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文本,采撷读写结合资源

2016-09-21 14:04江晓芬
考试周刊 2016年69期

江晓芬

摘 要: 依托文本,采撷现行教材中的读写资源,提升学生的读写水平,要注重书中丰富词汇的累积;要取法课内,选取经典的句群、段落进行模仿训练;以篇达类,归纳总结方法,促进转化运用,用法课外。

关键词: 依托文本 积累语料 取法句段 由篇达类

语文课程注重学以致用的实践性,《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语文课程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阅读、写作密不可分,读写结合,以读促写,以写促读,是语文能力训练的必由之路。

现行的语文教材中散落着丰富的读写资源,教师若能引领学生,依托现有文本,充分挖掘、利用教材,则不仅能采撷到可观的读写结合训练资源,而且为加强学生语言文字积累,提高阅读、写话水平打下基础。本文以人教版二年级语文教材为例,尝试从以下三方面着手,寻路读写结合的途径。

一、依托文本,积累语料,扎实根基

字词是语言学习中最基础又最重要的养分。二下《北京亮起来了》一课,描绘的是我国首都北京灯火辉煌、绚丽迷人的夜景:“灯的海洋、光的世界、华灯高照、灯光闪烁、金碧辉煌、光彩夺目、焕然一新、绚丽多彩、五光十色、银光闪闪、明亮、辉煌”,这些词汇梳理着夜晚北京各个地点的景致特色,将它们集中起来学习形成词串,读来犹如置身灯的镜面,亮如白昼。这些词汇虽都是关于灯光的描写,却有细微区别:“灯的海洋、光的世界”侧重整体,“光彩夺目、绚丽多彩、五光十色、银光闪闪”侧重色彩,“华灯高照、灯光闪烁”侧重动态,“金碧辉煌、焕然一新、明亮、辉煌”侧重效果。教学时将这些专项词汇归类诵读,强化搭配习惯并抄写,学生的语料库又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学习时,如能利用多媒体资源,展示一些著名景点的夜景图片,让学生进行描述性的说话训练,形象化学生的记忆,则有助于加快理解和内化;有条件的地方,则结合当地的夜景,布置学生和家长一起走一走,赏一赏,拍一拍,聊一聊,最后在班级中运用积累的词语说一说,则在生活化的情境中即时运用,训练融会贯通思维,为写打下基础。

语料的积累,从文本中来,经过“识记、理解、欣赏、诵读、抄写等加深对词语的印象”,不论何种方法,最终都是投射到运用上,回归到生活中,落实到语文学习的本质上。

二、与文同行,取法句段,模仿起步

“我口述我心,我手写我口”,《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降低写话起步阶段的难度”,“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但对二年级的孩子而言,还是经常出现写话时无词抒写,无法可循,无从下笔的现象。句群或片段模仿成为当前阶段很好的读写结合训练媒介。

二下第一单元结合时令季节,选编一组关于“春天”主题的文章,《找春天》一课描绘一群孩子们欣喜地在田野中寻找美丽的春天的情景:“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吧?树木吐出点点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吧?解冻的小溪叮叮咚咚,那是春天的琴声吧?”

这一组句群有诸多特点:结构相同,都是采用反问句的语气;手法相同,都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方式;“吐”、“探”两个动词的运用似乎让我们看到小草和树木的可爱与试探,进而想象到万物的迫不及待。四句话形成句组,气势庞大,充满生机活力的春天呼之欲出。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所撰作。”同学们在反复吟诵体会的基础上,受美的感召,模仿着写下了这样的文字:

春雷轰隆隆,轰隆隆,那是春天敲响的大鼓吧?

一棵棵春笋捉迷藏似的一点点地钻出地面,好像不让人们看见,那是春天举起的小手吧?

飞流直下的瀑布,细细长长,那是春天的秀发吧?

蝴蝶踩着花瓣翩翩起舞,那是春天的小精灵吧?

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跟随方法的模仿练习,老师无需多言,训练反馈效果事半功倍。发现感受春天需要我们“看到她”,“听到她”,“闻到她”,“触到她”,写话也需我们调动眼耳口鼻身,细眼观看,侧耳倾听,鼻头细闻,双手抚触,悉心感悟。教师在平常教学中善于萃取适合学生训练的句群、片段进行积累,多次反复操练,学生慢慢能灵活掌握各种方法,领悟表述的方式,找到读写结合的突破口。

三、依托文本,归纳方法,由篇达类

不论是积累还是模仿,最终目的都是内化成自己学识中的一部分,学以致用。如果写话时,脑海中能浮现出相关或相似的课文内容、方法,善于联系,并在之前学习经验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运用、联想,则是利用现有的素材加工烹调出别样美味可口的写话佳肴。

1.善于总结归纳,灵活表达。

二年级的课文中多次出现不同的下雨场景,表述也不尽相同。《笋芽儿》中的春雨姑娘欢快活泼;《日月潭》的雨像童话中的仙境,这样的雨“润如酥”,温和富有诗意。《我不是最弱小的》、《充气雨衣》、《雷雨》中的雨“压城城欲摧”,磅礴富有气势。

写话时,根据文章中不同特质的雨天的场景,或直接化用,或创造性地吸取其中词汇,重组成句,有利于帮助学生快速提高语用能力。当学生写下这样的句子:“天上的太阳不知什么时候被擦了去,满天乌云压了过来,不一会儿,下起了倾盆大雨”,而不再是食之无味的“一天放学,下起了大雨”这类叙述语句时,我们会惊呼孩子写话进步之迅速,也明白写话有法,懂得联系运用,善于发现总结,掌握诀窍,写话就如源头活水,因流动而清澈,因储蓄丰富而意蕴绵长。

2.注重联系迁移,由篇达类。

《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二上语文园地四《观猴园》展示的是一群孩子们在老师家长的带领下参观猴园的情景。这类的场景描写,法则是在把握活动总体情况的同时,细致到个体,捕捉最典型的动作特点,并逐一描写。

无独有偶,二下23课《三个儿子》课后安排用“一个(只)……一个(只)……另一个(只)……”读读说说,写一段话。这和《观猴园》训练有相通之处,遥相呼应:《三个儿子》中的写话训练侧重个体,局部的细致描述,《观猴园》是整体与局部个体结合的通篇把握。这一次写话在回顾本课相关语句的基础上,再调出前两次的写话经验,孩子们自由寻找主题,写下了:“一只小鸟站在枝头叽叽喳喳地叫着,唱起了动听的歌谣;一只小鸟轻轻地梳理着漂亮的羽毛,准是个爱打扮的小姑娘;一只小鸟在树枝间跳来跳去,一会儿上一会儿下,一会儿高,一会儿低,真调皮。”读着孩子们这样的文字,课文《“红领巾”真好》的仿佛重现,多想站在这样的一棵树下,聆听着鸟儿的吟唱,快乐着鸟儿的快乐。教学时注重方法的归纳,由篇达类,孩子们会用智慧给我们最嘹亮的回应。

以上三者梯度不同,指向统一,最终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真正实现语文教学“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当孩子们学会轻轻地拨动语言文字的琴弦,其思想感情必将随之汩汩流淌而出。教师在教学中回归课文本色,带领学生触摸语言文字,源源地累积语料,每课有得,积少成多,吸纳大量词语、句子进账,不仅是充实写话的腰包,更是丰盈准确表述的根基。训练学生从模仿开始,逐渐找到写话方法,悟出写话思路,取法课内,用法课外,必将为学生的写话提供丰腴的养料和更广阔的抒写空间。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薛法根.从“教课文”到“学语文”——小学阅读教学内容的组块策略[J].福建教育,2015(1).

[3]叶圣陶.怎样写作[M].中华书局,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