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一如

2016-09-22 01:30黄一如
世界建筑 2016年5期
关键词:同济大学建筑学建筑

黄一如

1963年出生

1981年入学同济大学建筑系(学士、硕士)

1989年入学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城市规划系(博士)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同济大学教务处处长

2004年、2013年上海市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2005年安徽省优秀建筑工程设计二等奖

2007年全国人居经典建筑规划设计方案竞赛人居经典综合大奖

2008年全国保障性住房设计方案竞赛二等奖

2008年安徽省优秀建筑工程设计一等奖

本来想进一所学校学文科,最后却拐进了隔壁学校,读了工科中的文科。从幼儿园一直读到博士,围着文远楼一转就是30余年,人生轨迹简约到乏味。好在在这个时代学了这么个专业,从事着这样的职业,浸润于这般的文化,倒也并不觉得遗憾。

记忆之中,老师们特别敬业,设计课少有不拖堂的,尤其是他们的理念与方法各异,痛批或激赏交迭更替,因而焦虑中总还是心存希望,在迷茫与体悟间逐渐形成了开放的心态和取向。

最幸运之处,便在于从本科毕业设计开始到博士毕业,一直得到冯纪忠先生的言传身教。当初,在冯先生家中,或是在学院的斗室中,大家围坐先生身边讨论或清谈的情形,已沉淀为求学生涯温馨记忆的本底。

中国的建筑教育已经经历了爆发式增长和提升,在面临转型之际,有几个问题值得反思:

1 定位问题

建筑教育远比建筑学重要。建筑教育的首要目标是育人,其目标应该超越建筑实践本身。长久以来,教育机构习惯于认真倾听设计机构的人才需求,不断谨慎地对培养方案做出修正,以期维持建筑思想教育与技能训练间的微妙平衡。确立建筑教育的主体地位,就是要面向社会培养人才,更多地担负对建筑文化发展的责任,使得建筑文化逐渐成为社会文化的一个有效组成部分,通过促进建筑思想的繁荣,进而提升中国建筑文化的整体品质。从这个意义上说,作为一个思想的园地,学校应该更多地着眼于学生在社会中学不到的东西,使得教学机构和用人机构成为人才成长过程中连续而非重复的环节。同时,引导学生更多地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的空间需求,也是建筑教育不容回避的课题。

2 结构问题

中国城市与建筑的趋同现象与建筑教育的同质化倾向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同时,随着建筑市场的冷却和人才规模的急剧膨胀,社会需求的多样性和层次化趋势日益明显。因此,建筑教育在培养特色以及培养目标分工方面的结构性问题有待解决。毕竟,从先进国家的状况看,人才结构的丰富性和建成环境的丰富性之间明确的具有同构关系。

3 模式问题

首先通过5年的学习取得建筑学专业学士学位、再用两年半的时间取得建筑学专业硕士学位的模式,不仅学制过长,而且在同一个专业取得两个专业学位的教育体制具有明显的不合理性;同时,本科阶段施行高强度专业教育,是目前我国建筑教育的一个普遍现象,而本科阶段通识教育与研究生阶段专业教育的递进关系的建立,才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合理之道。

4 应变问题

传统的建筑教育方式固然有其优势,但是学生获取知识方式的变化应该被纳入视野。什么样的学时分配就会培养出什么样的学生,从传授知识转为培养学生收集、筛选、归纳、组织与应用信息的能力,借助现代技术手段压缩课内学时以增加自主学习空间,理应成为建筑教育转型的推力;再者,面对学科交叉和知识重组的现实,为维系并提升建筑师的社会地位,建筑学核心知识需要进一步明确与建构,并注入教学环节。

5 本土化问题

纵观建筑设计界近年来的走向,建筑师代际年轮日渐凸显,新一代建筑师由于教育水平的提高、背景日益国际化,正越来越体现出思考的独立性。然而,以空间为核心的建筑学知识与方法体系,一直占据着建筑教育的支配地位,空间作为一种思考方式,可以说进入了所有受教育者的血液之中。问题在于,这与中国建筑传统的内在思想与方法体系存在根本性的差异。如何突破空间思维的唯一性,进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建筑本土性,这是整个中国建筑界,但首先是建筑教育界,必须面对的问题。□

HUANG Yiru

1 合肥市包河区政务中心

2 上海啤酒公司改造设计

3 扬中河豚观光塔

猜你喜欢
同济大学建筑学建筑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介绍
高层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学的应用分析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建筑学中绿色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分析
建筑学与建筑设计现状浅析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见山楼的建筑学意味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介绍
建筑的“芯”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征稿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