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钧 刘洋
摘 要: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殡葬文化经过数千年的发展以形成完成的殡葬体系,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城镇化的发展,生活习惯的改变,原有的殡葬形式也在发生着变革,墓葬作为殡葬活动的物质载体,其物质内容的组织形式在不同的时期和社会背景下有不同特点。由于人口老龄化过于集中,殡葬行业的发展更为快速,高品质墓园的规划设计成为市场追捧的目标。墓园是园林化的城市公墓,公墓规划設计与城市的人居环境、城市可持续发展有密切的联系。因此,研究墓园规划设计做初步的基础性研究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墓园规划;设计方法;园林化
关于墓园的概念表述,《辞海》中表述为:“上古时期,凡掘塘穴葬棺木,盖土与推平,不植树者称墓”。墓园的规划设计不仅涉及到整体功能的布局、风水文化,还涉及到墓区的营销策略、售后服务方式等一系列过程。成功的设计方案总体布局必定是完善的,现代公墓朝着园林化、个性化、艺术化的方向发展,不仅具有殡葬功能、缅怀功能、传承功能,更具有生态功能、休闲服务功能的特殊服务综合体。
1 现代墓园的生态节能建设
城市的公墓多坐落于山环水绕的地区,对自然环境的开发利用成为成为体现墓区建设的重要方向,体现墓区的“园林化特点”成为提高墓区环境的重要内容。在墓区的设计中,通过对墓区整体功能的合理规划,服务区、休息区、殡葬区等功能分区之间的联系,通过道路系统之间的连贯性达到园区交通便捷性的特点。
由于墓区使用的特殊性,墓区交通环境设计必须满足单位时间内较大交通流量,较强的可达性。交通环境的路网设计满足盲道设计规范,满足老人通行的要求,多设置防滑铺装,多设计指示牌引导标识。墓区照明多采用太阳能节能设备,如太阳能路灯、地灯等。水循环系统的节能化,增加雨水水循环收集系统,用于墓区灌溉与植物养护。墓区主要区域植物配置体现肃穆严肃的主题,用一些圆柏、侧柏等常绿类植物;在休息区,用一些竹类、菊花类植物,使环境氛围较为放松。根据植物配置原则,大小高低搭配,形状的组合与造景的层次,利用较高观赏价值和鲜明特色的植物造型,表现园林景观植物特有的艺术效果,给人以较高的审美体验。墓园中可以选择一些树龄较长的植物以表示对是逝者的怀念,墓区主要区域植物配置体现肃穆严肃的主题,用一些圆柏、侧柏类、银杏、梧桐、冬青、苏铁、榆科、蒲葵等植物;在休息区,用一些竹类、菊花类植物,使环境氛围较为放松。(1)松柏类的植物树形苍劲肃穆,有万古长青永恒绵长寓意,也能表达人们对故人的怀念和敬仰之情。在很多墓园中都有松柏的栽植,在配置手法上常采用林植和对植的方式,如沈阳北陵、清东陵等,苍松翠柏整齐排列,蔚为壮观。松柏给人以较高的审美体验,借鉴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特点,使墓区空间设计更精细化,增强可鉴赏性。
银杏被称为植物中的活化石。其树姿态雄伟、古朴清幽。文震亨在《长物志》中说到:“银杏枝叶扶疏,新绿时可爱。吴中刹宁及旧家名园,大有合抱者,新植似不必”。在微凉的秋季,金黄色的秋叶增添了墓园纪念性的气氛。(3)梧桐被古人看做是趋吉避凶之物,凤凰栖梧同比作吉祥的象征。在《庄子》中写道“南飞有鸟,.... ....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说的就是鸟栖梧桐,带来吉祥的寓意。(4)冬青属于常绿乔木,栽培历史悠久,养护方便,树形优美。宋代帝王陵墓均种植这类植物,现代墓园使用也较为普遍。
2 深化空间的纪念性表达
公墓建筑规划设计的纪念性表达是公墓设计的核心内容。在传统文化中,对人生最后的归属存在许多美好的期许,设置一些“安魂慰心”的文化主题,使构成文化环境的要素更加丰富,契合公墓的文化主题。例如,保定中山安民园,在服务区做“安”字形水景,突出园区的文化内涵。风水理念的植入与运用,通过分析中国传统墓葬的风水特点,解释现代墓区的风水优势。能够解释运用背山面水玉带缠腰等一些基本的理念,根据不同的宗教信仰,设置不同的宗教分区,加入不同的宗教设计元素,以体现文化特质。根据客户需求的不同,定制不同的墓碑及组合形式,突出客户高层次的精神内涵,艺术品位。应用硬质景观突出文化表达,强调文化图案的组成与材料的运用,突出美学韵律形成空间强烈的视觉效果,体现缅怀主题。
3 规划布局科学合理
公墓空间处理决定了空间布局的使用效率。空间布局的点、线、面、体等组成的场所景观,通过景观设计、植物配置等形成独特的场所精神,根据空间的场所精神、地域文化特点指导功能分区规划。墓区设计做到整体化,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墓区建筑要根据当前情况和以后发展趋势,做出长远规划统筹安排,合理布局划分墓区,做到既能满足消费者心理需求,又能满足墓园自身发展需要。
公墓设计的功能分区多以综合形式存在,即火葬场、墓地、骨灰堂、服务区等结合在一起设计,使用人群分为三类:工作人员、祭拜者,在设计中考虑三类不同人群的特定并创造出符合他们需求的建筑空间。服务区在比较靠前的位置,停车场、商品供应、休息区形成局部的空间布局,而墓区部分又分,主墓区、私人订制墓区、宗教墓区等,与服务区做明显区分。三大功能区即相互区分又相互配合,达到协调配合的效果。
墓区规划设计效果直接影响公墓整体形象及经济效益,墓区与墓区之间应设置隔离绿化带,尽可能的在墓区之间保留一定的绿地,在墓基的设计上,尽可能较小占地,在墓碑设计上, 其高度应尽可能降低。在墓园规划设计时应注意协调水系、树木、草坪和建筑物的关系,合理组织园林空间,充分利用植物造景,增加树种的绿化层次,形成理想的艺术构图和景观,充分发挥公墓的园林功能。
结合风景园林设计的理论与内涵,研究墓园设计的构成要素、设计方法,遵循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理念,实现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综合统一,达到为人服务,安心适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赵群,李桂文.城市公墓的可持续发展[J].华中建筑.2008(02)
[2]唐孔.现代墓园景观规划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
[3]李平.生命园景观规划设计的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