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渗透法制教育

2016-09-22 21:50李守明
考试周刊 2016年65期
关键词:法制依法治国文化遗产

李守明

依法治国是我国治理国家的基本方针政策,并写入了宪法,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已经成为党和人民的普遍共识。十八届四中全会依法治国成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针。依法治国的主体是人民,青少年是人民群众的一部分,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流砥柱。因此,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使其懂法守法护法,无论是对于青年学生的人格完善还是对于国家科学的发展及社会和谐的构建都是必要的。地理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抵制心灵污染。有的老师总认为,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只需要让学生知道几部法律的名称,能记住几条法律条文即可。教师不是律师,能给学生讲多透彻呢?有的老师只是为了体现“渗透”而渗透,不管渗透的法律内容和教学内容是否有密切联系,也不管渗透的时间是否合理,更不管渗透的方法是否恰当。只管自己的计划里、教案设计里、教学总结里有法制体现即可。教师的这种心态,这种做法,能起到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作用吗?如何做到在地理教学中有机渗透法制教育呢?一是摆正心态,做好学生的楷模。二是地理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要求教师具备法律素质,了解基本的法律制度。三是教师要在学法、知法上做学生的表率,更要在各方面规范自己的言行,表现出应有的守法、用法的行动。

在学科中渗透法制教育没有固定的时间,我们可以在所要讲授的学科内容中努力寻找法律知识的切入点或渗透点,在向学生进行学科知识教育的同时,将法律知识自然地融入学科教学过程中。下面我以地理学科教学为例,谈谈是怎样渗透法制教育的。

总的来说,可结合世界、中国的自然资源的教学,了解保护自然环境和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所应遵循的公约、法律和法规,渗透法治观念,培养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和环境观。

一、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必须将教学内容与法制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既不能把地理课上成法制课,又不能漠视教学内容中蕴涵的法制教育因素。要根据地理学科的特点和教材内容,在教学中恰当、适度、潜移默化地进行渗透。

例如:在七年级上册“世界的语言和宗教——世界三大宗教”一课中,学完世界三大宗教及其分布,播放三大宗教活动片段和世界著名宗教建筑后引导归纳:

(1)宗教活动与迷信活动有什么区别?

(2)我们怎样看待宗教信徒?

(3)了解所谓“宗教自由”的真实含义。

(4)当前一些邪教打着宗教的幌子,其真实的企图是什么?我们青年一代怎样看待?

让学生在交流讨论中能够更加正确地认识宗教信仰,明白我们应当遵守法律法规。

二、在丰富多彩的地理教学活动中,运用灵活法制教育的方法、掌握恰当时机,对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抵制心灵污染,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学习了七年级上册“人类的居住地”——聚落的发展与保护之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一条——“为了加强对文物的保护,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促进科学研究工作,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根据宪法,制定本法”,我给学生布置作业:成立活动小组对学校周边进行走访,了解聚落发展带来的问题——传统聚落的减少和消失,让学生认识到保护文化遗产问题的紧迫性;并通过大力宣传文化遗产保护,增强学生的保护意识,开展向父母、邻居宣传文化遗产保护活动,逐步强化人们的保护意识。这样,既学到了知识,掌握了调查方法,又认识到了文化遗产问题的紧迫性,强化了保护意识、守法意识,可谓一举多得。

三、在教学中抓住世界、国家发生重大事件的有利契机开展法制教育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如在学习七年级上册“板块的运动”时,学到地震火山的分布,联系“5·12”大地震,既让学生认识到了自然灾害造成的巨大损失,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又让学生体会到了注意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要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扬长避短,发展经济,过上好日子。

四、在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必须注意找准“渗透点”,把握好“渗透时机”,掌握“渗透度”。

地理课既不能上成纯粹的“文化知识课”,又不能上成“法制课”,教师只有做到因材施教、寓情于教,适时适度、点点滴滴、持之以恒地加以渗透,才能有机地熔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智力发展和思想陶冶于一炉,才能充分发挥课堂教学法制教育的主渠道作用。

今天的教育是为适应21世纪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准备人才的,教育工作者应该是学生遵纪守法的引导者及榜样。今天的教育必须建设得更加健全,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是高素质、高起点的。中学法制教育的学科渗透,正是立足于时代的高度,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从小培养中小学生的法制意识,进行法律素质培养,不仅可以预防和减少学生违法犯罪,更重要的是可以促使他们从小养成依法办事、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应该是一项长期化、制度化、科学化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在平时教育中加以重视,才能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深化、细化法制教育。通过钻研教材,我们可以充分挖掘地理课程中的法制教育资源,并通过合适的情境创设与课程教学情感目标的叠加,从而促进教学目标和教育功能的实现。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让我们共同携手,为学生的健康成长筑起一片纯洁干净的法制天空,促使他们身心健康快乐地成长。

猜你喜欢
法制依法治国文化遗产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
依法治国 法平天下
法制报道“负效应”的规避与防范
关于法制新闻的几点认识
“德”“法”辨证与依法治国
医养结合亟须法制规范
关于依法治国若干问题
坚持依法治国必须坚持依法执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