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颖珊
摘 要:抗日战争时期,番禺地区涌现出许许多多为抗日作出贡献的英雄人物,其中罗道珊就是当地一位知名的女医生。文章中通过对其相关文物进行解读,探究她一生经历、思想行动的闪光之处,以及她作为广游二支队不入册的战士尽心尽力救护抗日伤员的抗日故事。希望藉此,让大家对这位女医生的人生故事有更多的了解和认识。
关键词:罗道珊;广游二支队;抗日;文物
在中华民族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同胞万众一心,同仇敌忾,共赴国难,团结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开展了不屈不挠的抗日斗争。在广州番禺地区,番禺人民及其子弟兵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根据自己所处的具体环境和特点,开展敌后抗日游击战,有力地打击敌人,动摇了敌伪在珠江三角洲的统治,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艰苦的斗争中,番禺人民涌现出许许多多的英雄烈士,以及为此作出不少贡献的进步人士,其中罗道珊就是当地一位知名的女巾帼。
在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的抗日藏品中有几件是与罗道珊相关的文物,例如有罗道珊穿过的大白衣、罗道珊救护广游二支队伤员用过的药瓶、猪腰盆、手术钳、药匙羹、舌压、洗眼杯、木药盒、厘戥秤盒等物件。據保管人员介绍,这些物件是1980年罗道珊儿媳李桂莲捐赠给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收藏的。到底罗道珊何许人也?在抗日战争期间,她为中国的抗日做了哪些有益的事情呢?下面让我们通过其物件细端其详,解读她的个人故事。
1 文物概况
1.文物1:番禺大队南医生罗道珊穿过的白衣,衣长为68厘米,肩宽为33.5厘米,袖长为18.7厘米,胸围为40.8厘米。时间为抗日战争时期。
2.文物2:番禺大队南医生罗道珊用的药瓶,瓶高为13.3厘米,底径为6.5厘米。时间为1943—1945年间。
3.文物3:罗道珊救护广游二支队伤员用过的猪腰盆,纵为22.7厘米,横为15厘米,高为4厘米。时间为抗日战争时期。
4.文物4:罗道珊救护广游二支队伤员用过的手术钳,纵为17厘米。时间为抗日战争时期。
5.文物5:罗道珊救护广游二支队伤员用过的药匙羹,纵为8厘米。时间为抗日战争时期。
6.文物6:罗道珊救护广游二支队伤员用过的舌压,纵为15.5厘米,横为3.4厘米。时间为抗日战争时期。
7.文物7:罗道珊救护广游二支队伤员用过的洗眼杯,口径为4厘米,高为4.8厘米。时间为抗日战争时期。
8.文物8:罗道珊救护广游二支队伤员用过的木药盒,纵为7.3厘米,直径为3.3厘米。时间为抗日战争时期。
文物1-8 厘戥秤盒
9.文物9:罗道珊用过的厘戥秤盒,纵为31厘米,横为7厘米。时间为抗日战争时期。
2 从文物中解读罗道珊的人生闪光事迹
从上面文物来看,罗道珊的物件都是一些医护人员常用的医疗用品。由此可得知罗道珊是一名医护人员。那么她是怎样的人,其经历如何呢?通过对其信息的不断搜素,终于在一些资料中,获悉了她的个人情况。
1.罗道珊简况
罗道珊(1910—1975),女,广州市人。番禺县政协第二、三、四届委员。早年毕业于广州图强助产士学校,在广州从事医务工作。1938年,举家迁至番禺大江南村居住,仍以行医为业。她为贫苦人家看病,只收药费成本,甚至不收分文。1943年前后,广州市区抗日游击队第二支队(简称“广游二支队”)到大江南村一带活动,她主动当上该支队的义务医生。解放初期,番禺县政府曾请她到市桥卫生院(即后来的县人民医院)当院长,但当地群众极力挽留,故她仍留在大江南村工作。几十年来,她艰苦朴素,乐于助人,生活有困难,从不向党和人民伸手,广游二支队的老战士都说,罗道珊是二支队不入册的义务医生,是个好战士。
2.罗道珊是番禺当地人皆共赞的好医生。
罗道珊在大江南村颇受群众喜爱,到底是怎样情况呢?
原来罗道珊医生为人善良,厚泽仁心,扶危济世,其故事在百姓当中广为传颂。据一些资料记载,曾有一产妇因饥饿无力,分娩困难,罗道珊煮蛋煲饭给她吃,使她回复体力,顺利产下婴儿。事后又将衣服送给婴儿,分文不收。1940年间,有一寡妇带着3个孩子,贫病交迫。罗道珊长期为她们母女治病,可惜母女医治无效相继去世,遗下两个孤儿,无人照料。罗道珊不仅为母女办理了身后事,还照顾两个孤儿。可见,罗道珊医生是多么乐于助人,怪不得她是群众心目中的好医生。
其实罗道珊高尚的行医方式,是与其年少时的学医经历有一定关系。罗道珊曾在广州图强助产士学校学习医术。这是一所有着革命氛围的西医学堂。其创办者为辛亥革命中为推翻封建帝制,建立共和制度作出过重要贡献的革命者——伍汉持。
伍汉持(1872-1913)是广东新宁(今台山)人。早年加入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参与筹划推翻满清政权的惠州起义、广州三·二九起义和广州光复之役等革命活动。他曾学医于佛山的英国惠师礼会医院,师从大医士晏惠林、安德生,精通西医,毕业后在香港油麻地区行医。后结识革命志士史坚如兄长史古愚,开始对孙中山从事的革命活动有所了解,随后投身革命。1901年清政府推行新政,鼓励兴办学堂,伍汉持便决定赴广州创办图强医学堂,传授医术。由他开设的图强助产士学校,就是培养具备现代医疗常识的助产士。后来他又开办图强医院,以义诊为主,为百姓施医赠药。广东的赤十会(今中国红十字会的前身)也是他创设的,其目的也是为社会提供慈善援助。伍汉持开办公益医院时同时也是为其革命活动作身份掩饰。
年少的罗道珊在这样一所以“施医赠药”为主旨的学校里学习,受其思想熏陶,纯洁的心灵慢慢烙下了救死扶伤、医者父母心的崇高医德。这对于她在日后的行医方式有着极大影响。毕业后,她就常常为贫苦人家义务看病,在抗战时期还志愿当广游二支队的义务医生,救护了许许多多为抗击日本鬼子而负伤的阵地战士。当今社会,如果医生们能像罗道珊医生那样无私行医,医患关系就不会出现紧张的状态。不过所处社会不一样,不能一概同日而语。
3.罗道珊在抗日战争时期,尽心尽力地救护抗日伤员,无偿支持抗日,是爱国的进步人士。
从上面文物的记录来看,罗道珊的物品都是抗日战争时期的。这些医疗器械都是十分简单的,如手术钳、舌压、药匙羹、木药盒等,仅是一些基础的医疗用品,从中可以看出战争年代的医疗条件是非常简陋的。那时候药品也是十分紧缺,医护人员要救护伤员也是困难重重,伤员接受医治也需要忍受切肤之痛。罗道珊在为伤员救护的过程,亲眼见到无论是重伤或是轻伤的伤员战士,都是硬汉子,始终没有吭一声,有时确实忍不住痛楚,才用低沉的歌声来代替伤痛的呻吟声,这对医生来说是多大的鼓舞。罗道珊被战士们坚强勇敢的精神所感染,她也尽己所能医治伤员,使他们能够早日康复,重上战场杀敌,挽救国家危亡。这些医疗文物,见证着一个医生的医术,同时也见证了当年伤员战士铁骨铮铮的精神。
罗道珊当年克服着重重困难,救护了不少的游击战士。她不但在家里为战士治病,有时候还跋山涉水,不辞劳苦,步行几十里,到各个隐蔽据点治疗伤病员。1944年,广游二支队在大江南村附近僻静的山边搭了个茅棚,在那里开荒种地,安置伤病员疗养,罗道珊常常在那里为战士治伤看病,茅棚成了临时诊疗所。
罗道珊对游击队的无私支持,得到游击队的赞许,成为了他们的统战对象。1943年7月,广游二支队司令部在大江南村开办军政干部训练班,学员课后开展统战工作和群众工作,一方面同群众一起生产劳动,访贫问苦;另一方面宣传游击队抗日、救国、爱民主张,藉此巩固和发展禺南游击区。广游二支队的余民生与罗道珊联系上,建立友谊,闲谈医学和抗日形势。在余民生的启发和帮助下,罗道珊的爱国抗日思想提高了,抗日信心越来越坚定。当游击战士有疾病和战伤,罗道珊都会免费为伤病员治疗,连医药费也不收,还视他们为亲兄弟、亲姊妹。当时游击部队生活非常困难,无米下炊之时,罗道珊从来都是义不容辞借米给游击队,如若自己也有困难,她就向别人借米为游击队开膳。罗道珊在抗日时期对广游二支队的支持,说明她也是一名抗日爱国人士,在不同的岗位发挥作用,为中国的抗日斗争贡献着自己应有的力量。
4.罗道珊是广游二支队不入册的好战士。
抗日战争时期,日伪军在禺南地区十分猖狂,由于罗道珊等革命群众与游击部队关系密切,经常支持配合和掩护部队,使日伪军企图消灭人民抗日武装的阴谋破产。1943年夏的一天,日伪军到南村抢劫后,转回大江南村去。这时罗道珊医生正为部队几个伤员包扎伤口。在危急中,她一面塞一些药在伤员的口袋中备用,一面急急做完治疗工作,然后迅速让他们扒梯翻过围墙向外逃走。这时伪军来到,她机智地应付伪军,拖延时间,使逃走的伤员安全远去。
此外罗道珊还时常接应女战士进行掩蔽斗争。1944至1945年间,游击部队的妇女干部常驻或来往于大江南村,罗道珊总是为他们安排好食宿。对于这些女同胞,罗道珊不仅在生活上关怀她们,还协助她们了解情况,发动妇女,组织妇女会等工作。不论时间长短,她都为大家安排食宿。其中一位女干部隐蔽在她家食宿近一个月。她对二支队战士总是热情迎送,有时还把被帐、衣物等给他们拿去外地使用。然而二支隊领导知道她家庭生活困难,给她一点生活费补助,她反而分文不要,坚决拒绝。可见,罗道珊医生也是一名抗日女巾帼,是广游二支队不入册的好战士。
5.罗道珊还是思想纯朴、重情重义的好医生。
解放初期,罗道珊被番禺县政府邀请她到市桥卫生院(即后来的县人民医院)当院长,但是在当地群众的极力挽留下,她拒绝了政府之邀请。因为她舍不得离开当地的群众,舍不得离开和她一道战斗、同甘共苦的父老乡亲,所以她选择留在了大江南村,心甘情愿继续当一名普普通通为广大群众服务的好医生,造福桑梓,她深受群众的爱戴。罗道珊的纯朴善良,乐于助人的优秀品质十分值得我们学习!1959年1月至1963年3月期间、罗道珊连续当选为番禺县政协第二、三、四届委员。
罗道珊虽然在抗日战争中只是千千万万的支持抗日的进步民众之一,但她却是番禺大江南村知名的女医生,更是广游二支队共知的不入册的好战士。她支持抗日事迹、义务为民诊治的故事在民众之间广为流传,深入民心。她是值得我们尊敬和怀念的中华民族好儿女!
参考文献
[1]番禺百年卫生志编纂委员会:《番禺百年卫生志》[M],方志出版社,2007年版。
[2]中共番禺市委统一战线工作部:《番禺统战史》[M],番禺市新华印刷发行公司,1999年版,第91页。
[3]陈建华主编:《广州市文物普查汇编·越秀区卷》[M],广州出版社,2008年版,第150页。
[4]广州地区老游记战士联谊会珠江总队分会编印:《珠江滚滚》[M],2005年版,第471页。
[5]中共番禺市委统一战线工作部:《番禺统战史》[M],番禺市新华印刷发行公司,1999年版,第93页。
[6]政协广州市委番禺委员会:《番禺政协志》[M],方志出版社,2006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