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商业时报》9月26日文章,原题:共产党中国寻求独立思想解决新出现的问题 中国南方制造业中心东莞决定以高达3000美元的薪金吸引优秀人才。这个决策在很大程度上出自中国高层号召研究机构对决策发挥更大作用后于2013年成立的一家智库——东莞人才发展研究院。该研究院负责人表示,地方政府如今制定政策前想要实地调查和建议,“以前,他们有些拍拍脑袋就决定了。”
中国正处于转型期,面临前所未有的各种挑战。2015年发布的有关发展智库的计划,叹息中国缺乏让外部建议参与决策的“制度性渠道”。官员们如今正努力为决策者提供水准更高的建议。这个国家不乏需应对的重大课题,如制造业升级、债务去杠杆化及国企重组……中国与全球化智库创始人王辉耀说:“中国(如今)比任何国家都需要智库,特别是独立和民间的智库。”北京需要智库的声音填补内部体系缺乏的辩论。
上海社科院的智库研究中心每年发布智库排名。该中心目前跟踪关注的智库约400家,多于去年的279家。一些较小智库未能进入其雷达范围,这表明中国智库更广泛的扩张。中国有2000多县级政府,专家估计未来数年中国可能会有5000家智库,数量是美国的两倍。
在中国,能否参与决策是衡量智库影响力的最终标准。但撰写过相关论文的阿比盖尔·瓦瑟里尔等表示,依靠政府拨款和认可“可能削弱智库产生独立建议的能力”。伦敦国王学院研究中国事务的克里·布朗则认为:“涉及经济问题,智库和政府在保持可信等方面有共同目标。涉及农村、社会情况等国内事务问题,中国智库处于绝佳位置,能提供很有价值的研究。”
国外观察人士已注意到中国智库崛起。在东京的亚洲开发银行旗下智库工作的根本直子表示,她所在智库考虑邀请9家中国研究机构参加他们明年举行的全球峰会,受邀的还有布鲁金斯学会等其他国际知名智库,“中国智库不仅参与,有时还带头。”▲
(乔恒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