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传统村落道路规划与建设的环境适应性研究

2016-09-27 08:32:50刘慧之杨思声王珊
福建建筑 2016年5期
关键词:村落道路村民

刘慧之 杨思声 王珊

(华侨大学建筑学院 福建厦门 361021)



客家传统村落道路规划与建设的环境适应性研究

刘慧之杨思声王珊

(华侨大学建筑学院福建厦门361021)

以初溪村作为研究载体,通过现场实地考察、村民访谈、绘制分析图示,图表等方法,从总体布局、传统建筑、公共场所、农田林地、水体等五个方面,深入解析客家传统村落道路规划建设与环境之间复杂的适应策略,并分析二者适应策略的形成原因。

客家古村落;道路;环境

0 引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数量的扩张,城市空间格局的改变,在城镇化加快的进程中,越来越多的乡村地区被纳入了城市发展的格局中,而在规划建设过程中,在乡村运用城市规划的理论与规划方法,虽可以将二者共同考虑,对于村镇等的建设也能有较为高效和明显的成果,但逐渐地,乡村被城镇取代,各地呈现出过度开发、环境恶化等状况;而且随着发展的扩张,许多传统聚落受到波及,自然环境被严重破坏,在村落的规划建设中,对环境和文化的尊重理解与重视被快速的发展节奏掩盖。

闽西地区地貌复杂,山地居多,在平地,村落的建设面积较少,加之为躲避战乱,许多村落位于高海拔地段,在建设过程中,有许多要考量的自然环境因素,而在村落营造过程中客家人并不是一味地改造自然,而是运用自己的经验与智慧,顺应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并形成了既能满足生活生产所需,又有着文化价值的道路网络系统。本文从道路与环境的视角出发,结合闽西客家地区的地域和文化特色,解析其道路与自然环境的复杂关系和丰富的表现形式,并挖掘其在建设时所蕴含的民间智慧和文化价值,以期对新农村道路建设和村落保护以及当代道路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1 初溪村简介及道路总体布局

永定县下洋镇初溪村位于永定县东南,南与湖山乡相邻,北至大溪乡,距离县城约50km。海拨400~500m,南面为层层叠起的梯田,北面地势较为平坦;村内主要道路连接洋湖线,通往周边乡镇和县城[1](图1)。

村落的主要道路形成了两横两纵的布局,而村落内部建筑之间、宅前屋后的菜地、村落南面的梯田,也有着复杂多变的道路微系统,与主路网共同构成了整个村落的道路系统,并能很好地适应地形、水体流向等自然环境。南向主要道路则与山涧下来的溪流紧密结合布置,既能满足交通需求,又能方便村民取水所需。而通往建筑的支路则与地形、建筑形式等相互契合(图2)。

图1 初溪村周边主要交通

图2 初溪村道路总体布局

2 村落建筑与道路连接的复杂多变

建筑形式与周围环境的变化和相互影响形成了其周围不同的道路形态;圆楼、方楼、条形土楼、异形土楼等土楼的形成,其建筑形态、大门开口方向、大小等等不仅仅是村民主观决定的表现,还有经济因素,以及地质条件、取材、地形、风水等的影响,反之,这些形态对周围环境也会有着一定的作用,二者之间的相互适应,也造就了不同的道路形态;而居民的生活生产需要与习惯又会在建筑周围形成富有变化的道路。而路与建筑的交织组合方式也各有不同;高差形成的青石阶、入户的台阶踏步、土楼台基、楼前的小院等等,不同的形式将建筑与道路相连,既是二者的联系,也是道路的一部分。建筑周围的道路不单单是只局限于外部空间环境,而是延伸至建筑内部,楼梯、檐下的走廊、中间的空地则依据建筑形式的不同,有的设天井,有的设有宗祠,有的则为开敞空间,并在居民的生活习惯和使用方式影响下,形成了表现各异的内部道路空间。

例1:传统建筑之间丰富的道路内容

支路两旁的建筑与其也有不同的衔接方式,至公共厕所的碎石小路主要是服务于游客等,其两侧仍然是原有的泥土路,还有村民放置的鸡舍,由碎石小路再上台阶,与支路相连;与道路隔溪流而建的建筑,则通过卵石铺砌的小桥来连接;锡庆楼则因高差,通过缓坡来相连。为方便跨过水渠,村民还在水渠上方放置了能过人的小木板,无需绕路,可以直接到达建筑; 而因高差而形成的空地一角,则种上了芭蕉树或其他植物(见图3)。

图3 传统建筑之间的丰富内容

例2:共庆楼

天井可以说是宅院建筑中与居民生活最为贴近的空间,共庆楼内部的天井与內廊形成了建筑内部的道路循环,并通过入口与建筑外的前坪和村内主路相连,建筑的台基也与周围的附属用房巧妙地联系[2](图4~图5)。

3 村落公共场所与道路的交融

村内祠堂是村民们为了纪念祖先而建立的祭祀建筑,同时也是维系着家族的图腾与象征,而其选址又能为家族大型或者平时的祭祀活动或者居民休憩提供场所。在初溪有两处祠堂,一个是东海堂,一个则是位于集庆楼中心的徐氏宗祠。伯公是客家人对土地公的亲切称呼,可以保佑村民,也表达了客家人对自然的尊敬,一般位于水口、村口等处;初溪的宗祠、伯公庙、庵堂、操场、小广场等公共场所不仅是村民在举行祭拜仪式的主要场所,也是人们闲暇时的休息与交流空间;或位于路边,或与道路稍稍分隔,或与道路融为一体。这些公共场所承载了丰富的祭祀活动与村民的日常活动,也是道路的一个部分。

图4  共庆楼内外部空间及细部

图5 共庆楼(剖面)

例1:广场与道路的连续过渡

从图6可以看出道路、学校、文化中心、宗祠等共同围合形成了村内的一个较大公共中心,是村民经常活动和休息的地方,广场也为学生活动和文化中心提供了场所,在周围树荫下还放有石椅,以供居民休憩,还放置有篮球架和乒乓球台,在文化中心附近还有老年人活动中心,照顾到了村民各个年龄层次的活动;而村内的徐氏宗祠——东海堂,则用台阶巧妙地与广场形成了一个区分。

4 村落农田与林地道路的半自然性

初溪村开辟于石头山上,在南面的梯田上,村民在石头上铺泥土,种植水稻、蔬菜、果树等农作物,形成了壮观的梯田景观;而在宅前屋后的空地上则充分利用高低错落的地形条件和水源,种植蔬菜和甘蔗、香蕉等水果,既能方便地摘取,也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村落内部景观;菜地与主路的联系一般是通过台阶,既在二者之间简陋地铺些石板,木板、石块等,或直接置于路边。菜地小径的形成是基于自然原因和人为因素,既要适应于地形,也要便于村民种植和灌溉。

住宅附近的菜畦与路面的通过台阶来处理高差,临近溪流,方便村民灌溉,溪边则是利用当地石材和石块而形成岸线和对其加固;住宅二层则悬挑于溪流之上(见图7)。

5 初溪古村落溪岸环境与道路建设

进入到村落中心,需要穿过初溪,村民在溪水跌落处放置了等间距的石墩,让溪水从间隙中流至下方,既方便行人通行,又不阻挡水流;水位上涨时,则可让其没过石墩,村民可从不远处的五溪桥进入村内。道路平面形态虽然是随着溪流水系而生长发展,但有着多样的具体适应方式,或沿着岸线平行延伸,或以桥或石板等方式横跨溪流两岸,或在溪流中设石墩,便于行走和泄洪,或设置台阶引人入水边,以便居民灌溉和饲养牲畜之用;而从垂直形态来看,则有着平行、相交等方式(见图8、图9)。

图7 宅旁菜畦

图8 初溪中石墩,兼有通行与泄洪

图9 溪边蜿蜒的石板路

6 结语

当代新农村的道路建设,道路通常是拓宽以满足机动车的通行和地面硬质化,水泥化,将具有特色和功能复合的泥巴卵石路整修为平整的水泥路面;通往家中的路也是笔直的水泥路,但是在建设过程中却忽视了村落自身的环境,扩建的道路与土地对周边林地的侵蚀,地面的硬质化与均质化也使村落失去了其原有的特色,且经常会出现路面破坏的现象;也将村落与自然逐渐隔离开,二者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弱。

在自然环境与文化背景的影响下,客家传统村落道路与环境的相互适应中有着复杂相融的关系,在民居建筑、公共场所、农田等不同的角度有着丰富的生态策略,道路也与动植物等生态息息相关,在规划建设也对其有一定的考量[4],也体现了客家人对于自然的尊重与运用于环境的智慧,传统道路也是重要的道路遗产,蕴含着丰富的道路文化与地域文化,对于二者适应关系的解析与挖掘,有利于客家村落的自然与可持续发展,也为新农村道路规划与建设提供借鉴。

[1]罗开洪,胡大新,魏荣章.福建客家著名民居[M].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2011.

[2]黄汉民,陈立慕.福建土楼建筑[J].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

[3]王其亨.风水理论研究[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2.

[4]林宪德.城乡生态[Z].台北:詹氏书局,2007.

图片来源:

图1为根据谷歌地图改绘

Environmental adaptation of hakka ancient village road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LIU HuizhiYANG SishengWANG Shan

(College of Arch HuaQiao University,Xiamen 361021)

This study takes Chuxi village as it’s object,and uses the scene field investigation,interview,analysis of graphic drawing villagers,charts and other methods,then deeply analyze the complex adaptation strategies of the road planning in traditional Hakka village construction and environment through the overall layout,the traditional buildings,public places,farmland,forest and water.Then analyze the reasons of the adaptive strategies.

Hakka ancient village;Road;Environment

华侨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育计划资助项目(华大研[2014]6号);

2016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2016J01239)

刘慧之(1990.01-),女。

E-mail:L805996821@163.com

2016-03-24

TU98

A

1004-6135(2016)05-0007-04

猜你喜欢
村落道路村民
林中村落
静谧村落
坚持中国道路——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
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0
道听途说
定点帮扶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今日农业(2021年21期)2021-11-26 05:07:00
张存海: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
今日农业(2021年1期)2021-03-19 08:35:24
我们的道路更宽广
青年歌声(2020年12期)2020-12-23 06:30:00
承包地收割时遭村民哄抢,谁来管?
今日农业(2020年21期)2020-12-19 13:52:28
村民喊我去“摘些咱家的菜”
当代陕西(2019年22期)2019-12-18 05:32:08
油画《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