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资料从文本到人本: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阅读模式

2016-09-26 10:33周长花
卷宗 2016年7期
关键词:书评终端受众

摘 要:移动互联网时代,阅读已经渗透到人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时时处处,从而,阅读不仅是一种学习方式,而且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概括起来,其模式主要可以包括:其一、技术体验式的阅读,其二、知识整合式的阅读,其三、关系建构式的阅读。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阅读模式

在技术和政策等多重因素的推动下,阅读尤其是移动阅读迅猛发展而倍受社会关注。比如,全民阅读、书香社会等。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阅读已经渗透于人们的生活空间,从而阅读不仅是一种学习方式,而且成为一种生活方式;阅读不仅具有价值理性,而且具有工具理性;不仅是全媒体形式,而且是全民方式。

1 技术体验式的阅读

毋庸置疑,技术是传播以及社会进步的第一推动力,新媒介技术带来了全新的阅读体验。具体表现在:

(一)、终端体验

移动终端有助于实现任何人在任何时空以任何形式对任何内容进行阅读的目标,从而微阅读成为数字阅读潮流:其一、微内容,即内容的碎片化组合结构,内容整合的颗粒度越来越小,内容实时更新的速率越来越快,而内容与读者(用户)之间的匹配度则越来越高,读者可以对栏目标题、关键词、摘要、评论等进行浏览性阅读;其二、微形式,即内容以流媒体、动态形式进行呈现与传送,比如使用配音、视频、动漫特效等富媒体形式进行动态传送的出版暨阅读形式;其三、微时空,即数字阅读可以在人们社会生活、学习、工作的任何一个场景当中进行,办公桌上、餐桌上、床上等碎片时空均可满足人们阅读的需要;其四、微过程,即数字阅读中传播与接受、使用与评价、议程设置与疑难解答、调查统计与意见反馈、线上阅读与线下活动等交流互动形式日益密切。

而智能终端则能够增强人机交互的效果。比如,智能语音在数字终端中的应用将人的“听觉”延伸到终端产品,使人机之间实现了声音交流,从而使数字终端与人的交流更具真实感;裸眼3D显示技术则会给予数字阅读者一个更加真实的视觉空间和身临其境的阅读感受;传感技术使数字产品也能拥有类似人体对外部世界的感应与反应能力,极大地提升了用户对数字终端的操控体验,将人机交互体验推升至一个新高度;从键盘→鼠标→触控→音控→体感→识别,人与终端之间的感观交流不断加深,数字终端也在这种交互过程中变得越来越“聪明”,从而越来越像——一个数字化的“人”。[1]

(二)、软件体验

随着终端技术的发展,数字阅读软件也越来越个性化。比如,目前比较流行的的阅读软件有Zaker、鲜果、网易、Flipboard、Zite 等,它们可以适用于笔记本、手机(主要是Android 系统)、平板电脑以及电子阅读器等不同的终端设备,按照受众的爱好、兴趣,通过各自的推送机制向其主动推送信息。这种个性化的信息服务方式使得受众可以节约时间、提高阅读效率,随时阅读符合自身需求的针对性信息。

2 知识整合式的阅读

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网络的普及促进了泛在知识环境的形成,知识无时无处不在,从而知识的整合也日趋细分化。

(一)、知识社区化

社区作为开放的领域,可以不断创新知识生成、评论等模式,从而带动数字阅读。比如,作为中国专业出版平台的领跑者——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继去年推出“知识服务”平台之后,今年再次推出“知识社区”平台,并提出“从知识服务走向知识社区化” 的创新观点。万方总工程师王胜海介绍说:万方早期做知识数据化,做知识提供;中期发展到知识服务,利用智慧算法构造分析性产品为用户提供答案,实现人与知识互动;第三阶段是在前两者的基础上构建互动社区平台,让具有相同兴趣爱好的读者之间、读者和知识单元之间互动起来,实现人与知识与人三者之间的互动。从而,万方通过构建起更多的互动内容,提高了读者的认知与创新能力,实现了知识的自生成、自组织。

而在评论方面,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网上书店——亚马逊为便于读者在庞大的书目种类中做出选择,就非常重视书评,既有编者评论,也有读者评论,在编者评论中,既有亚马逊自己的书评,又荟萃了著名书评杂志、作者或出版社提供的评论和摘要,并注明出处。亚马逊对这种书评有很具体的规定,较有权威性和代表性。在读者书评中,首先标明了该书目前的星级,这是由读者自己评出的;然后是一些“最有帮助的读者书评”,这也是按读者评分排序;在书评很多的情况下,还提供了读者书评的检索窗口。这些书评对读者具有强大的影响力。

(二)、知识社会化

随着社会的媒介化,(即当代社会中个人和公众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正越来越紧密地与大众传媒联系起来并通过大众传播来实现),人们对资讯、消息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同时也越来越个性化。因此,只有契合不同社会群体、嵌入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数字阅读才能受到读者或用户的欢迎。比如,诺基亚推出的“行学一族”,其目标直击上班的白领群体,学习资源包括英语、专业咨询,还提供职场小贴士和建议指南等服务。再比如,广州百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奥比岛等6款儿童产品,目前已拥有大量的用户,其成功经验在于进行了详细的儿童市场调研,深入了解了儿童的特点与喜好,以交互体验为特点,将教育与游戏结合在一起,寓教于乐。

3 关系建构式的阅读

关系是内容的渠道,而在渠道过剩的新媒介时代,关系式的渠道无疑更具整合传播效应。概括而言,关系可以包括社交关系和公共关系这两个层面。

(一)、社交关系建构

互动分享是数字阅读的本质特征,在各种社会化媒体平台上,传播主体和传播客体(即受众)是同一群体,传播主体根据自己的价值判断传播信息,受众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信息,信息的生产者、使用者、传播者、接受者有共同的价值取向,这使得所传播的信息更加贴近、符合受众的需求。并且传播主体和客体之间的界限也越来越模糊,每一个受众都可以将文字、图片、视频等传播出去,而且接受者是下一个传播者,就这样循环往复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信息传播群体。比如,博客、BBS、SNS网站已经成为人们阅读、学习、交流和分享的网络互动平台,在此平台上,那些具有相同兴趣爱好的个体组成一个个社会群体,他们通过发布、点击、回复、转发、评论来阐发观点见解、反映情绪状态、分享所感所悟, 并深切地渴望获得他人的回复与关注,在回复和评论中寻求他人的认可, 进而巩固社群身份与社群认同。

(二)、公共关系建构

由于信息与知识逐渐成为社会发展的关键性资源,因此,数字阅读作为信息与知识的配置方式也就成为社会资源整合的重要方式。质言之,数字阅读不仅是人们获取资讯的重要方式,也是人们进行电子商务、组织公益活动、参与社会事务、掌握社情舆论、树立公共形象等诸多事务的便捷方式。

比如,《人民日报》微博立志要“做一个诚实的微博,不骄矜、不浮夸,以敬畏之心守护事实真相”,要“做一个负责的微博,不盲目、不媚俗,以虔诚之心呵护发展进步”,获得网友十几万转评。开通5个月,《人民日报》微博拥有了330多万粉丝,因语言风格清新、话题贴近民生,在重大、敏感事件面前不回避、不失语,赢得了网友的好评。《人民日报》微博开通以后,看《人民日报》微博评论的人要比看报纸的多。微博成为搜集报道选题与反馈的重要平台,许多网友热衷于提供新闻线索。

4 结语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数字阅读不仅是文本化的阅读,而且是人本化的阅读;是从感知、认知、认同等层面而实现人的全身心参与式阅读;技术、内容、关系等要素组成了数字阅读的三重门。因此,技术提供商、内容提供商以及各种社会平台应该加强合作,共同推进数字阅读的深入发展。

参考文献

[1]汤雪梅.数字终端的未来:人的五感功能的延伸[J].出版发行研究,2013(1):8-11

作者简介

周长花(1983-),汉,江西省景德镇市景德镇陶瓷大学,图书资料初级。

猜你喜欢
书评终端受众
书评
书评
书评
X美术馆首届三年展:“终端〉_How Do We Begin?”
通信控制服务器(CCS)维护终端的设计与实现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多功能北斗船载终端的开发应用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