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玮峰
今年以来,陕西省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紧盯“追赶超越”目标,全面落实“六抓六促进”工作措施,全省经济运行呈现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上半年GDP同比增长7.2%,其中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上工业、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增长9.3%、6.7%和10.2%,CPI稳定在1.5%,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7.3%和8.5%。主要表现为“四稳四进”。
“四稳”方面:一是消费保持平稳增长。限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长7%,其中餐饮收入和商品零售分别增长8.5%和7%。汽车类销售增长0.9%,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16.2%。限上企业网上零售额增长73.3%,对消费贡献率达到40%左右。二是价格涨幅温和可控。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低于一季度0.3个百分点。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和购进价格分别下降7.4%和5.8%。三是农业生产总体稳定。夏粮总产479.1万吨,超过近三年夏粮平均产量。新增水果面积48.8万亩,设施蔬菜产销两旺,猪粮价比为11:1。四是就业形势基本稳定。城镇新增就业23.1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31%,应届高校毕业生签约率88.4%,小微和民营企业就业占到60%以上。
“四進”方面:一是新兴产业保持较快增长。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27.4%,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2.1%,生物医药和新能源产业分别增长11%、50%。二是服务业加快提档升级。服务业增加值和投资分别增长8.2%、15.2%。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五大幸福产业”快速发展,接待境内外旅客、旅游总收入分别增长15.9%和21%。三是进出口保持正增长。在三星电子、美光半导体等龙头企业带动下,外贸进出口增长11.7%,高出全国15个百分点。四是三大先行指标稳定向好。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增长12.8%和12.2%;公路货运量增长5%;发、用电量分别增长0.5%和7%,其中工业用电量增长7.3%,较1—5月加快0.1个百分点。
主要抓了以下七项工作。一是狠抓项目建设促投资。出台扩大有效投资考核奖惩以及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监测考评办法,举办银企、民企对接会、PPP项目推介会,落实省级领导包抓项目责任制,省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300亿元,实现时间任务“双过半”。二是围绕产业升级稳工业。在继续抓好工业稳产促销,着力推进延长靖边煤油气综合利用等深度转化项目建设的同时,出台中国制造2025陕西实施意见,实施重大科技创新、智能制造、工业强基等重大工程,非能工业增长13.9%。三是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制定关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意见,确立“1+5”政策体系。出台加快房地产去库存的11条措施。煤炭、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方案已与国家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四是全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西安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实施方案获批。支持西咸新区建设国家“双创”示范基地,投放成长性企业引导基金10亿元支持一批中小企业发展。五是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首届丝博会分别签订利用外资项目、国内联合项目合同额117亿美元和6810亿元。新增旧金山、阿拉木图、柬埔寨等国际直飞航线。中欧班列西安线开行班次增长38%。成功举办博鳌亚洲论坛2016年年会陕西主题午餐会、外交部陕西全球推介会等活动。六是稳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放管服”改革向纵深推进,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抓紧筹建。编制电力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和国有林场改革实施方案。首批试点与行政机关脱钩的147家行业协会商会名单已向社会公布。新登记企业类市场主体增长16%。“营改增”全面实施。七是切实加强民生保障和生态建设。加快推进“全民参保登记计划”,确保待遇按时足额发放。研究制订脱贫攻坚“1+N”系列配套政策,组建省扶贫开发投资有限公司。出台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意见,编制秦岭、黄河、桥山国家公园方案和渭河生态区建设总体规划。
当前,受全球市场整体需求不足,大宗商品价格低位徘徊影响,陕西省经济运行总体趋缓,下行压力仍然较大,投资、工业、消费等主要支撑动力明显减弱,财税增收、生态保护、脱贫攻坚等任务艰巨,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着力加以解决。
一是稳经济增长。鼓励煤电企业抱团取暖,加强国V汽柴油封闭运行,进一步提高大用户直供电额度,争取全年净外送电量100亿度以上,支持延长集团建成城市便利直供加油站100座,加快神华陕西甲醇下游加工等转化项目建设,力促能源工业稳定增长。落实中国制造2025陕西实施意见,实施新一轮企业技术改造,加快咸阳8.6代液晶面板等产业化项目建设,建设10个百亿级军民结合大集团。支持空港新城建设国际航空物流港,建成西安咸阳机场口岸进境免税店,与国家旅游局合作创建全域旅游试点省份,支持高校实施教学楼、学生宿舍制冷设备改造提升工程,扩大对长江中下游及淮河流域受灾地区食品、水果等农产品销售,办好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实施“互联网+农业”行动计划,加快开展国家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工作。
二是促有效投资。抓好600个省级重点项目建设,督促90个左右省级重点新开工项目9月底前全部开工建设,争取20个左右省级重点前期项目提前开工建设,加大对三星闪存芯片二期等24个重点推进项目协调督促力度。落实国家促进社会投资健康发展的决策部署,制定促进民间投资增长的意见,多措并举促进民间投资较快增长。深入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推动中韩产业园、中俄丝绸之路创新园等项目建设,深化苏陕、津陕、鄂陕对口协作。积极申请设立国家产业转移示范区,狠抓央企进陕、丝博会暨西洽会、农高会、陕粤港澳招商签约项目落地。落实国际产能合作协议,推进中亚能源吉尔吉斯斯坦石油炼化工业园、咸阳纺织集团哈萨克斯坦江布尔州纺织工业园等建设。
三是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启动西安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西安高新区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加快国家分子医学转化科学中心建设,推进无人机系统等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建设。支持延长石油、烽火通信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加快西咸新区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建设,指导西安交大和沣西新城建设创新港。推动中兴微电子、中电科信息产业园建设。支持国家互联网大数据分析中心和“一带一路”大数据中心挂牌并尽快建成运营。加快创建集成电路国家创新中心,争取将我省纳入全国第二批大数据综合改革试验区。
四是推进重点领域改革。选择2—3户省属企业,开展改组或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试点。积极稳妥组织实施营改增。全面实行居民用电、用水、用气阶梯价格。开展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整合社会保险登记证和统计登记证,实现“五证合一、一照一码”。落实电力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国有林场改革实施方案,研究制定盐业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稳步推进新型城镇化,加快行政区划调整,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建立农业轉移人口落户数量与财政转移支付、预算内基建资金、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三挂钩”机制。组建完成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五是持续改善民生。稳妥做好化解过剩产能中职工安置工作,继续实施大学生就业促进计划和创业引领计划,开展公共就业服务进校园等活动,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制定实施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行动计划。突出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关中大气污染防治、陕北石油管道泄漏整治、渭北“旱腰带”采石场治理和渭河、汉丹江水污染防治等重点,狠抓重大生态环境问题整改落实。
六是加大脱贫攻坚力度。贯彻落实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有关精神,全力做好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工作。出台贫困退出办法、扶贫绩效考核办法、贫困县涉农资金整合意见等,进一步完善脱贫攻坚政策体系。加快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抓好安置点公共设施配套,落实好特困户、五保户安置政策。全面实施片区产业扶贫规划,支持贫困地区建立就业和社保服务平台。加快实施教育扶贫脱贫,实行学前一年级到高中13年免费教育。着力加强生态保护脱贫,优先在贫困地区开展生态综合补偿试点改革。积极落实民生兜底政策,加快推进扶贫标准和低保标准“两线合一”,适时提高基础养老金标准。
七是优化发展环境。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意见,进一步做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以更大力度推动“放管服”改革,再取消、下放、调整一批“含金量”高的审批事项。强化优质服务供给,提高行政办事效率。积极完善项目建设条件,重点治理乱摊派、乱收费现象,协调做好项目征地拆迁、矛盾化解等工作。
八是强化责任担当。强化责任担当,做好督察检查,督任务、督进度、督成效,察认识、察责任、察作风。深入落实鼓励激励、容错纠错和能上能下三项机制精神,严格执行扩大有效投资考核奖惩办法和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监测考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