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映丽
摘 要:构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是规划环评的基础性工作,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可充分反映规划区域的各方面特征,再选择适当的评价方法进行综合评价,可客观地评价区域规划的实施对环境的综合影响,指导发展规划的实施,为决策者提供技术支持。鉴于此,主要对新常态下我国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有效性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评价制度
中图分类号:X820.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5913/j.cnki.kjycx.2016.15.029
1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需全面、客观地反映环境系统的内部结构、外在状态、各子系统的相互关系及战略决策主要环境保护目标的实现程度,因此,在构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时应遵循以下原则:①科学性。客观存在、物理意义明确的指标才能客观地反映、度量系统的特征,评价结果才可信。②可操作性。所选指标必须考虑量化的可行性、建模的可操作性、数据的可靠性及可获得性,尽量简单、实用。③多样性。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中,应将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绝对指标与相对指标、价值型指标与实物型指标等综合考虑。④层次性。在指标体系构建时,应结合系统的内部结构,将相应的指标体系划分出明确的层次结构,以反映不同层次上的环境影响。
2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发挥的制约因素
2.1 评价制度建设尚需完善
一方面,我国尚未建立良好的环境影响评价决策机制,即便是现在的章程也存在很多不遵循章程办事的现象,目前的评价制度难以成为环境评价行业的标准。这就导致环评制度流于形式,无法真正发挥其作用。另一方面,我国建立环境影响评价方面缺乏科学的指导,而且还没有发布在能源、资源、旅游、跟踪评价等方面的专项环境影响评价导则。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评价法》中对跟踪评价方面缺乏配套的实施细则,仅仅提出了开展规划环境需要实施跟踪评价以及做好后评价,并没有对如何开展跟踪评价作出明确的指导。这导致此项内容流于形式。此外,目前还没有形成健全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管理机构,理想的跟踪评价需要一定的经费和公众的参与配合。这些都是难以有效开展的。
2.2 评价的学科建设亟需加强
目前,我国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理论研究还是非常多的,不过仍然没有形成系统、有效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体系。这主要是因为目前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管理制度、范围扩展等方面的重视度比较高,缺乏对评价系统和制度的研究,很多部门都认为环境管理制度和技术就是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所以,认识上的不足导致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建设举步维艰。在实践应用中,对环境影响评价的本质属性和功能效果缺乏足够的思考,仅仅认为这是一种辅助决策和具体的技术手段,在功能定位、价值属性等方面都有待进一步研究。
2.3 评价内容有待完善
当前,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不完善,对重金属污染的评估较少,对人群健康、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评价欠缺。由于没有相关的技术导则指引,也缺乏实践经验,实践案例中人群健康、气候变化等因素较少。地区的生物多样性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该地区受环境影响的程度,开展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可以有效减少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有助于生态系统的保持与维护。但目前对生物多样性评估工作的重要性还存在不同的认识,缺乏保护措施的跟踪检查和工程完成后的评估,并且评估的理论和方法尚需研究。
3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方法
3.1 列表法
列表法是采用制表的形式,把所有可能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的因素汇总到一起具体分析。该方法工作量大且烦琐,无法明确影响因素和战略行为之间的关系,主要用来筛选、识别和影响评价的积累。
3.2 阈值法
环境承载力是阈值法的理论基础。这种方法比较精确,但是适用范围有限,对于部分资源难以建立准确的阈值,限制了其有效应用。
3.3 类比法
类比法是运用比较的方式对已有的结果进行比较,从而得出综合结论。这种方法的缺点是难以精确地把握战略类比行为,适用于环境评价的预测和识别。
3.4 专家咨询法
利用专家团队组织评价规划环境的影响程度即为专家咨询法。这种方法的操作主体是诸多专家,所以具有较强的主观性,并且其评价的专业和资料容易影响评价的结果。
3.5 灰色关联分析法与灰色预测
对环境影响的综合指标通过灰色关联度的方法判断,在短期预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长期预测中会凸显出很大的不足。
3.6 费用效益分析法
对环境功能损害大小通过货币的形式表现出来,主要包括费用和总效益等方面的计算。这种方法缺少定量,所以难以运用,通常在综合评价中考虑采用。
4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项目规划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会花费大量时间。这就会阻碍环境评价的开展。所以,在项目建设中,可以采用借鉴的方法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在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时,要参考《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试行)》,同时参考“国家生态市建设指标”等内容实施环境影响的评价,以保证评价实施的可行性。
5 结束语
对规划环境进行有效的评价能够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尽可能地降低规划项目对环境产生的不良影响,从而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我国在建立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为此,应当加强对体系建设的研究,从而促进环境和经济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秦兰兰,王有乐.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初探及实证研究[J].环境工程,2015(02):143-146.
[2]吴洁敏.临港工业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价值工程,2015(25):28-30.
[3]赵晓晨,廉浩,陈德敏.南盘江流域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J].水资源保护,2015(04):42-46,81.
〔编辑:刘晓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