任。

AED的全面配置维护,短期内会增加一定的经济成本,但长远来看,国民的健康将创造出更多的财富,现在的付出可以换回更多的回报,即便从纯经济角度来算这笔账也会是收益大于支出。更何况,由AED的配置带来的社会安全感,将进一步消除公众对环境安全的不安情绪和心理焦虑,进而提升社会宜居及幸福指数,其综合效应远非一时的财务付出可以比拟。在这个问题上,决不能鼠目寸光,因小失大。

配置AED的费用,理应纳入政府财政预算,作为医疗卫生保健配套的一部分,同时也可动员更多公益组织或企业、民营机构介入运作。诚如有建议的那样,如果有企业愿意捐助,在AED打上该企业LOGO,这样凝聚爱心的形象广告,显然是值得一试的双赢。有报道说,杭州市已规划大致在未来三年内实现每万名市民配置一台AED,全市配置600台,同时跟进急救知识普及,让市民逐步了解其作用。这样的远见卓识,值得更多城市学习仿效。

猜你喜欢
灭火器公共场所普及
5G手机打响“普及战”
如何使用灭火器
基于ARM的公共场所智能保洁车控制系统的设计
公共场所 不能乱来
透明灭火器
支持公共场所禁烟为自己为他人
公共场所禁烟迈出一大步
引导发展 推广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