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MOOC建设进展研究*

2016-09-23 01:17:14黄如花王春迎武汉大学信息资源研究中心武汉43007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武汉43007
数字图书馆论坛 2016年3期
关键词:学分课程建设

黄如花,王春迎(. 武汉大学信息资源研究中心,武汉 43007;.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武汉 43007)



我国高校MOOC建设进展研究*

黄如花1,王春迎2
(1. 武汉大学信息资源研究中心,武汉 430072;2.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武汉 430072)

慕课(MOOC)进入我国以来受到越来越多学习者的关注,研究者从各个角度对这一现象进行了探讨。本文从平台建设、宣传、政策支持、组建MOOC小组、加入MOOC联盟、学分认定等方面分析我国高校MOOC建设情况,以期为我国MOOC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

慕课;平台;宣传;政策;MOOC小组;联盟;学分认证

慕课(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MOOC)自2013年进入中国以来,就受到各界的关注,具有大规模(Massive)、开放性(Open)和在线(Online)等特点,实现了教、学、评、测、练、认证、小组、社交的有效结合。MOOC可以通过提供海量信息,多维度地展现知识,只要有网络,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学习,自由度和选择面更加广阔,这些特点十分契合大学课堂教学的需要,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MOOC在我国各个高校迅速发展,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纷纷加入MOOC建设中来。崔璨等调查发现,我国高校建设MOOC的原因排在前四位的分别是促进校内教学改革、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改革校内人才培养质量、完成高校社会责任[1]。这意味着我国高校进行MOOC建设意义重大,教育与技术的结合是数字时代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契机。

CNNIC发布的《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2月,我国在线教育用户规模达1.10亿人,占网民的16.0%,其中手机端在线教育用户规模为5303万人,占手机网民的8.6%[2]。日前,教育部出台《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意见》明确提出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发挥我国高等教育教学传统优势,推动我国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的进一步发展[3]。国家政策的支持将促进我国MOOC建设的不断深化与发展。本文通过查阅文献,浏览官方网站、相关媒体网页以及相关MOOC的微博与微信,总结我国高校在推动MOOC发展方面的举措,探索其进展情况,以期为MOOC的进一步扩展和深化发展提供借鉴。

1 我国高校MOOC发展现状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几十所高校先后加入edX、Coursera等国际著名MOOC平台[4],几乎国内重点高校全部参与到MOOC建设之中,顺应这种全新的教育模式。除了相继加入世界MOOC巨头Coursera或edX阵营、名师在这些平台开设课程外,部分高校及时出台相应政策支持,自主建设MOOC平台,并与其他机构展开合作,推动我国中文MOOC的迅速发展。如清华大学建设的“学堂在线”,目前用户量突破150万人,覆盖全球201个国家,选课学习人次达到300万人次[5]。随着MOOC的不断发展,许多高校展开合作,共享资源,构建MOOC联盟。

1.1 平台建设不断完善

目前,我国两岸三地已有“学堂在线”、“华文慕课”、“好大学在线”、中国大学生MOOC 、ewant育网开放教育平台等高校牵头建设的中文MOOC平台,以及多家其他机构建设的MOOC平台,如智慧树(全球知名的学分课程服务平台)、超星慕课等(详细情况见表1),随着平台不断发展,参与院校、课程数以及学习人数不断增多,课程设置不断完善。

表1 我国中文MOOC平台基本情况表

1.1.1 自主平台建设

中国大学MOOC平台、“学堂在线”、“好大学在线”、“华文慕课”、ewant育网开放教育等MOOC平台基本涵盖大陆和台湾地区的高水平大学,课程设置涵盖了各个学科,为华语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中文MOOC平台的建设,为诸多学生扫除了语言障碍,也给教师更大的发挥空间,推动了中文MOOC的发展。

中国大学MOOC平台由高教社和网易公司联合建设,集合国内“985”高校的教师和课程资源,也是四个平台中涵盖高校和课程最多的平台,有71所高校,801门课程。平台学习人数持续增多,2015年底中国大学MOOC平台入选2015年App Store中国区年度精选榜单[6]。“学堂在线”是国内最早的中文MOOC平台,其合作伙伴包括台湾清华大学、台湾交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东南大学等两岸20所高校,通过该平台(www. xuetangx.com)可选计算机、经济管理、设计等20个门类415门课程。“学堂在线”的广场板块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交流空间,可以分享活动、资讯和最新的行业信息,可以交学友、晒笔记,学习更多优质内容[7]。此外,我国还有中国大学MOOC平台,好大学在线等中文MOOC平台。随着中文MOOC平台的搭建与不断完善,更多的人能够共享新型的教育资源,加入MOOC学习中。

北大、清华等高校建设了MOOC的专门网站,一站式发布该校MOOC的所有相关情况,如新闻动态、最新课程、培训情况等。“北大网络开放课程”建设了专门的北大MOOC网站(mooc.pku.edu.cn/mooc),其首页除了介绍北大MOOC建设的相关新闻动态、最新课程、参加培训、申请开课等相关情况外,通过该网站还可以看到北大MOOC协会的基本情况,了解其他同学学习MOOC的故事。同时,建设了MOOC动态、MOOC研究和MOOC知识库板块,便于浏览者更全面地认识北大MOOC[8]。清华大学也建设了专门网站清华大学MOOC平台(tsinghua.xuetangx.com),提供一站式MOOC,支持制课、学习、考试、评分[7]。

随着移动网络的发展,“学堂在线”、中国大学MOOC、“好大学在线”均推出了手机客户端。“学堂在线”以“全球好课,在你指尖”为口号和理念,推出了iOS和安卓两个版本的客户端,并在其官方微博和官方网站给出了下载链接,进一步方便学生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学习课程。目前“学堂在线”已经发展为覆盖电脑、平板、手机、电视,甚至iWatch五种终端的综合跨屏MOOC学习平台[9]。

1.1.2 校企合作,互利共赢

高校与企业的合作,为高校提供了平台支撑和技术支持,帮助高校更好地管理平台建设,更有效地利用MOOC在线教育手段,改革大学的教学方式、提高其教学水平,扩大优质教学资源的受益面。

“好大学在线”由上海交通大学自主建设,已组织四轮150门次的MOOC教学,覆盖全国31个省份的400所院校,修读学生达30万人次,其中中西部地区占40%,在促进高水平大学教学资源互补、支援西部高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10]。其与百度合作进行云部署,为MOOC传播与共享提供基础设施保障。双方合作推动了“好大学在线”的快速发展。“好大学在线”使用百度的私用云平台JPaaS,实现全网络的CDN加速和负载均衡,并与百度教育频道和百度搜索框对接。百度则支持上海交通大学搭建“好大学在线”教学管理平台,实现MOOC学习平台与各高校教学管理平台对接,实现学生身份认证、课程考核、学分转移和互认等功能,为MOOC课程走向校园教学提供平台。双方未来还将共建以MOOC为核心的网上学习生态环境,围绕MOOC课程学习为学生和用户提供在线电子书籍与参考资源、知识搜索、学习辅导、学习用品电子商务、个人学习档案、就业推荐等多元化服务[11]。

“集优秀课程、惠全球华人”的“华文慕课”(www.chinesemooc.org)由北京大学与阿里巴巴公司联合推出。目前课程主要来自北京大学和台湾大学,共上线了30门课程。除了免费学习和互动教学外,“华文慕课”还将增加“颁发证书”功能。其更强调在学习中互动,设置了供讨论与交流的课程社区,方便学习者之间的交流[13]。

1.2 积极的政策支持

随着MOOC的发展,诸多高校快速反应,出台了许多相关的政策支持,印发相关文件,在经费、师资等方面给予支持,鼓励MOOC发展。上海交通大学成立校长担任组长的专门领导小组,投入2000万元建设MOOC平台及课程,并增设慕课推进办公室和慕课研究院。其计划5年内MOOC占学校总课程的10%,遴选高水平师资建设MOOC,引入专业化队伍帮助教师设计与制作课程,组织专家对建成的MOOC进行审核,运用大数据分析课程运行情况[13]。政策上的支持快速推动了上海交通大学MOOC的发展,目前已建成33门MOOC,校内选课数达10万人次。

高校对MOOC的战略规划,引领了MOOC发展的方向;相关文件的下达,则有利于明确本校MOOC发展的大方向,调动相关机构的积极性,在发展过程中做出相应的贡献。北京大学启动“北大网络开放课程”建设项目后,印发了《关于积极推进网络开放课程建设的意见》(校发[2013]42号文)[14],文件指出要将“推进网络开放课程建设”作为面向未来的重大发展战略之一。随后其成立网络开放课程建设领导小组,动员协调教务部、研究生院、继续教育部、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教育学院等单位参与到北大MOOC建设中来。

1.3 全方位宣传

宣传在MOOC的发展过程中起着推动性的作用,许多MOOC平台开课前会进行各种形式的宣传。正是通过各方面的宣传,MOOC在进入中国之后就迅速地受到关注,MOOC观念不断深入人心,MOOC学习成为一种学习的新形式,MOOC也因此成为中国教育改革的重要形式和推动力量。目前宣传的主要手段有利用门户网站发布相关新闻、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发布消息与学员互动、借助行政宣传等。

1.3.1 新闻宣传

清华大学的“学堂在线”平台在正式上线之前,就被新华网、《北京日报》等媒体报道。同时“学堂在线”平台还将相关信息转给了超星等相关的公司进行宣传。北大MOOC上线之前就有《光明日报》等将近20家媒体对此进行报道,例如“翻转课堂教学法”开课前就以“爆款MOOC单品再度来袭!”为口号造势宣传,吸引了各方关注。

1.3.2 行政宣传

行政力量在高校宣传MOOC中是最快速有效的方法,行政宣传能迅速调动相关的资源,吸引相关机构、教师和学生的注意力。北大MOOC课程上线前就动用政府资源,以“红头文件”动员很多高校要求其师生学习,如西北工业大学、中北大学教师教育发展中心等,在其官方网站发布相关信息宣传课程,要求师生学习。中北大学还在其官网发布《MOOC教学影片制作方法与技巧》等相关公告,帮助教师学习MOOC课程的制作。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高校通过本校新闻网、人民网、新华网、中国教育在线等宣传其MOOC课程。

1.3.3 社交平台宣传

配合MOOC课程在各大平台的开设,各个高校也在新浪微博等社交平台对课程进行宣传,社交网络的传播性和话题性能不断扩大MOOC的影响力。目前开通MOOC微博的主要有三方机构:高校相关机构官方认证的微博,如北京大学的MOOC官方网站“北大MOOC”,清华大学的MOOC官方网站“清华大学MOOCs”等;学生组织运营的微博,如“南京大学MOOC”、“北师大MOOC学习联盟”等;还有具体课程运营的微博,如武汉大学MOOC《急救常识》运营的的“急救常识MOOC课程”等。各方机构通过微博宣传最新的课程,发布举办的各种活动以及一些有意义的视频。

话题讨论也是引起学生关注的好方式,清华大学的“学堂在线”微博主页君就发起了“学堂菌为十二星座精选的MOOC课程”的话题,该话题吸引了10.1万的阅读量,吸引大量学生参与到MOOC的学习中来[15]。

1.4 建设MOOC联盟,实现资源整合

随着MOOC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联合起来,共同开展MOOC建设,将各个高校的资源和优势结合起来。国内出现了“东西部高校课程共享联盟”等跨专业跨学校的综合性MOOC联盟,也出现了“中国医学教育慕课联盟”等专业性很强的MOOC联盟。

1.4.1 综合性MOOC联盟

MOOC联盟通过建立高校共建共享优质教学的合作机制,能够整合各校资源开展MOOC建设,高校间通过协同创新和集成创新的方式建设满足不同教学需要。“中国东西部高校课程共享联盟”由重庆大学发起,联盟成员包括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大、四川大学、重庆大学、兰州大学等高校。“东西部高校课程共享联盟”的成立,有助于解决各高校校内选课不足的问题,借助跨学校、跨区域、跨国界、跨文化的教育教学,培养更多专业能力和创造力强、具有国际视野的高水平人才[16]。

1.4.2 专业性MOOC联盟

专业性MOOC联盟集合了行业内的专业资源,其课程划分更加精细,专业性更强,为学习者提供了全面的课程资源。中国医学教育MOOC平台——“人卫慕课”目前已经上线(www.pmphmooc.com),平台分为临床医学、药学、护理、中医中药等板块,复旦大学、南京医科大学等多所学校的医学专业课程在该平台授课。在此基础上,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大学医学部、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院、中山大学医学部、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等国内40多家重点医药院校成立了“中国医学教育慕课联盟”。通过该联盟,各成员院校间之间广泛深入合作,统筹全国优秀医药院校、科研院所专家和课程资源,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的高质量医学教育MOOC平台和课程体系,大力推动优质课程资源共享,探索新型医药教育模式,不断创新医药教育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服务高层次、高素质、复合型医药卫生人才的培养需要,建设中国特色的高质量医学教育MOOC课程体系[17]。

2 满足学生需求,推动MOOC持续发展

高校学生是MOOC课程的主要学习者,也是MOOC发展的推动者。MOOC平台想要持续吸引用户除了前文所述的措施之外,还需要从其特点和需求出发,采取积极措施,推动MOOC的持续发展。

2.1 组建MOOC小组,线上线下互动

由于MOOC是视频教学,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处于分离状态,教师引领、同伴分享就容易缺位,学习者无法与授课内容进行交互,无法渗透进学习者个体转化过程[18]。为了更好地使用MOOC学习相关课程,诸多高校相关机构帮助学生组建了MOOC学习小组和社团,除了学习课程外,还举办如宣讲会、交流会等线下活动,将线上学习和线下互动结合起来。

通常MOOC小组由校团委、学生会、社团等机构帮助组建,能够较好地整合相关资源。MOOC小组扎根于学生群体,与教师有良好的互动,能有效推动校园MOOC推广以及MOOC校园文化的建设。MOOC小组是教育改革、推行MOOC发展的原始和重要力量。浙江工业大学MOOC组是国内较早组建的MOOC学生组织,仅用了3个月的时间就成功地将MOOC理念引入到了浙工大的师生群体中,进而引入到教学制度中。在组建之初,MOOC组利用地缘优势邀请网易举办MOOC宣讲,引起教务处的关注,在校内开展MOOC实验,并促成学校与网易的深度合作。MOOC组还帮助学校进行SWOT分析,并在学生中做了较大范围的MOOC认知度调查,进行科技立项参加学术比赛。学校教务处也因此注重MOOC发展,将其作为工作的重点[19]。

MOOC小组的线下活动丰富多彩,MOOC学习爱好者之间,以及学习者与青年教师之间的对接,将MOOC课程与实体教学结合起来,除了有效地推动MOOC发展外,也能弥补学校通识教育与课程设置的不足[20]。复旦大学的MOOC社团(复旦大学iMOOCs)与复旦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Center for Faculty Development)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在复旦校内推广与普及MOOC这一学习方式。社团建立了MOOC线下学习小组并展开相关的知识技能推广活动,受到学生们的欢迎。上海交通大学MOOC协会由上海交通大学慕课办指导组织,该社团在新浪微博开设了自己的官方微博“交大MOOC”,作为“好大学在线”的辅助推广工具,旨在推广传播MOOC文化,并作为Moocer交流的一个场所。除了宣传已有的MOOC资源,北京大学MOOC协会现开始推动“学生慕课”的发展,第一期的“学生慕课”联合学校的其他社团,拍摄富有文化精神的镜头,向社会展示北大的文化和特色,视频成品在华文MOOC平台播放[21]。

随着学生MOOC组织的不断发展,其与MOOC平台建立了非常紧密的联系,对MOOC的学习和在线教育也有了相当的研究,已经成为MOOC发展的强劲推动力。社团之间开展相互合作,进行高校间的互动成为必然趋势。北京大学MOOC协会发起了高校MOOC社团联合会,成立了全国高校MOOC社团联合会[22]。据其秘书处的不完全统计,我国现有53所高校和2所高中成立了MOOC社团。全国高校联合会在未来的一年里还会邀请MOOC建设较好的老师、助教团进行巡回演讲,介绍MOOC课程开展中的方法和经验;开展同课异构,在不同高校开展同一门课的学习小组,进行效果对比,了解各个高校之间的差别。

2.2 探索学分认定机制

能否认定学分,是影响高校学生学习MOOC课程的重要因素,学分认定能够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强在线开放课程学分认定和学分管理制度创新。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鼓励高校开展在线学习、在线学习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等多种方式的学分认定、学分转换和学习过程认定[23]。

台湾交通大学联合11所学校在台湾的ewant平台开设了通识课程,除了实现跨校选修热门课程外,在学习完这门课程后可以认证相应的学分[24]。许多通修课程都是素质教育课程,例如《信息检索》课程,教育部要求每所大学都开设,开展在线学习、线下考试并认定学分的方式,能减少高校教师的工作量和教学开支。目前已有多个学校开展学分认定,上海交通大学已开始探索课程共享和学分认定机制。学分认定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开课院校与平台签署合作协议,向平台提供课程并承诺对学习合格的学生授予学分;二是用课院校与平台签署共享协议,遴选课程并组织学生选课,承认学生在平台上学习获得的学分。学生在线选择课程学习结束后,参加平台委托其所在学校监考的线下考试,成绩合格者获得学分,并由其所在学校认定[13]。这种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将实现MOOC平台、开课学校、用课学校、教师、学生等多主体间协同。

2.3 开设更多高质量课程

虽然各个MOOC平台已推出不少精品课程,学员众多,但学习MOOC的用户大多基于兴趣,MOOC的知识传授偏向于基础类知识的传递。要想吸引更多学生参与其中,有关就业培训的高质量课程是一大利器。“学堂在线”近日与ACCA(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在中国开发推广高质量的中文财会与商务课程。“学堂在线”将发挥自身数字平台优势,开发并发布优质的在线课程,这有助于拓宽该领域的学习渠道,帮助更多学习者掌握重要的财务素养和技能,为进一步考取ACCA专业资格打下基础,也为有志进入财会和管理领域的学习者提供掌握财会技能与专业资格的途径,帮助其开拓更为广阔的职业空间[25]。

国外的Coursera最近推出许多pecialization专项课程(微专业),将许多课程综合起来,帮助学员对某一个领域的知识更系统、深入地学习。每一个微专业最后有一个项目认证,一般和一些知名企业合作,获得项目认证的,可以获得企业的面试机会、实习机会等[26]。随着中国MOOC的发展、认可度的提高,也可以学习借鉴该模式。

2.4 拓展和深化学科服务

图书馆作为第三方机构可以嵌入MOOC课程开展服务,满足学生的相关需求,进一步推动高校MOOC的发展。许多MOOC课程,由于版权限制等问题,嵌入课程的资料只有目录,资料具体内容需要学习者自行查找,由于学习者检索能力不同,学习效果不能保证。图书馆学科馆员可以根据不同学科的实际需求,搜集、整理和揭示课程资源,为MOOC课程提供有力的支撑[27]。学科馆员也可以利用现有资源导航系统为MOOC创建课程资源导航,系统收集与整理相关的免费资源,帮助MOOC学员学习。康奈尔大学图书馆的学科馆员已制作了216门课程指南,涉及课程学习的各个方面。在新英格兰大学MOOC学习者可以借助LibGuides 获取相关资源,通过 uneOpen找到与其研究相关的、免费的网上内容[28]。

MOOC学习是学生自主发现并展开学习的过程,检索、分析和利用信息等素养是必备的技能。通过专题讲座、选修课,制作网络指南和提供咨询等方式,图书馆的学科馆员能够帮助提高学习者提高信息素养能力。近年国内外诸多大学图书馆,例如康奈尔大学等通过嵌入式学科馆员等方式帮助学生完成在线课程的学习。嵌入式馆员可以参与在线讨论,回应学生帖子,也可以使用桌面共享软件,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27]。

3 MOOC对大学教育的影响

MOOC带来了一场革命,将影响到中国大学的发展。MOOC转变了高校学生以往的学习方式,实现了不同团体、不同专业、不同学校、不同国家、不同师生之间的大规模集成化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既可以凸显个性,也可以实现各种形式的结合,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29]。大数据时代的MOOC,将深化这些影响,并带来新的变革。MOOC课堂是任何人都学习的大学堂,推动了封闭的大学课堂向信息时代开放、共享、多元“学堂”的历史性转变。随着封闭课堂向开放学堂的转变,全球学生参与到MOOC学习中,与之相关的数据剧增,由此将诞生与学堂相关的海量数据库,MOOC课堂随之进入大数据时代。对大规模网络课程所提供的大数据资源进行捕捉、存储、挖掘、开发利用的能力,必将成为世界范围教育竞争新的热点和焦点[30]。

在MOOC课堂大数据基础上,人才培养、课堂教学模式也会随之变化。基于海量数据分析的课堂将帮助老师更好地发现课堂中存在的问题,改进教学模式,了解学生真正关心的重点和难点。大数据的出现可帮助教育者对学生进行更全面和深入的分析,发现学生个性化的需求,教师据此“因材施教”,学生也将实现个性化发展。

[1] 崔璨,刘玉,汪琼.中国大陆地区2014年高校慕课课程建设情况调查[J].中国电化教育,2015(7):19-24.

[2] 在线教育用户规模达1.10亿人 MOOC模式带动市场发展[EB/OL]. [2015-01-30]. http://www.donews.com/m/2915695.

[3]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EB/ OL]. [2015-01-30]. 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1504/ t20150416_189454.html.

[4] 李冶,孙书平.国内大学慕课发展现状调查及图书馆潜入慕课的问题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5(18):16-18.

[5] 陕西高校实现学分互换,基于学堂在线建MOOC中心[EB/OL]. [2015-01-30]. http://learning.sohu.com/20160113/n434428871.shtml.

[6] 顶尖中文慕课平台中国大学MOOC的2015年大事记[EB/OL]. [2015-01-30]. http://culture.gmw.cn/2016-01/21/content_18595779. htm.

[7] 清华大学慕课平台[EB/OL]. [2015-12-02]. http://tsinghua.xuetangx. com/.

[8] 北大慕课[EB/OL]. [2015-12-02]. http://mooc.pku.edu.cn/mooc/.

[9] 学堂在线宣布完成A+轮融资1760万美元[EB/OL]. [2015-11-28]. http://news.hexun.com/2015-11-16/180592801.html.

[10] 上海交通大学推进基于慕课的优质课程共享与学分认定[EB/ OL]. [2015-01-20]. http://www.moe.gov.cn/jyb_xwfb/s6192/s133/ s166/201512/t20151216_225113.html.

[11] 上海交大推出“好大学在线” 打造中国顶尖“慕课”平台 [EB/OL]. [2015-12-11]. http://news.sjtu.edu.cn/info/1005/222168.htm.

[12] 北京大学运行华文慕课 实现上网读北大[EB/OL]. [2015-12-11].http://difang.gmw.cn/newspaper/2015-05/20/content_106741646.htm.

[13] 上海交通大学推进基于慕课的优质课程共享与学分认定[EB/ OL]. [2015-12-11]. http://www.moe.gov.cn/jyb_xwfb/s6192/s133/ s166/201512/t20151216_225113.html.

[14] 项目简介 --moocs@pku[EB/OL]. [2015-12-02]. http://mooc.pku.edu. cn/intro/01.html.

[15] 学堂菌为十二星座精选的MOOC课程[EB/OL]. [2015-01-02]. http:// weibo.com/p/10080813a6fb1cf6780b021a04c0bb1430dd5d?.

[16] 中国东西部高校课程共享联盟在重庆大学成立[EB/OL]. [2015-11-09]. http://www.gx211.com/news/201351/n2525137857.html.

[17] 中国医学教育慕课联盟官方平台[EB/OL]. [2015-10-10]. http://www. pmphmooc.com/.

[18] 现有的MOOC平台都有哪些缺点?[EB/OL]. [2015-10-10]. http:// www.zhihu.com/question/24809188/answer/29100649.

[19] 我们如何以学生之力推动学校MOOC建设[EB/OL]. [2015-11-23]. http://mooc.guokr.com/post/602258/.

[20] 我们是如何开始第一个学习小组的[EB/OL]. [2015-11-23]. http:// mooc.guokr.com/post/610798/.

[21] 学生慕课召集令:属于北大学生社团的TED[EB/OL]. [2015-10-10]. http://www.112seo.com/article-793069.html.

[22] 这个暑假,你并不孤单:记杭州MOOC联合会[EB/OL]. [2015-10-10]. http://mooc.guokr.com/post/615169/.

[23]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EB/OL]. [2015-10-10]. 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 s7056/201504/t20150416_189454.html.

[24] 你只需要透过校内选课系统拿学分 可以快转1.5倍的通识课[EB/ OL]. [2015-02-01]. http://hero.nctu.edu.tw/mooc/?p=459.

[25] ACCA与学堂在线将联合开发中文在线财会课程[EB/OL]. [2015-02-01]. http://news.youth.cn/jy/201601/t20160122_7556021.htm.

[26] MOOC慕课证书有什么用?[EB/OL]. [2015-02-01]. http://www. guokr.com/blog/763936/.

[27] 何立芳.MOOC背景下的学科服务探讨[J].图书馆杂志,2016(3):53-59.

[28] 罗博.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与高校图书馆角色研究综述[J].图书情报工作,2014,58(3):130-136.

[29] 李斐,黄明东.慕课带给高校的机遇和挑战[J].中国高等教育, 2014(7):22-25.

[30] 桑新民,谢阳斌,杨满福.“慕课”潮流对大学影响的深层解读与未来展望[J].中国高等教育,2014(2):12-15.

黄如花,女,1968年生,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信息组织、信息检索与服务等。

王春迎,女,1992年生,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信息检索。

Progress of MOOC Construction in Universities of China

HUANG RuHua1, WANG ChunYing2
(1. The Center for the Studies of Information Resources of Wuhan University, Wuhan 430072, China;2. Schoo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Wuhan University, Wuhan 430072, China)

Since MOOC comes into China, more and more learners pay attention to it. Researchers studied the phenomenon from various angles. This paper studies the progress of MOOC construction in universities of China in several ways, including platform construction, propaganda, policy supporting, building a MOOC team, joining the alliance and credit authentication. We hope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he MOOCs.

MOOC; Platform; Propaganda; Policy; MOOC Team; Alliance; Credit Authentication

G43

10.3772/j.issn.1673-2286.2016.3.006

* 本研究得到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MOOC背景下图书馆嵌入教学服务的对策与实证研究”(编号:15YJA870006)以及武汉大学和湖北省教改项目“‘慕课’背景下信息素质教育课程的变革研究”资助。

2016-01-08)

猜你喜欢
学分课程建设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计算机教育(2020年5期)2020-07-24 08:53:38
如何用学分币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09:46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中国外汇(2019年18期)2019-11-25 01:41:56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电子制作(2018年14期)2018-08-21 01:38:28
学分美食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人大建设(2017年10期)2018-01-23 03:10:17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民生周刊(2017年19期)2017-10-25 10:29:03
斯皮尔伯格为什么要历时33年修完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