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方戟
1968年出生
1990年入学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硕士、博士)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上海博风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主持建筑师
我在同济大学读书期间除了在课程上受到很多先生的教诲外,许多学问是跟随硕士导师朱谋龙老师在设计实践的过程中逐渐领悟到的。朱老师将他总结多年的设计方法及快速表达技巧教给我们。通过对朱老师在现场解决、处理问题方法的观察,我开始理解建筑师做设计时应该积极主动地对建筑中社会性内容进行吸收的专业意识。我读博士期间的导师戴复东及吴庐生先生同样以设计实践为核心来对我们进行培养。他们对职业的敬业精神一直鼓励着我。至今难忘的是两位先生带领弟子们参观同济逸夫楼,对大楼设计的角角落落进行极其详细讲解的那一天。那次讲解让我第一次看到了职业上的高深境界。
今天有些建筑设计教学是以与视知觉相关的内容为核心的。它们对课程作业的评判多基于视知觉上建筑外部或内部空间形态的感知展开。形成这种局面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首先是学科内人员以一种学科自觉的意识希望在设计中将与建筑学本体相关的内容(建筑的形态、空间、材料、建构等)在其他内容中超脱出来,使它们更加崇高和纯净。其次,项目业主对自己建筑在环境中形态突显的非专业要求,使建筑师选择了以形态为核心的具有效率的设计手段。大量如此操作的先例导致专业社会主体逐渐将这种形态优先的方法理解为建筑设计中主流及正确的思考方法。然而,参照近些年中国本土建筑设计实践的具体条件后可以发现,这两方面原因的理由都有很大的缺失。
建筑本体中各因素在建筑中呈现的条件具有时代及社会的有效性。比如,在本土实践中建筑师常遇见的不是教科书中展示的舒适优美、秩序井然的环境景象。摆在他们面前的真实城市环境往往是一些看上去没有美感的类似城中村的空间。它们无序、杂乱、嘈杂,其中充满了各种矛盾。从建筑本体中那种希望空间纯净优美的观念角度来看,这种环境没有什么可取之处,因而需要新的更美的建筑来对其进行更替。然而,超越建筑学视野的话可以发现,各种不同人群在这种环境中几近全天候的活动给这种城市空间带来了非常大的活力。无视这些空间所附载的实际社会信息,想从中超脱出来,从抽象类型、自我完美、自立的视觉几何秩序出发得到的在建筑学本体上看优美的设计结果,很难与这种杂乱的现实融合起来,也就难以融入当代的社会人文环境。恪守封闭本体,缺少对真实社会开放的态度,对于部分当代中国的建筑设计教学会是一种缺失。
另外,在中国以建筑形态的特性为主要条件对建筑进行讨论的时代已经过去。经过近期的迅猛发展,当代中国不同规模城市中建筑的形态早已千差万别。建筑设计中用形态的差异来追求建筑在环境中突显的努力在多年前也许还有价值,在今天的城市环境中它已经失去了价值。仅仅在外部造型或内部空间形态上进行努力得到的建筑,已经无法给身处当代纷杂消费社会中的个体有效的建筑体验。将教学努力的重心压在与形态相关的讨论上是部分当代建筑设计教学的另一种缺失。
前提条件的变化使与视知觉相关的内容已无法成为建筑设计教学的核心。为了让建筑设计教学的训练能适应未来的本土实践,当代中国建筑设计教学中需要将建筑学本体与建筑社会性之间的关联作为重要的训练内容之一。社会性是建筑的基本属性,是建筑与其他类型艺术产生差别的主要方面。建筑中与社会性相关的因素处于建筑学本体范畴的边缘或外围,往往与建筑设计中形态操作没有非常直接的关联。城市活力的维系、建筑的规划及城市关联、技术规范对设计的制约、业主的要求、设计团队组织及沟通、社会性意识对建筑设计的制约等都可以被看成建筑社会性的部分。对于相关建筑设计教学来说,要把围绕形态的教学思路转换成能将建筑的社会性包容进来,但建筑本体性内容依然具有独立性的思路。这具有一定的挑战,但只有跨过这一步,摸索出一套相应的教学方法,今天中国的建筑设计教学才能跟上并促进本土实践,并给实践以积极的支撑。
建筑设计教学不应该排斥而要追索当代社会诸多价值及意义。当代建筑设计的实践也是如此。□
WANG Fangji
1 嘉定远香湖“带带屋”
2 嘉定远香湖“大顺屋”
3 嘉兴丽豪制衣厂办公楼室内改造
4 上海百花园“环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