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记者 程朔 实习生 李丹妮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台籍博士生 黄彰国跨越海峡 因为有勇敢基因
作者丨记者 程朔 实习生 李丹妮
他评价自己,“我是属于比较勇敢一点的,估计是有勇敢的遗传基因。我祖先当年‘勇敢地’跨越海峡,到了台湾那边去开拓、谋生;繁衍到我们这一代,又再‘勇敢地’跨越海峡,到大陆这边摸索和适应不一样的生活方式”。
他建议大家,“特别是年轻人需要勇敢,有机会就到对面走走看看。刚刚两岸领导人习近平与马英九都见面了,这个发展的年代,年轻人体验下不同认知上的碰撞,相信会对成长有帮助”。
黄彰国,身材偏瘦但很结实,脸庞因为些棱角感显得颇为俊朗。聊天中发现,浑身上下的“高冷”范儿,会让他时不时的小幽默更加具有娱乐效果。而彼时的神态,则像极了相声演员那不着痕迹“抖包袱”制造笑点时的样子,这位行政管理专业博士生相当健谈,也相当擅谈。
黄彰国
黄彰国刚到大陆不久的时候,应一位大陆同学邀请去剧院看舞台剧《开心麻花》。表演开始后,观众基本上会从头笑到尾,他尤其发现,演出中总有那么一段音乐,甚至在没有演员表演的情况下,只要一出现,观众就会笑,全场只有他一个人会傻傻的呆在那里。
之后,大陆同学告诉彰国,那段音乐原是1986版《西游记》电视剧中的一段配乐,相应的剧情正是猪八戒要娶亲却被孙猴子戏弄而闹笑话的桥段。这个桥段、这段音乐,大陆年轻人,基本上都是耳熟能详的,听见音乐便会联想起剧情,所以会成为《开心麻花》主创人员特别借用在舞台表演中制造笑点的材料之一。
“可我从台湾来,完全不知道,所以这个东西不会对我有‘笑果’。”这个经历,给当时的彰国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他深深感受到,没有一起共同成长、共同参与到某个社会背景中,人与人之间当然在认知上就会有差异,而那差异是有时间累积、文化累积在其中的。“点滴累积起来的整个历史时空背景,会导致有不同的文化表现,从中可以体会到沟通与了解的重要,不同的经济圈之间、不同的亚文化圈之间都是如此。”
在北京一段时间后,彰国发现很多大陆同学也喜欢在网络上看台湾的一个电视节目叫做《康熙来了》,大陆的电视剧《甄嬛传》在台湾也很受欢迎,两岸的同学也都会上网去看香港凤凰卫视的《锵锵三人行》。他觉得比起之前,现在网络时代的开放性创造了很好的条件,而两岸经济社会的发展也提供了足够的内生需求,所以大家都有很好的条件去接触、了解不同的文化元素了,“不了解彼此,也不会知道对方有哪些看似平常的东西,其实会是大众的笑料啊!”
彰国从在台中出生一直到2011年开始负笈北京大学,之间从未到过大陆,家人也都是在台湾发展。他告诉我们,自己到之前对大陆的了解,基本上都是来自岛内新闻媒体的报道,而真正到了大陆后就发现那些二手甚至是三手的信息,其实并不完全很客观、很中立的。
到了北京后,很多大陆同学也会很好奇地找彰国聊天。或公开、或私下地“打探”台湾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台湾人的娱乐圈与体育圈,甚至会对岛内的政治、岛内的黑社会情况也都感兴趣。他们很愿意在谈天说地的过程中,透过一个活生生的、来自岛内的“当局者”,了解一下隔海那一边人们的生活到底是个神马样子。
“见面三分情”,因为感受到面对面交流,不但能更容易了解对方真实的情况,而且人与人之间更容易达到心灵契合的状态,彰国现在担任了北大台湾经济文化交流协会会长。志愿来从事这项工作,是因为他觉得,两岸民众之间需要更多的相互交流与往来,两岸之间或各自发生有什么重大事情,要大家都有了解和感受,才能心灵契合,才能一家亲。“习近平与马英九已经会面了,两边通过往来进而互相理解是一种大趋势。我是真的希望可以多多参与、也多多推动两岸民众、特别两岸年轻人间的相互交流与理解。”
彰国也告诉我们,他眼中在北大读书的一个优势,就是可以与天南地北各地方的人接触,“上课、食宿、活动,与各地同学24小时绑在一起,而这些人各有特色。遇到那么多可以交流的朋友,绝对能让人增广见闻、开拓眼界;而且身边这些朋友,10年后开枝散叶在各自的地方以及岗位,那就将是个很好的人脉状态,大家未来在事业上、生活上都可以互相帮助、一起进步”。
融合、契合的前提,是人与人之间的深入了解与充分理解。为推动年轻人对大陆普通民众日常民生的了解以及民风民俗的理解,北大台湾经济文化交流协会作了很多努力和尝试,为台湾同学们设计了很多“接地气”的活动。
“在台湾,吃饭通常米饭与菜品一起上桌,就是菜配着米饭一起吃,可在北京这边的生活习惯通常是先吃菜喝酒,主食都放在最后才出来;喝酒的时候,饭桌气氛很热烈,旁边桌的客人却一般不会因为觉得被打扰而不能忍受,我们台生了解了也就能习惯了,各地风土民情的差异真蛮大。”为体验、理解不同地方的民风,彰国和同伴想出的一个特别途径就是,组织台湾同学去到分布在北京市内的各“地方驻京办”所开办的餐厅用餐!同学们在那些餐厅中一边细品各地不同菜色的滋味、一边观察餐厅格局布置和文字介绍中表现出的民风内涵,偶尔还会倾听邻桌来自菜品原产地的食客的方言聊天。
彰国主要的兴趣爱好是阅读,但他会更多鼓励自己以及身边同伴多去运动。他发现足球运动在大陆这边,包括男生,甚至也包括女生人群内很是风行,大家去自己踢足球也好,看各级各类足球比赛也好,闲来吐槽一下国足也好,基本上可以说形成一种文化现象了。而或许场地没那么多的原因导致,台湾不是很流行足球,台生更多了解棒垒球和网球运动。彰国于是很积极参与、也努力组织台生参与学校内外的足球活动,体验、理解大陆的足球文化,与陆生们打成一片的同时,达到锻炼身心的目的。
因为考虑到大陆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宏观政策,彰国已经打算好,取得博士学位后,会有几年时间在北京生活。他觉得这个相当不错的“拼经济”的策略,会影响到整个华人族群的年轻人就业创业的未来。“感觉整个大的环境就是要让老百姓们有钱赚、有饭吃、有书读,那会是一个很好、很富足的状态,大家都可以幸福快乐、社会达到平衡的状态。”
现在台湾,像彰国这样经历的年轻人,是有不少机会被派到大陆做台资企业的台干,至于读书后留在大陆就业、创业也是比较多见的情况。与彰国学习同样专业的人虽然不多,毕业后也不会都选择仕途。彰国就感觉到当下市场十分宽阔的基础上,商经业内是有比较多可选机会的。他认为,就业、创业方面,同样是可以赚钱,就要挑一个自己喜欢的事去做,不用过分拘泥于所学专业,“很多人最后从事的工作并不一定是他最初所学,像杭州的那位马云先生,毕业在杭州师范学院,后来他也不教英文,去搞互联网,然后很成功”。
多元社会就需要人才背景出身的多元化,很多人换过专业,一路从头到尾学同一个专业的并不是全部,因为人们在社会上遇到的各项事物本身就都很复杂,眼界宽、办法多的人,就会有更多的解决方案可供选择。彰国选择未来打拼的方向时,会首先将选择的着眼点放在“地利”之上。“恰当选择一个地方是一个很关键的点,原则是适应在哪边生活就可以挑选在哪边打拼。”
彰国另外告诉记者,他到大陆之前,已经在台湾服完了兵役。那段军事生活中,由于生活规律与意志激励,自己与其他大多数人一样。“感觉那是蛮不错的一个特殊纪念,更为后来的打拼准备好了健康的身心状态。”
本文即将付梓时得到最新消息,彰国刚刚受聘担任“台湾青年创业创新筑梦温州联谊会”会长。
艺文
独树一帜
082 台湾艺术家曾国辉的从艺之路
艺术与生活
086 色彩能量与年历文化
影视书屋
090 获两项美国金球奖的电影《史蒂夫·乔布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