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朔宁

2016-09-22 01:30汤朔宁
世界建筑 2016年5期
关键词:同济同济大学建筑师

汤朔宁

1973年出生

1991年入学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学士、硕士)

2003年入学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博士)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系教授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

2015年上海市优秀勘察设计一等奖

2015年教育部优秀工程设计二等奖

2015年全国优秀设计行业奖公建三等奖

2015年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

2012年第九届中国建筑学会青年建筑师奖

匆匆那年

匆匆地,居然已在同济园里度过了25个春秋,生命中一半还要多的日子都在这里与建筑、与设计纠缠在了一起,并且还将继续下去。在这里,仰视过红砖饰面的图书馆广场前挥手致意的主席塑像,触摸过南北楼镂空雕花的红漆木门,也曾流连过春日爱校路上纷纷洒洒落樱的缤纷和专教前笔直高耸的水杉爆出的嫩芽,更曾在专教前的高高低低的青石路上留下了成千上万只脚印、在专教留下了无数个身影。校园的一切都是熟悉和清晰的,不需要回想也能知道每一处所在,岁月曾经留下的荏苒,与建筑交织的人生,从同济园开始,也将在同济园继续。

同济建筑路

在同济建筑学专业任教,走的是一条将建筑设计与建筑研究、建筑创作与建筑教学相互结合的道路。作为建筑师,需要有机会在设计一线参与实践项目,实现建筑理想;作为教师,需要将工程实践中的实践经验转化成设计理论传授给学生,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建筑设计的本质;作为科研工作者,需要探索与总结建筑设计理论并付之于实践,这是一条既艰辛又快乐的路,又是一条既出成果又出人才的路。冯纪忠先生、戴复东先生等都是这条建筑路上的佼佼者,他们不但创作了许多优秀的建筑作品,更是培养了几代同济建筑人。现在,我们也正沿着先生们所开辟的同济建筑路,缜思畅想、不断前行。

2005年由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原名: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和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共同设立的都市建筑设计院(原名:都市建筑设计分院)正式成立,旨在突出同济建筑学学科优势,将建筑研究、建筑教学与建筑实践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经过10年努力,形成了一条以建筑设计实践促进建筑学科发展、拓展建筑教学深度,以建筑研究带动建筑实践创新、出佳作精品,以建筑教学培养优秀建筑设计人才、促进建筑设计实践的同济特色之路。都市院的成立为建筑学教师参与社会大事件提供了整合的平台,陆续承担了5·12汶川地震上海援建都江堰灾后重建项目、北川地震纪念馆、2008年北京奥运会乒乓球比赛馆、四川雅安地震灾后重建、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迪士尼)等一系列重大项目的设计工作,仅2010-2015年共获得省部级优秀设计奖57项,更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教学、科研与实践相结合是一条富有成效的同济建筑路。

当代建筑之“惑”

刚刚过去的2016年3月发生了两件我认为重大的事情,一是围棋人工智能程序AlphaGo战胜韩国围棋世界冠军李世石,二是普利兹克建筑奖得主扎哈·哈迪德的离世。扎哈·哈迪德的作品中充满了动态、扭转与张力,充斥着流动丝巾般柔滑的曲线,犹如在太空中行走,捉摸不定。她的作品代表了创造与未来、时尚与前卫,而她后期的建成作品正是利用计算机参数化设计方法才让她摆脱“纸上建筑师”的尴尬,成为被时代追捧的“明星”建筑师。谷歌公司研发的AlphaGo围棋人工智能程序以4:1的压倒性优势战胜了九段职业棋手李世石,给我们带来了“人工智能”将如何改变世界、改变我们的生活的命题。信息行业从算法与处理器为核心的计算架构,过渡到算法、数据和处理器为核心的架构,大数据将成为新的核心。当机器人不断地通过自我学习、优化决策最终超越人脑之后,建筑该如何建造?3D建造和BIM平台是唯一解决手段吗?建筑设计行业也会倒在“人工智能”面前吗?谁将主导设计创新,空间体验还是人工智能?建筑师又该何去何从?也许,我们不应该被动地等待,而应该以积极的态度去拥抱、迎接这个人工智能的信息时代。□

TANG Shuoning

1.2 莆田市体育中心

3.4 寿光市体育场

5.6 遂宁市体育中心

猜你喜欢
同济同济大学建筑师
上海同济检测技术有限公司2022年无损检测进展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胖胖的“建筑师”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介绍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介绍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征稿启事
同济大学医学院介绍
同济大学:既仰望星空也脚踏实地
同济堂矛盾说法引“问询” 频繁出错惹市值蒸发50亿
当建筑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