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歌唱情感的艺术表现

2016-09-22 04:09孟影
人间 2016年6期
关键词:艺术处理演唱情感

孟影

摘要:在声乐演唱中,情感支撑着歌者的声音质量、表情动作和演唱效果。演唱者要对歌曲进行全面的理解,使歌唱发声和情感表现同时进行,将声、字、情达到完美的统一,同时养成用心灵歌唱的习惯。在演唱过程中通过艺术想象创造出无限的音乐意境、探索歌曲内在的感情基调,这样才能做到在演唱中准确地表达歌曲的情感,把握好歌曲的主题思想。

关键词:演唱;情感;艺术想象;艺术处理

中图分类号:J6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2-0074-02

声乐作为一门表演艺术,对歌唱主体而言,歌词、节奏、旋律等音乐要素是歌曲情感的输出载体,欣赏者在歌者输出情感时会获得一定程度的内在体会和精神的愉悦,也能让紧张压抑的心里情绪得到一定的缓解,让疲惫的身体得到适当的放松。这是因为,演唱的过程中歌唱者将自己的内心世界与歌曲的情感很好的结合起来,使听众与作品产生情感的双重共鸣。

本文将以演唱过程中的情感表达作为主要的讨论课题,探讨歌唱者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从而在演唱过程中能良好的表达歌曲的内容和情感,并将这种情感带给听众,以收到良好的歌唱效果和体验。

一、理解歌曲的内涵

歌曲的内涵是指作品的内在含义,也是作者的思想和感情。歌唱艺术的灵魂是表达人的思想感情,不会表达思想感情的歌唱者只能算做“歌唱巨人”。[1]一首好的作品背后一定有好的词曲作者,他们通过自己的阅历和对人生的体验,谱写着诗一样的篇章,那里凝聚着作曲家的强烈感情,因此,如何正确理解作品的内涵,是演唱者进行二度创作的基石。

当演唱者拿到一首歌曲,首先应当了解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逐字逐句推敲词作者的歌词用意,其次通过歌曲的每一个音符和旋律的走向发掘作曲家的内心的情感表达,将词曲融会贯通。演唱过程中,歌唱者理解的越深刻,体会就越到位,二度创作就越真实完美。

一个好的歌者也要具备良好的音乐素养和文学修养,丰富自己的知识、扩宽自己的视野,加强自己对谱面的理解,若单纯从声乐技巧来表现音乐,只会得到空洞、乏味没有感情的声音。我们必须在拿到作品的时候了解其主题思想。而主题是一种蕴含,较隐蔽,往往是在了解了题材之后,经过回味、琢磨、认识,才能悟出其弦外之音、感情倾向,进而总结出作品的主题。[2]只有在理解作品的基础上,才可能做到用真情去表达。比如演唱《儿行千里》,我们知道这是一首演唱母爱与亲情的歌曲,我们先从歌词看起。

“衣裳在添几件,饭菜多吃几口,出门在外没有妈熬的小米粥”,“替儿再擦擦鞋,为儿再缝缝扣,儿行千里揪着妈妈的心头肉”,这短短几句道出了母亲对儿子的牵挂和思念,给我们呈现出了一幅画面,在母亲的眼里孩子就是她的世界,一切都是为了儿子在外能生活的好,当儿子远行,母亲用那蹒跚的步履和一头银发相送,既心酸又幸福。

演唱者首先要揣摩歌词的含义,因为声乐不同于器乐,它是有语言的音乐,歌词在一首歌曲里尤为重要,所以很好的理解歌词中的语言是提高演唱者的艺术表现力的基础,其次,用演唱技巧支撑情感的表达做到声情并茂,最后,通过整体的艺术表现深化作品主题,感动听众。

二、科学运用音色表达感情

每个人的天生条件决定了这个人所拥有的音色,有人生来嗓音浑厚,有人生来嗓音纤细,许多角色的设定都会根据演员的实际嗓音条件去定。在演唱艺术歌曲的时候演唱者更要控制好自己的声音,科学的运用音色去表达感情。

例如,将表达江南水乡的歌曲《桥》,用厚重的男低音来演唱就丢掉了小桥流水人家的意境,将陕北名歌《二月里见罢到如今》用温婉纤细的音色去演唱就缺失了陕北民歌的粗狂奔放的特点。当然良好的音色离不开演唱者的技巧,这就要求演唱者有良好的扎实的功底,咬住字头,吐字清晰,合理的运用气息,将声音打到眉心,横膈膜具备良好的支撑,以气带声。良好的音色是建立在良好的歌唱技巧之上的,有了良好的歌唱技巧才能游刃有余的表达歌曲的情感,在表达歌曲感情的同时也能将自己的声乐演唱技巧发挥到极致,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

三、通过艺术想象创设情感

当我们在演唱歌曲的时候,脑海中总会浮现出许多歌词中的画面,自己通过歌词的意境在头脑中创造一个个艺术想象空间,让演唱个的情感更加饱满,形象更加鲜明,主题更加深刻。在理解歌词,把握好旋律走向后,二度创造者则要充分调动自己的情绪去演唱、去想象、其创造。让我先看下面的歌词:

“如今要到了离开家的时候,才理解儿行千里母担忧,千里的路啊,我还一步没走,就看见泪水在妈妈眼里妈妈眼里流,妈妈眼里流”演唱者在演唱的过程中必须身临其境,将自己想象成歌曲中的儿子,如同自己将踏上远去的路,与母亲依依惜别,自己还没走,泪水已在妈妈的眼里流,歌词中强调了三次泪水在妈妈眼里流,这更加表达了母亲对儿子的爱和不舍,演唱者就如同看到了自己那白发苍苍的母亲用最伟大的爱目送自己远去。很多著名的歌唱家都是饱含泪水演唱的这首歌,这足以证明情感至深才能带来音乐至美。

因此在声乐演唱中,要适当的夸大自己的生活中的情感,恰如其分的运用到歌唱的语言表现中去,这样才能增强音乐的魅力,加深听者的感受。

四、歌曲中的藝术处理

民歌讲究韵味,腔调,这是民歌区别于美声的最大特点,演唱者要深入挖掘音乐的内在情感,当自己在演唱过程中用情至深的时候则会不由自主的加入少量的诸如:颤音、滑音、倚音等装饰音,丰富歌曲的内容。

之前已经谈到对一首歌曲中的歌词及旋律节奏的把握,当然在演唱之前也不能忽略整首歌曲的曲式及调性等特点,转调的地方情绪是如何变化的,宏观的把握歌曲的情感变化,调性之间的转移,在哪两句歌词之间需要情感的对比,同样的旋律和歌词同时出现需要做哪些不同的处理。吐字更要注重强与弱,重点强调的字突出来,如果一味的唱强或者唱若则没有了音乐的起伏,显得空洞无味,没有音乐的美。

音乐展现给我们的是生活中一切高于名利的事物,音乐是我们可以改变这个世界的捷径。[3]在演唱时如何运用呼吸相当重要,呼吸的节奏控制着声音的气息,所以在演唱和训练时应当按歌曲的感情需要进行呼吸。在演唱时从调整歌唱呼吸的方法或呼吸动作人手,是获得歌唱情感的主要渠道。知道如何发音和控制气息的人,知道如何歌唱。[4]

歌唱者在演唱的过程中应当结合自己的实际的生活体验走入乐谱内,使歌唱的情感融入到音乐中,同时加上歌唱者的正确的发声,情绪所带动的肢体动作,促进歌唱情感和表情的稳定。演唱者从最初的读谱看词,到分析乐谱理解歌词,再到掌握音乐主题,感悟音乐思想,从各个方面诠释着一首歌曲的内涵,演唱者用自己对整首歌的理解给听众传达者音乐的内在感情,与听众产生心灵上的共鸣。

总 结:

每个听众都有理解音乐的能力,也都会从不同的音乐里投射出多面的自己。当我们聆听音乐的时候,与音乐产生共鸣,会迸发出许多奇妙的感悟。演唱着只要融入了内在的感情,寄托了自己的情绪,就会将一些枯燥的音符变化成富有灵动感的小精灵,歌唱者表应将自身的内心情感与作品的内涵紧密地融合在一起,并传导给现场的观众们。歌唱艺术也是一种舞台的艺术,演唱者的情绪表现在肢体和表情上,观众也能直观的感受到演唱者的歌唱状态,好的歌者会将肢体与语言,声音与情感巧妙地融合,表现完美的音乐,将赋有情感的声音完美地呈现给欣赏者,引发其情感共鸣才是歌唱艺术的真谛。

参考文献:

[1]邹本初,《歌唱学—沈湘歌唱学体系研究》,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1

[2]王宏建,《艺术概论》,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1

[3]陈立,《音乐家访谈录》,新星出版社,2009,3

[4][美]弗·兰皮尔蒂等。《嗓音遗训》,上海音乐出版社,2005,4

猜你喜欢
艺术处理演唱情感
情感
台上
论中国古诗词歌曲的艺术处理
群文活动中歌曲的艺术处理
宋词演唱走入课堂之初体验
声乐教学略见
演唱者要善于发现美创造美
简谈咏叹调《啊!人们都叫我咪咪》的人物形象与艺术处理
主题素材阅读之“情感”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