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 玲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
关于居民消费水平影响因素分析
严玲
本文以近20年的数据为基础,运用计量分析,研究了影响居民消费水平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居民消费水平;影响因素
居民消费水平是根据使用国民收入或国内生产总值(GDP)居民消费总额除以平均年人口计算,反映了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居民消费水平。其受到生产、分配、流通以及社会等多方面,因此,全面、客观的分析,不同的影响因素对消费水平的影响,促进经济增长,并在此基础上,提高消费水平是有积极的作用的,对其进行分析有较强的经济意义。
从广义的角度来看,消费水平的测定指标包括价值指标、实物指标、劳务消费指标等。如果以此来分析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较为复杂,所以为方便模型设定,主要从狭义方面分析即主要从影响消费水平的量上分析。对于模型的设定,基于伊志宏在《消费经济学》中的论述,考虑了以下因素:经济的发展水平、价格的因素、人口因素。
基于上述理论,模型在居民消费水平为解释变量,家庭可支配收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国内生产总值(GDP),人口自然增长率作为解释变量进行回归分析模型。模型设定为其中,Yt为居民消费水平,X1为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X2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X3为国内生产总值,X4为人口自然增长率。
本文选取了1991至2011年间,选取了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CPI、GDP和人口自然增长率四个因素分析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和国家统计局。
1.由于所选数据为时间序列数据,所以需要检验其平稳性,并用EG两步法考察它们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变量序列的平稳性检验结果:
上图被解释变量分别为 Y、X1、X2、X3、X4,二次差分后均为二阶单整序列。然后对变量进行协整检验,观察变量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没有协整关系的单整变量的回归为伪回归。对et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得出: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t检验统计量值为-2.783127,小于相应临界值,从而拒绝H0,表示残差序列不存在单位根,是平稳序列,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
2.由表1所提供的数据,使用EVIEWS 3.0,利用最小二乘估计,计算的结果如下:
图1图2
3.修正多重共线性
采用逐步回归法解决多重共线性问题。分别做Y对X1,X2,X3,X4的一元回归,结果如下:
变量X1X2X3X4参数估计值0.407991-133.33460.024814-738.7562t统计量162.7970-1.69073525.78385-8.819787R20.9993210.1370460.9736380.812086R20.9992840.0891040.9721740.801647
4.修正后模型回归结果
1、经济意义检验
模型的结果说明居民消费水平受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影响。在假定其它变量不变的情况下,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每增长1元,居民消费水平就会增加0.405852元;在假定其它变量不变的情况下,CPI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居民消费水平就会减少5.279115元。这与理论分析和经验判断相一致。
2、统计检验
2)F检验:给定显著性水平α=0.05,在F分布表中查出自由度为k—1=2和n—k=17的临界值,Fα(2,17)=3.59由于F=17291.16,大于临界值,说明回归方程显著。
3)t检验:在给定显著性水平α=0.05水平下,查t分布表得t统计量临界值为2.110,各解释变量t值的绝对值均大于临界值。说明当其他解释变量不变的情况下,解释变量“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分别对被解释变量“居民消费水平”有显著影响。
通过上面的回归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水平,CPI密切,并与实际数据证明居民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水平呈正相关,居民的消费水平与消费价格指数负相关。凯恩斯认为,消费是一种基本的心理模式: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将增加,但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的增加更多的可支配收入增加,消费增长是有利的。根据模型的数据显示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对消费水平有显著影响,这也正证实了凯恩斯的绝对收入消费理论,认为可支配收入对于消费是有绝对的影响。
针对模型所反映的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进一步提高居民消费水平:①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提高居民的购买力,尤其是提高中低收入阶层的收入,降低贫富差距,增加对城镇低收入群体的转移支付,缩小居民收入差距。②控制物价水平,在注重经济增长的同时,合理调控物价,控制通货膨胀。③教育引导居民合理消费。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
严玲(1988.11-),女,汉,四川巴中,研究生学历,四川大学,金融(银行业务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