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梅萍:放飞青春梦想的28年

2016-09-26 10:13程鑫武
台声 2016年3期
关键词:台联歙县黄山市

作者丨记者 程鑫武

项梅萍:放飞青春梦想的28年

作者丨记者 程鑫武

第一次见到项梅萍,是在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台办。2006年初春的一天,江南特有气候,蒙蒙细雨掩映着绿色葱茏。透着南国女性特有气质的她,祖籍是台湾台北。如今,多年过去了,她依旧耕耘在对台工作第一线,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尽心尽力。

1981年,徽州师范毕业的项梅萍当了一名乡村老师;1988年,因工作需要,她调到歙县台湾事务办公室兼任台联工作;2002年任县台办副主任,后任县台胞台属联谊会副会长、会长至今。同时,她还身兼数职。她是安徽省台联常务理事、黄山市台联副会长;安徽省政协第十届、第十一届委员,县政协委员、县政协台港澳侨委副主任。

注意知识才干 投身宣传工作

从教师调入县台办工作以后,为适应机关、提升工作效率,自1989年至1991年,项梅萍考入安徽省委党校行政管理专业学习,不断增长知识才干,提高工作能力。与此同时,为更好地服务台胞乡亲,项梅萍先后又参加了全国台联、安徽省台联,以及国台办举办的各种台胞培训、对台干部培训等活动,自此增强了为台胞台属服务、为经济建设服务的责任意识。

多年来,在单位里她长期分管宣传工作。为确保任务的完成,她一方面认真完成上级台办、台联交办的接待台湾媒体、台胞团队等任务,热情周到地为台胞服务,为他们排忧解难;一方面积极撰写宣传台胞台属的文章、信息。据不完全统计,她每年在县政协和省台办简讯、省台联简讯、市统战《同心》、皖台在线、中国台湾网——安徽台办视窗等刊物、网络、县政务网和台联会刊上发表稿件上百篇,为宣传歙台交流合作做出了努力。

为积极围绕县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和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项梅萍还结合服务台胞工作,就有关问题进行了认真调研,积极参政议政、建言献策。并先后撰写了《创新思路 广交朋友 积极做好我县海外统战工作》《发挥基层台联优势 服务台湾人民》《重视歙台联姻 促进两岸交流》《发挥统战优势整合资源 促进乡镇教育事业发展》等多篇调研文章。其中,项梅萍撰写的《新形势下深化拓展基层台联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获得2013年度全国台联台湾民情研究会优秀课题成果三等奖。

多年来,项梅萍多次获得黄山市、歙县县委统战理论调研优秀成果奖励和先进个人,歙县县委、县政府优秀公务员等嘉奖,黄山市外宣先进个人,黄山市、歙县县委统战信息先进个人,连续3年获得省台办调研宣传先进个人表彰,还被邀请参加了“2015海峡两岸(安徽)经贸法制文化新知学术研讨会”。

发挥自身优势 促进地方发展

项梅萍作为台胞,同时又在台办、台联工作,发挥自身优势,广交朋友,联络感情,为地方招商牵线搭桥,多次促成台胞为县公益事业捐资,进而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她积极向台胞台属宣传党的对台方针政策,经常到乡镇调研,辅导乡镇台联小组开展工作;为台胞台属企业的发展做好服务工作;积极联络台胞为当地公益事业做出贡献。如保护古建筑修缮、捐资修路、贫困学生捐资助学等。在她的联络下,台胞“兴泽基金”自1998年成立以来,先后助学歙县近30余万元。歙县许村学校18年来,普受捐助学生353名;还为该校陆续添置了办公桌椅、电脑、远程教育教室的课桌凳、篮球架、乒乓球桌等,大大改善了教学条件。多年来,在“兴泽基金”助学捐助下,有96名贫困生考上大学,得以步入高等学府学习,有些还考取北大、清华、安徽大学、东华大学等重点院校。

黄山市的青年台胞,在项梅萍的积极引导和推荐下,参加了安徽省台联组织的学习培训,皖苏青年台胞联谊、夏令营等活动,使得他们的自身素质和活动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正因为他们得到了各方面的培养,这些青年台胞回到单位工作中后,渐渐崭露头角,很快大部分青年台胞就成为了业务骨干,部分还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台盟等先进组织。为此,项梅萍所在单位曾获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表彰。

通过她的联系,歙县许村镇许村“何氏支祠修缮工程”,由岛内台胞何元吉先生出资,歙县文物局配资,两家共同投资28万余元,进行家谱、祠堂兴修。该项目的实施,成为歙县引导社会资金特别是台胞资金投入古徽州古建筑保护的典范。

多次获得安徽省台联优秀理事(照片右三)等表彰

台胞兴泽基金助学歙县近30余万元

关心台胞台属 热情帮人助人

项梅萍热心台联工作,关心台胞台属,积极向上级台联反映他们的学习、生活、工作情况。对生活困难的台胞,多次上门走访,同时向当地台办和各级台联反映他们的实际困难,得到广泛的重视和关心照顾,获得台胞台属的一致好评。

1994年中秋节那天,一大早本来准备和丈夫孩子一起,回到阔别近一年,其实近在咫尺的本县乡下父母那里去过中秋,临行时项梅萍接到电话,有位回安徽探亲的台胞黄先生陪同歙县籍老台胞吴先生回来寻亲。她介绍说,“那时,吴先生本人不识字,生活在台湾的‘荣民之家’,只依稀记得老家在当年的武阳乡下的某个地方。他和黄先生抱着试试看的心情,就给我打了电话”。

为了让黄、吴二老能在中秋当天和家人团圆,项梅萍立即安排并陪同他们一行,到百里之外的武阳乡,步行几十里山路,去寻找吴先生回忆里的那个村落。结果,经多方打听得知,那个村落早年因新安江保护已经全部移民到郑村镇的上朱村。后来又因区域规划,划给徽州区了。项梅萍带着他们又马不停蹄地赶到县城,前往徽州区,等到时已近傍晚了。所幸功夫不负有心人,经上朱村走访后,终于找到吴老先生的两个侄子和家人。项梅萍临时决定,当晚安排他们两家人在歙县的大华宾馆吃中秋团圆饭,一切打理妥当后,她才悄悄离开,去乡下和家人团聚。

记者还看到一文《耄耋台胞古城歙县重游 了却近70年的寻友梦》,说的是2015年过完中秋佳节的一天,88岁的岛内台胞潘长发老先生,在侄子的陪同下,来到曾经工作的古城歙县,他找到项梅萍,希望帮忙寻找1948年在当时县政府任职的同事徐俊荣及太太,还有学妹姚礼贞女士。姚女士和徐太太均80多岁高寿,潘先生当年是慕名徽州人杰地灵,文化底蕴深厚,特地来古城工作的。

文章中说当时,潘老先生和他要寻找的本地居住的亲人们,当年同在徽州师范读书、进修音乐,他们相处特好,后因工作调动去往广州辗转到台湾后就失去了联系。潘先生说:“1993年,我曾回过歙县,打听过他们,却一直没音讯。此次我想找当地涉台部门帮忙,希望在有生之年能找到当年的老朋友。”项梅萍不辞辛苦,根据潘老先生提供的寻友信息,与台联各理事联系,发挥他们各自优势,查阅当年的县政府档案,并与公安、徽州师范,以及老教师联系,终于在徽州师范副校长方光禄理事的帮助下,联系到了老教师姚礼贞女士。

当项梅萍告知潘先生已有姚礼贞女士的消息时,潘老先生立即表示,“真没想到你们这么快就能帮我找到失去联系近70年的老朋友,我现在就去他们那”。潘老先生在项梅萍等的陪同引领下,来到徽城镇城东路拜访了姚礼贞女士。失联70年的老友终于再次见面……

近年来,项梅萍先后荣获安徽省台联“为两岸和平发展做贡献先进个人”“爱岗敬业先进台胞”,并多次获得安徽省台联优秀理事等表彰。

在黄山市台胞台属第二次代表会议上,项梅萍再次当选为副会长。她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将继续奋斗在台联战线上。”

猜你喜欢
台联歙县黄山市
梁文博被世台联禁赛四个月
徽港
安徽省黄山市:油菜花开景如画
歙县推广烟菜连作模式成效及做法
歙县乡镇林业站管理现状与发展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