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写景散文,在充分描摹景物特征的时候,巧妙地穿插修辞手法显得尤为重要。比如在游记中适当插入比喻的修辞手法,不但可以把山水描写得生动形象,而且能表现出文字所创造的意象美,增加文章的美感,增强人们的阅读兴趣。如袁宏道的《满井游记》中,作者多次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喻人、喻水、喻山、喻苗,使文章既显得清新别致,又给人以新奇大胆的感觉。
【妙语品味】
1.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
作者将自己比喻为“脱笼之鹄”,生动地表现出作者在看到满井美丽的初春景色后无比喜悦的心情。作者从“局促一室”中解放出来,像天鹅从笼中逃脱,其喜悦、庆幸之情不言而喻。
2.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波光”是亮的,“镜光”也是亮的,作者抓住二者的相似点,恰如其分地描绘出春天到来之时河水无比“清澈”的特点。同时,作者细致入微地描写出那一瞬间的景象:刚打开镜子时突然映射出来的光芒。句中的“新”字与“乍”字便是这种瞬间景象的明证。以新开明镜比喻新绿水波,写出了水光的明丽,贴切而有新意。
3.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作者把静态的、无生命的山色,比成动态的、有生命的美女梳洗后的模样,准确地传达出作为四季之一的春天所独有的温和、明媚和生机勃勃的气息,真是传神之笔。
4.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
早春二月间,麦苗高约一寸,又时时在拔节,就像兽颈上长着的长毛。这个新奇的比喻,不仅形象地描绘出早春麦田中麦苗的形态,而且还生动地表现出“春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这一特点,一喻两得,显示了作者细致入微的观察力与高超的驾驭文字的能力。
即学即练
1.从修辞的角度赏析选段中画线的句子。
读季羡林先生暮年的文字,也是满目素洁和干净。不唱高调。至情至性。质朴无华。好文字原是清新自然。素面相见。他放下枝头所有的繁华,沉浸在文字的泥土中,简静,纯粹。人生到了他那样的境界开始做减法,删繁就简三秋树,留下清绝、风骨的枝丫伸向天空,如一树清寒的梅。
——李娟《素颜如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的选段,回答问题。
家。是一所房子。有梁柱的支撑和坚实的墙壁。父母是房子的屋顶。可以遮风避雨。抵挡冷雪酷日。孩子是房屋的窗户,以便房子里新鲜空气的流通。在这所房子里走来走去的。是许多欢乐的笑声。门是家与外界的通道。所以家不会与世隔绝。屋顶下,每人各有各的空间,有聚有散,互不干扰。
家,是一辆汽车,可以送你到很远的地方去。父母是轮换开车的司机,孩子是乘客。到了父母年迈的时候,孩子就当上了司机。父母变成了乘客,大家都觉得这样的安排很合理。开车的时候必须小心翼翼。不能违反交通规则。一般来说。遵纪守法的人家。像开车一样。不容易出事故。即便车子偶尔有些小故障。平日注意保养。就可以尽量避免损失。还有车子是需要经常加油的,所以一个家就需要有多多的收入。作为家庭成员,不能只用油不加油,因为油用完了车子就走不动了。作为乘客的时候,只会消耗油料,那么哪怕经常抽空擦洗汽车,实际也会觉得安慰的。
家,是一棵大树,在土壤里有很深的根。经风沐雨岿然不动。它把养料输送到枝条和树叶里,然后结果打籽。一代一代延续下去。一个人丁兴旺的大家族,就像大树上筑着许多鸟窝。小鸟叽叽喳喳很热闹的。树很怕蛀虫和白蚁什么的咬噬,台风来了。坚持不住的是有虫疤的树。所以大树需要爱护。整枝打药浇水。件件事情马虎不得。
——张抗抗《有家真好》
作者用了几个形象有趣的比喻将家庭的温馨美好向我们娓娓道来,表达了作者对温暖家庭的理解和向往。请仿照选段,也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一段话,表达你对家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