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环球邮报》网站9月22日文章,原题:尽管担心,但在中国的旅行给我上了一堂友善课当我告诉亲友我正在中国旅游时,他们的反应五花八门,比如“别忘了戴口罩以对付污染”,“我听说中国人不喜欢黑人”等。
不过,在广州白云机场走动时,许多工作人员都来赞美我的发辫。我一辈子都没遇到过如此友好的机场安保人员。对于人们看到我时发出惊叹声,我一直不习惯。但无论走到哪里,都有人向我微笑着打招呼。我发现虽然存在语言障碍,但这种友好令人感动。
在抵达中国前,我曾担心人们会基于肤色而对我有成见。结果是中国给我上了一堂有关人性友善的课。当我在昆明迷路时,两名年轻女士不仅将我带到火车站,还与我一起站了两个多小时以确保我买到车票。我与她俩交流的词汇只是“你好”“谢谢”和“再见”。
当我在一个周日的傍晚到达香格里拉时,客栈的店主亲切地邀我与她家人共进晚餐,因为她不想让我独自出去就餐。她还将她的外套给我,因为我愚蠢地低估了当地的低温。
我在中国度过的时光充满无处不在的善意,但这并不能否认其他黑人被歧视的经历。这种歧视并不限于北美。然而,回望过去,在中国的时光以及从中学到的东西让我满怀感激。▲
(作者博马·布朗,王会聪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