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典云
摘 要: 习作评改是作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要把评改作文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评互改”“师生共同互改”,教师给予恰当的引导和点拨,既激发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又使学生在评改中逐渐摸索与领悟作文的技巧和方法?提高作文水平和鉴赏美文能力,使学生在习作互动评改中共同进步成长。
关键词: 自评自改 互评互改 交流评优 网络互改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写作过程是一个独创性的劳动过程,在此过程中提倡“自主”。习作的批改与评价,不仅涉及学生个体,而且涉及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因此在进行习作评改时应提倡“自主、合作与探究”。能否在习作教学中把评改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以改促评,以评促写,以写促读,师生均在习作评改中共同进步成长是习作评改是否有效的关键。为此,我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与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以生为本,自评自改
《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要“养成修改自己习作的习惯”。在实际教学中,我改变传统的完全由教师一人包办写评语、打分数、再讲评的作文批改方法,把评改的权利还给学生,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传授给学生自己评改的方法和要领。
1.明确方法,掌握要领。叶圣陶说:“文章要自己改,学生学会了自改的本领,才能把文章写好。”作文草稿写好后,一是要进行语言文字上的修改,包括标点符号、格式、书写等方面的批改。二是要进行文章结构上的修改,文章的开头、结尾是否精妙;布局谋篇是否合理,语意是否连贯;过渡是否自然;结构是否完整;思路是否清楚等。三是要进行内容上的批改,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否正确、突出,有无独到见解等。只有引导学生明白要修改些什么,为什么要这样批改,怎样修改,学生才能依照基本方法独立批改习作,掌握其中的要领。
2.通读全文,理清作文思路。文章的思路、结构,是文章的“骨架”。作文的修改,要贯彻从整体入手的原则。在学生完成初稿后,我要求学生先通读一读,想一想,自己的作文内容是否符合题目要求,所选材料是否典型,是否符合生活实际,别人读起来是否觉得真实可信;再看段与段之间的联系是否紧密,过渡是否自然,详略是否得当。
3.细读段落,修改词句。词句是文章表情达意的组成部分,是文章的“血肉”,遣词造句是语文教学引导学生运用语言的实践活动。新课标中指出:“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冒号、引号等标点符号。”再看作文层次是否清楚,详略是否得当,做到语句通顺,格式正确,书写规范、整洁。根据表达需要,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因此,写完一篇文章,在理清结构思路之后,要逐段细读,推敲每个词语是否用得恰当;句子是否连贯通顺,句子表达是否完整清楚;标点符号使用是否正确;有无错别字;把口语换成比较恰当的书面语等。鼓励并引导学生大胆运用学过的优美词句及修辞手法丰富自己的语言,力求使习作文字通顺,有一定条理。
二、小组合作,互评互改
在实际批改中,学生个人修改不如相互修改。限于个人水平与思维的定势,“不识庐山真面目”,学生有时还会陷入自我欣赏的境地,文章的毛病往往自己看不出来。如果通过学生共同磋商,师生一齐研究,就能比较迅速与准确地发现其中的不足。因此,在初稿自改的基础上,再采用同桌交换或小组合作修改的方法再次修改习作是非常必要的。
1.激发兴趣,鼓励互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激发学生修改作文的兴趣,老师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的基础上,组建小组合作评改作文,鼓励学生自己当小老师互改习作,比一比,优美的词句和佳作出自谁的笔下。通过语言激励,学生常常兴奋不已,个个跃跃欲试,自主自信和参与意识明显增强。
2.教给方法,指导互改。当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后,我趁热打铁,出示修改方法:我制定出作文“星级评价标准”:(1)结构完整,条理清楚;(2)语句通顺,很少错别字;(3)能运用各种修辞手法;(4)灵活运用成语;(5)书写工整、漂亮。凡达到一个要求为一星级,依次类推,最高为五星级。有了评价标准,学生评改有了方向,也打破了分数评价的常规,再写上修改建议,既让学生知道自己作文的优点,又使他们了解自己存在的问题,便于进一步修改。评语我也作了要求:不能笼统得说好或不好,必须写明好在哪里,哪里有待改进,能说出怎样改进就更好了。写评语时要先表扬后指正,态度诚恳、认真、负责。让学生明确评改作文的要求和星级标准,为互改作文做好铺垫。
3.生生互改,取长补短。叶圣陶说:“教师修改不如学生自己修改。学生个人修改不如共同修改。”为进一步发挥集体合作的优势,给学生创造更多的交流机会,按座位划分小组或同桌结对等形式,4人左右为一组,每组推举一名习作水平高、书写认真、工作负责的学生任组长,负责本组学生评改时规范操作,评语书写及对本组评改进行总结归纳。至于在何处改、怎样改,按上面五点要求做,为学生提供一个操作性强的训练模式,让学生在习作评改中动口、动手、动脑,反复琢磨,领悟到习作该怎么写,不该怎么写,既促进同学间相互了解和合作,又调动相互评改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自评互改中逐渐成长。
三、全班互动,交流评优
“三分文章七分改”。的确,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待学生互相批改结束后,教师抽查点评。全班互动,交流评优。我通常的做法是:选几篇典型的作文,让小组学生自己当众读或由朗读水平高的学生代读,需要特别表扬的则由老师亲自读,其他学生用心听,可随时举手发言:发现闪光点及时肯定,哪怕是一个好词,一个好句,甚至是一个标点符号,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谈谈好在哪里;发现有语病的地方要及时指出来,说说问题出在哪儿,该怎样修改,也可以让学生讨论修改的地方,意见不一致可以争论。教师当好忠实的听众和出色的导演,适时给予热情鼓励,如“我也认为,这个词语用在这里很准确”或“你的修改意见好极了,我也是这么想的”等,让学生意识到老师在时时关注着他,哪怕是细微的进步,并和他一起感受进步带来的快乐。这样评改,可以集思广益,更好地发扬教学民主;可以互相交流,互相观摩;可以形成竞争机制,激励大家你追我赶,积极进取。
四、拓宽渠道,网络互改
随着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将好的习作放在网络中让更多的网友欣赏、点赞和点评,这是促进学生习作水平提高的有力平台,更是教育现代化的真实体现。我把学生在课堂上点评比较好的文章和鼓励自己不断修改的优秀习作经常发表在班级博客、QQ群、个人空间、微信、学校网站、校刊、校报等各种网络和媒介上,让每个学生畅所欲言,同学之间、老师、家长互相留言,同时告诉孩子们互相留言时注意评语的幽默性、启发性和激励性。这种习作的评改交流,有益于学生间取长补短,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孩子得到启迪,激发写作热情,促进彼此了解,拓宽交流空间,使学生体验到“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的惊喜。这点滴的激励,远远胜过教师在习作本上千条万条、辛辛苦苦的“批语”。
课堂教学就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实现教学相长,生生相长,师生共长。师生互动合作式的习作评改方式让学生在评改中提高写作水平,在群体合作互动中相互促进,共同成长。
参考文献:
[1]王深根,毛建华,编著.新课程研究.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叶圣陶教育文集.
[3]叶立群,田本娜,主编.小学教育学.福建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