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滢++王敏++王露
【摘 要】
留守儿童得不到父母的正常关爱,享受不了美满家庭的温馨,导致他们幼小的心灵遭受创伤,甚至导致部分留守儿童情绪异常、心理错位。笔者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当好他们心灵家园的守护者。
【关键词】
留守儿童 心理健康 倾听者 合作者 替代者
伴随社会经济环境的多元化趋势,异地工作、异地生活现象越发普遍,一部分人不得不远离自己的家乡外出打拼,让自己的孩子与老人留守在生养自己的家乡,这批不能随父母一起生活的儿童就成了固守家园的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的吃穿住行虽然有爷爷奶奶的照顾,身体健康不成问题,但是由于长期和父母沟通较少,得不到父母的正常关爱,享受不了美满家庭的温馨,导致他们幼小的心灵遭受创伤,甚至导致部分留守儿童情绪异常、心理错位。有着人类灵魂工程师美誉的教师,有责任和义务关爱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笔者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当好他们心灵家园的守护者。
一、当好倾听者——分担忧愁
幸福的首要条件在于健康。健全的心理是健康的重要标志,留守儿童虽然表面上吃穿不愁,衣食无忧,但是并不代表他们的内心是愉悦而健康的。和谐美满的家庭生活环境是润泽儿童健康心理的甘露。留守儿童由于长期不和父母生活在一起,与父母缺少面对面的沟通与交流,容易导致心中的郁闷堆积,造成他们心理压抑、精神抑郁。
“欢乐就是健康,反之忧郁就是病魔。”留守儿童虽然每天也有爷爷奶奶的陪伴,但是由于隔代之间的关系,孩子都不愿将心里话与老人倾诉,老人除了照顾孩子的生活起居,也难得主动去关心儿童的心理。我们要让儿童的心理愉快,就要当好倾听者,耐心倾听他们的心声,为他们分担忧愁,与他们分享喜悦。小龙是班上的一位留守儿童,父母长年在外省工作,一年当中难得回家一次,每天回家只能和年迈体弱的奶奶在一起,奶奶耳朵听力不太好,平时有什么事情想和奶奶说,一句话都要重复好几遍,弄得小龙每次都不开心,后来渐渐的将一些心事藏在心里,不愿意和奶奶讲。性格孤僻的原因也让小龙没有朋友,导致他的心里话无处倾诉。掌握该情况后,我主动去找小龙同学,我装作一副求助的样子对他说:“听说今天班上发生了一件挺有趣的事情,到底是什么情况,你能说出来和老师分享一下吗?”我故意从他感兴趣的话题拉近我们俩的心理距离,在他告诉我事情的具体经过后,我又和他拉起了家常,请他给我介绍爸爸妈妈的工作,说说奶奶的近况,当他说到奶奶耳朵有点聋时,我就说:“以后你要是有什么话就和老师讲,我愿做你奶奶的耳朵,听你讲各种事情,晚上在家如果想说什么就给老师打电话。”
自此以后,我就成为小龙的忠实倾听者,倾听他心中的苦恼,分享他心中的喜悦,在倾听中疏导他的心理,为他分担忧愁,和他分享快乐,小龙的心里越来越阳光。
二、当好合作者——排忧解难
健康是智慧的条件,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问题一般比较突出,究其原因是他们的心理比较脆弱,由于在学习中出现的困难得不到有效的帮助与指导,尤其是在完成家庭作业的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没有家长的辅导,加之孩子的自觉性不够强,个别儿童自我放任,导致他们学习困难、成绩较差,长此以往形成一种自暴自弃、不求上进的心态。
辅导学困生是老师义不容辞的教学责任,我们要主动关心留守儿童的学习,为他们排忧解难。教师不要做高高在上的凌驾于学生之上的统治者,而要与学生结成伙伴关系,充当他们学习中的合作者,为他们在学习上提供帮助,促进他们不断进步,帮助他们树立学习信心,提高学习自觉性。在校期间我们可以对留守儿童中的学困生予以关照,和他们共同回顾课堂学习内容,一起分析作业中的问题,讨论解决方法,孩子在家遇到的困难,可以通过电话、微信、QQ等方式进行联系沟通,做他们的后援,与他们合作完成作业。本班有一个叫小虎的留守儿童,数学成绩比较差,家庭作业成了他的头疼事儿,小虎的爸爸为了他的学习给买了电脑、装了互联网,利用晚上的时间和他视频对话,为他辅导作业,可是由于小虎的爸爸经常要上夜班,不能坚持给他辅导,于是,我就添加了小虎的QQ,让他每天和我视频聊天,我和他一同分析解答家庭作业中遇到的难题,这样既督促他及时完成了家庭作业,又给他开了小灶,增加了营养,我还经常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他的勤奋与进步,让他感到自豪。
师生是一种伙伴合作关系,我们要以实际行动去帮助留守儿童,与他们合作,切实为他们排忧解难,有效解除留守儿童的后顾之忧,促进他们树立良好的学习自信。
三、当好替代者——慰藉心灵
幸福来自于陪伴,快乐来自于温暖。留守儿童心中最大的希望就是能有爸爸妈妈的陪伴,得到父母的呵护与关爱,尤其是到了节假日,看到别的孩子都和父母手拉手去逛公园、看电影,自己只能孤零零地独守家门,心中荡漾着一种说不出的滋味。
为了让留守儿童也能感受到父母的关爱,享受到家庭的温暖,我甘愿做他们的亲友团,扮演父母的角色,当好家长的替代者,给他们以父母般的温暖,为他们送去心灵的慰藉,弥补他们心灵的创伤。班上有一个叫小敏的女生,独自留守家中,缺乏父母的疼爱,导致对那些有父母呵护的孩子产生妒忌心理,情绪暴躁、精神抑郁,为了帮助她走出心理阴影,摆脱精神泥沼,我每逢周末都会将她领回家中,给她改善伙食,为她洗澡剪指甲,替她买新衣,如同父母一样在生活上给以照顾,让她感受到生活的温暖。同时,我还陪她看书、看电视,和她谈学习,聊家中的情况,在谈天说地中感知她的意愿,了解她的需求,给予精神上的安慰,抚平她心灵的伤口,促使她低落的情绪变得积极向上。
老师的替代身份无法完全实现亲生父母的效应,但或多或少能使儿童的心灵得到短暂的宽慰,为了增强亲情关爱的作用,我还经常与家长联系,让他们抽出时间和自己的孩子交流沟通,送上久违的温馨关爱,以滋润孩子幼小的心灵。
“关爱留守宝贝,播洒爱心阳光。”让我们当好留守儿童的倾听者、合作者与替代者,为他们分担忧愁、排忧解难、慰藉心灵,潜心守护他们的心灵港湾。
(备注:本文由江苏省大创项目资助)endprint